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南宁市从“九五”开始,采用制定计划分解下达总量指标、环保目标责任制中明确总量任务、多途径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做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取得了很大成效。建议结合现阶段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途径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总量控制支持能力,实现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2.
刘振鸣 《福建环境》1996,13(5):7-8,13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2000年环保目标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上对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进行探讨,阐述一控制与环境窬一,浓度控制与部量控制、总量削减与分配、总量控制的法律依据与强制属性、总量控制与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等关系,提出实施控制一些主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淮河流域实施总量控制管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将全面实施总量控制。目前在决量的控制的理论、政策和管理方法上都准备不足,应着重研究了总量控制规划、总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管理方法,切实制订各城市总量控制计划,评估和核定城市排污总量。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针对沈阳西部污水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建立了“沈阳西部污水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工业源水污染控制指标——总量控制规划和工业源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技术经济政策——总量控制管理规程——总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组成.从而使水污染控制定量化、规范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的依据和方法。提出了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分配步骤。分别从现有污染源总量控制、新建项目总量控制.区域总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监督管理的要求。且对考核总量控制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总量控制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物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总量控制可分为五个环节,即工作准备、基数核实、总量分解、排污监测、监督管理。区域总量控制所指的总量,不是指整个区域的环境容量,而是指某级控制区某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亦为该控制区内此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因此,确定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的工作环节是区域总量控制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加强碳排放总量控制长效机制,建议将碳排放总量控制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法制体系、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体系以及政府指标分解落实考核体系中,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总量控制的技术路线与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是污染物的总量而不是浓度。我们倡导总量控制,无论是理解为污染源的排放总量控制,还是理解为受纳水域的容许纳污总量控制,都不影响总量控制优点的体现;即在环境质量要求与技术经济条件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唯有总量控制才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TMDL技术的概念、目标、基本内容、方法及应用,分析了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结合TMDL计划理论框架及我国流域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体系,建立了一套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重点工业污染源水污染控制对策的探讨张亚轩(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提要*不本文结合沈阳审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的概况,对工业污染源的总量控制与总量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方法和总量控制指标.关键词水污染总量控制,管理,指标STUDY...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泥工业的生产工艺特点,说明新型干法生产时代,水泥生产的主要产污环节及特征污染物,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表明该行业属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过剩行业.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和工作实践经验,结合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等要求,从废水监测、废气监测、噪声监测等方面阐明水泥行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并指出污染防治设施、总量控制等几方面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船舶生活垃圾和船舶机舱含油废水这两种典型船舶污染源展开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得到太湖流域船舶生活垃圾产生量和船舶油废水产生量,给出了船舶生活垃圾、含油废水和石油类产生量计算模式,构建了分段船舶污染负荷计算模式。成功应用于苏南运河现状船舶污染源强计算,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绮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5):21-23,27
以某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寻求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寻求净收益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约束下的某化工区废水治理费用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以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水资源严重匮乏,污水再生利用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北京市总用水量逐年递增,其中生态用水量增幅最大,截至2018年已达到13.4亿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4.1%。同年,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9.1亿m3,污水处理率达到93.4%,污水处理量达到16.7亿m3,90%以上处理出水的COD、氨氮、总磷指标均已达到GB/T 18921—20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湖、库)。目前,北京市的污水再生利用率约为56.3%。如将以色列82%的污水再生利用率作为发展目标,未来仍然有4.9亿m3的增长空间(以2018年北京市污水处理量为计算依据),相当于2018年南水北调供水量的53%、全市生态用水量的37%。北京市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均存在再生水利用潜力。但污水再生水利用不同于常规水资源利用,目前利用体系仍有需要完善的部分,需要政策、科研、宣传教育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氧化还原+中和反应+高效凝聚”工艺处理废蓄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企业生产废水。总处理水量为208m^3/d;进水水质:pH:1-2、总铅:13.5mg/L、SS:450mg/L。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总铅、pH、SS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总程平衡治理技术处理饮料废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  刘宁川  田刚  申立贤 《环境科学》2000,21(1):98-101
对可乐废水采用总程平衡治理技术,经调查、试验与计算,对废水实行动态的分流.将占总水量不足2% 的浓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去除占COD总量70% 以上的污染物,使好氧处理负荷降低.根据费用计算中所作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程平衡治理工艺吨水处理能耗可比常规好氧治理工艺节省48% .  相似文献   

18.
由于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海水,因此污水再生处理反渗透(RO)系统面临比海水淡化RO系统更加严重的污堵问题。为了有效预测和控制RO膜的污堵,需要对RO系统进水污堵潜势进行全面评价。从颗粒物/胶体污堵、无机结垢、有机污堵和生物污堵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RO系统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常用的进水污堵潜势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特点。针对颗粒物/胶体污堵和无机结垢,实际工程中的潜势评价与控制方法已经相对成熟。然而,目前污水再生处理RO系统的工程设计中尚无针对有机污堵和生物污堵的指标。现有研究表明,在污水再生处理RO系统中,当进水ρ(DOC)<4 mg/L时,RO膜的污堵速率显著降低,可将该数值作为RO系统进水水质设计的参考。除有机物总量外,还应综合考虑有机物分子量和亲疏水性-酸碱性等组分特性,大分子、疏水中性和酸性物质更容易沉积于RO膜面导致污堵。在生物污堵方面,现有的针对进水生物量和生物膜生长速率(BFR)的指标均不能有效反映进水的生物污堵潜势,因此,生物污堵的预防和控制,仍是未来RO系统污堵防控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以海河流域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密度和排放行业结构分析,系统解析流域污染源结构.结果表明,流域废污水来源复杂,污染物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工业行业结构性污染突出.流域北部废污水排放以生活污水为主,南部以工业废水为主,COD排放以工业源为主.污染物排放空间格局上,COD排放主要集中在北三河、子牙河及徒骇马颊河水系;氨氮排放在子牙河水系高度集中;重金属、氰化物、挥发酚仅在局部区域集中排放.污染物行业结构上,造纸、食品和石化是COD主要排放行业,占排放总量75%;石化、食品和皮革是氨氮排放主要行业,占排放总量80%;重金属主要排放行业为石化、皮革和冶金.根据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布和排放结构,子牙河水系是海河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造纸、食品和石化行业是污染负荷削减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20.
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对农业小流域氮磷污染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典型农业小流域——开慧河流域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特征,建立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小流域面源污染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重点探讨其对水体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是开慧河流域源区水体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需要重点防控.组合生态湿地处理工程对农村分散式生活与养殖混合废水总氮(TN)、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为87. 1%和90. 9%;多级人工湿地拦截工程对农田排水与分散式养殖混合废水TN、TP的平均去除率为85. 7%和84. 9%;景观型生态湿地净化工程对末端汇水区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在27. 1%~67. 4%和13. 3%~81. 5%之间.整个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对流域TN和TP污染物的总拦截量分别为5 292 kg·a~(-1)和1 054 kg·a~(-1),占研究区农业面源TN、TP总污染负荷的35. 3%和43. 6%.因此,构建的生态工程综合治理系统对流域农业面源氮磷污染具有较好的治理效应,适合在我国南方小流域水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