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确定和提高对于矿山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在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评价中,指标体系的选取至关重要。根据矿井火灾、救灾、防灾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文献,从防火措施、防火管理、指挥救灾和井下工人救火素质4方面选取了22个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指标分级界定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提出了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工程可靠度理论出发,探讨了油田生命线工程系统随着时域的变化控制抗灾防灾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界线控制,保证油田生命线工程系统抗灾防灾能力的方法。指出了油田生命线工程系统抗灾防灾进行可靠度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阐述了计算机仿真应用于油田生命线工程系统抗灾防灾研究的可行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类抗灾体适能理论架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体育培养大学生抗灾体适能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开放式调查法,提出了抗灾体适能的概念,分析了抗灾体适能的内涵和外延,并就将抗灾体适能结构划分为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类抗灾体适能理论模型的研究框架,提出了通过体育途径培养抗灾体适能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农业灾情与抗灾能力的定量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留科 《灾害学》1992,7(1):6-9
本文就农业灾情及抗灾能力定量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度量农业灾情及抗灾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业气候灾害与抗灾种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余 《减灾与发展》1997,(1):37-39,48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出抗灾种植的对策,文章对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2抗灾夺丰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系统抗灾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张红军 《灾害学》2004,19(4):77-82
在总结城市交通系统抗灾变问题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交通抗灾变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并对该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浅谈系统论方法在防汛抗灾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系统论方法为指导,概括地分析了防汛抗灾系统的组成、特征以及系统论方法对防汛抗灾工作的作用,并结合防汛抗灾工作的实际,应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防汛抗灾系统整体与要素的组织管理方法,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防汛抗灾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得最佳运行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逐步推进,山区群众防灾减灾避灾意识得到了大大提升。在考虑传统灾害体固有属性和承灾体属性被动风险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尝试将综合防治体系抗灾能力引入评价模型中,并运用到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属于高危险、中度易损、低抗灾能力、中等风险区,其风险度预期结果低于传统泥石流风险评价模型的结果。究其原因,认为:随着我国综合防治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地质灾害风险的地方就有程度不等的抗风险能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防灾不能一味强调作用力的大小而忽视反作用力的影响,否则会夸大地质灾害的"负能量",而削弱人类应对灾难的"正能量",防灾过度会导致资源浪费。恰如其分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9.
对于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而言,合理分析和评估其带有网络特征的节点可靠度,比只研究单体可靠度更具实际意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有效性分析的思想,提出了生命线网络节点抗灾相对可靠度的概念.从生命线工程在灾害环境下着重体现出的系统性和网络性出发,考察网络中的节点所能实...  相似文献   

10.
从供给角度对地震灾害国民经济体系易损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滋  黄渝祥 《灾害学》1997,12(3):18-22
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从供给的角度提出了对地震灾害国民经济体系易损性分析方法,为经济体系生命线工程的确定和防灾、抗灾投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河道管理的现状,在原有防洪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理念,建立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体系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对混凝土轴压柱抗火计算所用荷载比与其常温设计荷载比的换算关系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分别针对耐火等级一级和二级情况下的柱耐火极限要求,给出了四面受火轴压方柱满足目标抗火可靠指标的最小截面取值。研究表明:①常温设计荷载比大致为抗火计算所用荷载比的2~5倍,一般混凝土柱可近似取2.5倍;②荷载比小于0.2时,现行规范给出的300mm×300mm截面柱,在抗火可靠指标不小于目标抗火可靠指标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二级耐火要求;③荷载比和耐火等级是影响轴压柱最小截面取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测评价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系统调查,阐明了沿河公路水毁危险性的含义,确定了其主要危险因子(洪水流量、水位、流速)和次要危险因子(洪水持续时间、河流形态)。运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方法,根据关联序确定了各危险因子的权重;在因子等级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河公路水毁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研究成果可供沿河公路水毁易发段危险性点及整个路段的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雁林 《灾害学》2005,20(2):115-119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定量地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这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有益补充.在分析建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应用工作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征求了指标,运用AHP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权重,提出了一套由16个指标(含40项分指标)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评价体系.最后,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部分县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川  陈洪凯 《灾害学》2012,27(3):6-11
根据山区沿河公路灾害的特点,将以岩土介质为主的传统地质灾害类型和水沙介质灾害类型整合,提出了“广义地质灾害体”的概念,并以介质组成为标准进行了广义地质灾害体分类.在孕灾环境评价和致灾因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地质灾害体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异相耦合发育机理.基于公路承灾体健康的理念,认为公路承灾体易损性主要受控于公路结构本身的健康性态,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使结构健康复原是工程性减灾措施的目的.将公路承灾体类型分为结构性承灾体和功能性承灾体两类.提出了公路地质风险的耦合对抗形成机制,即公路地质风险是广义地质灾害体危险性与公路承灾体易损性之间时空耦合对抗的结果.认为地质风险评估是关于多因素非线性灾害风险系统的预测评价问题.根据地质风险形成的耦合机制,提出了采用解耦措施来逆向控制公路地质风险形成演化过程的减灾思路.针对山区沿河公路,给出了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广义地质灾害体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到地质风险评估的思路与一般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江建华  李素贞  李杰 《灾害学》2001,16(1):23-28
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生命线地震反应仿真研究中的应用,以上海市内环中心城区为背景,以供水系统为例,运用网络可靠性分析法进行了给水管网的震害预测,在此基础上以GIS功能强大的软件ArcView为开发平台,创建了可视化的上海市水管网地震反应仿真真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王佳运  石小亚  罗金  冯卫 《灾害学》2021,(1):122-127
随着山区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张,城镇边坡风险评价与分级成为亟需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同时,对于山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决策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该文以吉县吉昌镇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黄土高原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系统研究,通过完善、优化城镇边坡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重新厘定城镇边坡危险性与危害性的评分分级标准,进而依据建立的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矩阵表确定边坡的风险级别,探索建立黄土高原山区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系统,为山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导地线和输电塔的覆冰模型、覆冰断线倒塔破坏机理、覆冰气象条件下塔-线体系可靠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抗冰灾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抗冰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从导地线和输电塔的覆冰模型、覆冰断线冲击的动力学分析理论、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塔-线体系覆冰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以揭示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断线以及倒塔破坏的机理,增强抵抗冰荷载灾害性破坏的能力及完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增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盲目增加建设用地需求量,会增大城市的危险性系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分析北京市地震烈度对土地影响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安全规划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满足适用性、完备性、可比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原则,而指标的选取还应在一定的要求下确定。依据上述原则,在泥石流灾情网络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模型,进而对各类灾情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出评估泥石流灾情的具体指标和因子。最后建立了以成灾度为目标层,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环境损害为准则层。评估指标和评估因子为指标层的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