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勇 《新疆环境保护》2000,22(2):126-127
环境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的空间 ,环境艺术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出来的。符合美学的综合性空间艺术。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建筑学、地貌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民俗学、材料学、生态学为基础 ,是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对环境的艺术研究。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最起码的要求 ,而美化环境则是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现代社会生活拓宽了环境的内涵 ,环境艺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的表现一直是环境艺术的主要内容 ,全球性的自然生态危机更使生…  相似文献   

2.
朱冰 《环境教育》2006,(7):50-51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  相似文献   

3.
工业革命把人类推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刺激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创造出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于是,提高环境质量、开展环境保护、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审计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有力工具,在当代经济活动中会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就环境审计的有关问题作一阐述,以其推动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环境产业是治理环境污染、应对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长远之计。加拿大环境产业已成为支撑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加拿大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环境产业发展中相互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是当代以至今后人类面临的一个比突出的问题,环境的恶化一再提醒人类必须善待环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全民的环境意识被认为是解决环境的基础前提,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绿色视野》2009,(9):28-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由于环境恶化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实现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为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升华,引发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就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它既会造成贫困又可解脱贫困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类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环境危机,面临着毁灭与生存抉择。为了挽救这场危机,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运动正在全球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文化也成了当代文化发展的热点.什么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存环境过程中,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这一主题在思想、观念、艺术、科学、技术和传统习俗等文化形态中的积淀成果,当然也包括这些成果的表现形式,如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以及各种艺术形式。广义上,环境文化还包括了上述成果的具体物化,即环境  相似文献   

9.
李绍凯 《环境教育》2006,(11):30-3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 师范先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这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最基本向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极其有限,自然主宰着人类,人类听命于自然。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进入本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升级,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失去了节制。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陷入了恐惧、迷茫和反思。《只有一个地球》其实就反映了当时一批有识之士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忧患,“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  相似文献   

11.
正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绝非偶发和突然。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萌芽到诞生,从幽若微光、星星之火,到渐成燎原之势,直至今天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2.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前文第6条指出 :“历史已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为了现在和将来的世代 ,保护和改善环境与和平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已确立的基本目标一样 ,是人类的至上目标 ,而且它又是与这些基本目标相协调而实现的目标。”即宣言强调指出了“发展”和“环境”必须相互协调。同时宣言还指出 ,为保护和改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育是不可欠缺的。以此会议为契机 ,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是人类重大的共同课题达成了共识。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徐海红 《绿叶》2014,(10):10-17
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夏明方 《绿叶》2013,(3):6-14
中国的现代化属后发型,其开端始于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遗憾的是,因为对环境代价论的错误认识等原因,现代化道路反而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并有着向生态危机演化的趋势。为此,我们需要纠正错误的环境代价论,认真对待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风险与人口压力,以开放的心态向发达国家和传统智慧学习,探寻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杨少之 《四川环境》1989,8(3):83-86
空气、水和地壳物质等自然环境中处于动力平衡的化学因素,组成了人类化学环境。人类本身的生态学特性要求良好、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大量化学品长期进入环境,必然改变现代环境成份,增加潜在危险。据英国核能安全局统计,近十多年来全世界年平均发生200多起严重化学污染事故,我国每年仅耕地受农药等污染造成的粮食损  相似文献   

16.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17.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应对环境风险的反身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巍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3):114-119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风险和生态危机,环境领域的两大规制模式——命令控制规制模式和激励规制模式呈现规制失灵、治理不力的困境。从反身法理论来阐释,是由于这两种规制模式忽略了法律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自身的独特运行逻辑,法律系统具有运行的封闭性与认知的开放性,有效的规制模式必须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结构耦合。反身规制是一种对自我规制的规制,其在承认法律自身规制局限性的基础上,培育其他子系统的反思结构,为提升当前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实现对环境风险的反身规制,需要从信息披露、程序设计及商谈规范方面建构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演进,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精神动因,会发现新教伦理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相契合,使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了人类统治自然的合法性,将价值主体沿着新教伦理的逻辑方向扩大到自然,但却忽视了人类在环境演变进程中的能动作用。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择优,既张扬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又承认了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地位,这是韦伯命题的又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法律制度的作用1.环境的特点和环境问题的发展环境,在同人类活动的关系方面,起着两大作用。一是提供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项都离不开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二是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同化和处理。例如,生活垃圾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被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