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切向燃煤锅炉新型低氮燃烧器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前墙燃烧锅炉中,通过高温还原火焰和火焰稳定技术已可使NOx排放量降到很低的程度,并已在切向燃烧中得到了应用,该技术与燃尽风系统相结合可得到更高的脱氮效率,飞灰中未燃炭的含量仍然可以保持很低,这种低氮燃烧器的脱氮效率为50%-80%,在实际运行的锅炉上使用时NOx(以NO2计)排放量可降低到50-70mg/MJ,该技术不仅用于燃烟煤的锅炉,还可用于燃褐煤的锅炉。  相似文献   

2.
NOx是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三大有害物(SO2、NOx及悬浮颗粒物TSP)之一。从污染角度考虑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介绍了NOx的生成机理,即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前者由参与燃烧的空气中所含的N2生成,后者由燃料本身的氮元素生成。分析了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SNCR烟气脱硝技术及SCR+SNCR组合式等NOx控制技术。其中,在燃烧过程中降低NOx生成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分级燃烧,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和降低火焰温度;在燃烧后可采用烟气处理技术降低烟气中的NOx含量。  相似文献   

3.
W火焰炉低氮燃烧改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黔北电厂1~4号W火焰锅炉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得出NO。排放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1—4号机组W火焰炉低氮改造的方案,即在拱下燃烧室内组织大回流长火焰燃烧方式,并通过SOFA风形成炉内深度空气分级低氮燃烧。同时针对1、2号炉和3、4号炉各自特性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保证在锅炉效率不降低的条件下,1~4号W火焰锅炉的NOx排放浓度不高于850mg/m3,从而为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提供可行性方案,保证W火焰锅炉下一步烟气脱硝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燃烧过程NOx的控制技术与原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简述了燃烧过程中NO2的生成途径、NO2生成与排放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电站锅炉常用的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及烟气再循环三种主要的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分析了提高NO2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提高NO2降低率的技术参数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5.
美国能源部与休斯敦的M·W·Kcllogg公司签定合同,研制一种兼有煤气化和硫化床燃烧的“混合”动力系统。该公司将与其它公司合作,设计一套动力系统,应用一台煤气化器和一台加压流化床煤燃烧器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其原理立足于一种高速传送工艺,通过气化器—燃烧器组合体,使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锅炉热效率低等问题,阐述了燃煤锅炉炉内空间分级燃烧技术、煤粉浓淡高效分离技术改造项目和特点,提出了对燃烧器系统、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系统和空预器系统等系统进行具体的低氮改造措施。分析了300 MW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后的热经济性和安全性。经试验验证,1号锅炉低氮改造后,锅炉NOx 排放量大幅减少,排放浓度降到了280 mg/m3。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650 MW超临界机组“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组成及特性,指出影响煤粉炉燃烧的主要因素有炉膛温度、煤粉的浓度和细度、燃煤挥发分及燃煤发热量等.分析了燃用煤质偏离设计值时,“W”火焰超临界锅炉燃烧状况,并给出了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PM型低NOx燃烧器和MACT沪内燃烧脱硝法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600MW燃煤电厂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葡萄糖为碳源(COD为500 mg/L),考察了不同碳氮比(COD与TN之比)、不同电子受体(NO_2~-或NO_3~-)、不同投加方式(碳源与氮源同步投加或投加碳源60 min后再投加氮源的异步投加)对N_2O产生情况的影响,以及碳氮比为2时NO的产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同步投加还是异步投加,两种电子受体的N_2O-N生成率均随着碳氮比的增大而下降;不同碳氮比下,投加NO2-时的N_2O-N生成率均高于投加NO3-时,异步投加时的N_2O-N生成率均大于同步投加时。说明低碳氮比、高浓度NO2-和胞内贮存物作碳源是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和大量积累的关键因素。此外,NO2-为电子受体时的NO-N生成率高于NO3-为电子受体时。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W火焰炉燃烧机理入手,着重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脱硝岛在W火焰炉上整体布置方案、催化剂及脱硝烟道优化设计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玉环电厂1 000 MW机组降低Nox排放的技术分析与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环电厂采用PM型燃烧器和MACT分级燃烧技术,降低了NOx生成量.预测不同负荷下的NOx排放浓度,对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析玉环电厂的环境性能,为其他电厂降低NOx排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NO_x浓度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装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且配置低NOx燃烧器锅炉的NOx排放状况,探讨烟气中NOx浓度的变化规律和NOx脱除率范围,并比较了原烟气和净烟气中NOx/NO的换算系数,为CEMS监测中的数据换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燃煤锅炉低NOx燃烧器的类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阐述了3种控制燃烧过程NOx的低氮燃烧技术——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及烟气再循环技术,分别介绍了几家著名的锅炉公司所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低NOx燃烧器的原理、结构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和化学链燃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2/CO2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2和处理SO2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将流化床和O2/CO2燃烧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化学链燃烧技术打破了自古以来的火焰燃烧概念,开拓了根除燃料型NOx生成、控制热力型NOx产生与回收CO2的新途径,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创新性突破口。介绍了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天然气再燃过程中添加的有机酸盐同时脱硫、脱氮反应途径及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有机酸盐(钙镁醋酸盐CMA)分解的CHi还原NO的主要机理,研究了CMA固硫的反应机理,分析了脱硫过程影响HCN、NH3还原NO的因素.提出了天然气再燃添加CMA同时脱硫、脱氮时,也要综合考虑CaO对SO2的脱除和对NO生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ICP-AES光谱仪和TOC总碳分析仪对不同粒级下的飞灰颗粒进行了元素测定,对元素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经旋流燃烧器燃烧而未经过除尘设备的飞灰中300目以下小颗粒含量较高.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大颗粒的含碳量增加,小颗粒的含碳量减少,元素Al、Mg、Cr在各个粒级中含量变化不大,Ti、Ba、V在大于280目的小颗粒中含量有下降趋势,其他大部分痕量元素在大于300目的小颗粒中得到富集.  相似文献   

17.
Georgia- Pacific公司希望通过采用造纸黑液气化代替在回收锅炉中燃烧的方法 ,大幅度减少其Big Island造纸厂的 NOX、硫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该项目将由与美国能源部的费用分担协议最终确定。能源部之所以支持这一项目 ,是因为黑液气化既可减少能源费用 ,又可减轻污染。气化器将采用 MTCI公司开发的脉冲式燃烧器。该项目将标志着黑液气化法工业应用的开端 ,计划于 2 0 0 2年投入运行 ,其黑液 (以其中固体量计算 )气化能力为 2 0 0 t/d,产生一种热值为 30 0 Btu/英尺 3的富含氢气体 ,可在透平机燃烧发电及利用其废热发生蒸汽。美国森…  相似文献   

18.
运用Fluent软件对某电厂1160t/h锅炉的燃烧过程和NOx生成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节风煤配比来改变燃烧区域风粉的混合以及燃烧区内的气氛,得到炉内C(s)、CO2、CO、O2、H2O(g)的浓度分布和NOx生成特性。对于煤粉的燃烧特性而言,NOx的来源依赖于煤中氮的析出和氧化。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煤量变化率直接影响燃烧生成物在锅炉中的分布,从而影响NOx排放浓度。随着煤量变化率的增大,NOx的排放浓度先减少后增加,即燃料分级工况存在最佳风煤配比。从所计算工况的结果比较,得出了最佳风煤配比。  相似文献   

19.
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化工废水中的六价铬,从灯电流、燃助比、提升量、狭缝宽度、燃烧器高度、干扰及干扰的去除等条件试验,得到最佳的工作条件。对实际水样进行分析,方法比较稳定、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日益严格的NOx排放标准,对国内外典型的低NOx旋流燃烧器的研究进展做了总体回顾,并详细介绍了先进的低NOx燃烧器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状况,总结得出了低NOx旋流燃烧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