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井曝气法处理环氧丙烷皂化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深井曝气工艺处理高盐,高pH、高温的环氧丙烷皂化废水进行了主研究,结果表明,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BOD5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味精浓度水稀释液厌氧消化—SBR工艺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群英  杨琦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7):13-15,27
采用UBF-SBR工艺处理味精浓度水稀释液,UBF段的进水CODcr18900mg/L,NH3-N1500mg/L,有机容积负荷率9.45kg(COD)/m^3.d时,CODcr平均去除率为84.5%,SBR段的进水CODcr2950mg/L,NH3-N1678mg/L,曝气65h,DO为4~4.5mg/L,停曝气时DO在0.3mg/L以下,CODcr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和99.4  相似文献   

3.
洗涤用品生产的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广州某油脂化工厂的两类不同的生产废水进行了混凝对比研究,并采用不完全厌氧一生物接触氧化为其后续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废水综合混凝时,COD和LAS的去除率分别为79.2%及85.2%,比分类混凝时COD,LAS的去除率要同出5%以上,不完全厌氧一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可抑制泡沫产生,缩短曝气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厌氧酸化—好氧法处理高浓度洗毛废水尾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酸化-好氧工艺对高浓度洗毛废水尾浆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25000mg/L的原废水,经1d的厌氧酸化和1d的二段串联的间歇活性污泥法好氧曝气处理,COD和BOD5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99%以上,生化处理出水COD为1500~2000mg/L,BOD5<60mg/L。  相似文献   

5.
加压曝气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加压曝气工艺、设备等进行初步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加压曝气是高效生物处理装置,在压力为0.2MPa的时候,停留时间为6h的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转,并且容积负荷达3kgCOD/m ̄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制革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试验研究了催化曝气,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及生化法等工艺的脱硫效果,并考察了工艺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上述工艺均可全部或近于全部除去废水中的硫化物,并对COD、总Cr等也有综合的去除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硫化物含量高的有机印染废水,运用射流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气浮──过滤的组合方式进行处理,取得满意效果。废水中CODcr,BOD5,S2-,色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去除率在90%以上,净化后的水返回利用。  相似文献   

8.
粘胶纤维生产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理粘胶纤维生产废水的工艺,采用分步逐段的技术方法,即酸,碱废水混曝气除硫化物加碱一步沉淀法除锌的处理技术以及用新型氧化混凝剂继续处理废水的有机物CODcr,出水CODcr为50mg/L左右,CODcr平均去除率达81.37%,达到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袁晓龙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1):24-25,30
在不改变传统有机废水生物处理设施的构筑物结构基础上,利用微孔曝气软管,间歇曝气运行法和持有的DO控制参数来提高原废水处理设备能力。结果表明,该工艺提高了设备处理能力近1/3,而且在抗冲击负荷,防水污泥膨胀,出水脱氮及能耗降低等方面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SBR法处理中药材有机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BR法对中药材有机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DCR、BOD5、SS、NH3-H的处理效果,以及PH、水温、污泥负荷等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PHO 6.0-9.0、t为15-30℃、污沁荷0.3kgBOD5/kgMLSS.d,运行程序:进水0.5h(限制曝气)、曝气10h、脱氮1.5h,沉降0.5h,排水0.5h、闲置11h,周期时间24h时CODCR去除率88%、BOD594%、  相似文献   

11.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曝气量在线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勇  彭永臻  王淑莹 《环境科学》2008,29(9):2501-2506
曝气控制是生物脱氮工艺重要的控制变最,它决定着整个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费用.应用Benchmark-BSM1平台模型对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几种典型的曝气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馈-反馈曝气量控制最优,其次为反馈控制、恒DO控制和恒曝气量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和恒DO控制相比较,出水氨氮浓度大约降低24%,最大出水氨氮浓度降低18%,曝气能耗降低9%,获得了曝气量最优控制方法以及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应采用的曝气控制策略,为了实现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硝化反应的最优控制,应同时控制曝气量和好氧区体积.  相似文献   

12.
曝气环节是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单元,也是能耗最大的单元,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处理提供所必需的氧气。曝气控制的研究对于出水水质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节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曝气控制也越来越精细化。其中,传统曝气控制系统以反馈微调为核心,新型曝气控制系统包括以模型计算为核心的精确曝气控制和以规则推理为核心的智能曝气控制。针对上述控制系统的运作规律、实现方式进行综述;对现有的曝气控制系统进行评价,从控制参数、控制方式、硬件和软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并对曝气控制系统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堆肥通风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基于堆肥通风技术在堆肥过程中的重要性,文章系统综述了堆肥的通风方式、通风控制方式、通风速率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动通风方式适于我国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堆肥选择强制通风反应器堆肥系统较为适合。通风控制方式的目的是优化堆肥过程,提高堆肥质量。时间通风控制方式和时间-温度联合通风控制方式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通风速率直接关系到堆肥的运行能耗,但由于堆料成分不同和通风设计方法不同,堆肥系统所需的通风量或通风速率差异很大,这造成实践中堆肥系统的能耗差异较大。此外,论述了通风对堆体温度和堆肥中氮磷变化的影响。不同通风方式的堆体温度差异较大,通风会影响堆肥过程的氮、磷转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调研介绍了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中常用的曝气组合方式并进行比较分析,从工艺成熟度、经济效益及系统运行稳定性等角度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体系。根据模型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倒伞表曝+水下推流为最佳曝气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搅拌散气曝气的技术原理,并说明其相对传统主流微孔曝气技术的优良性和节能性特点。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具有曝气性能好,动力效率高,能耗低,工艺适应性好的技术特点。通过标准活性污泥法的工程实例,实际处理量为2.88×104~5.3×104m3/d的污水处理厂,BOD去除率达90%,处理单位水量的消耗电量为0.0732 kW.h/m3,与同类曝气设备的应用进展情况对比表明,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因其控制的灵活性和节能潜力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耦合农村生活污水间歇排放、SBR间歇运行和太阳能能量密度昼夜变化的特征,模拟光伏间歇曝气,考察以无蓄电池光伏间歇曝气替代常规曝气,降低污水处理设施对电网依赖的可行性,采用SBR处理经厌氧和好氧预处理的生活污水,系统研究了SBR硝化的启动特征及曝气量、HRT(水力停留时间)和温度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同曝气量、HRT和温度下,均能实现NH4+-N的有效去除. ρ(DO)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低曝气量(曝气量为0.6 L/min、温度为20 ℃、HRT为13和16 h)及高水温(曝气量为0.8 L/min、温度为30 ℃、HRT为16 h)条件下,由于ρ(DO)(<3 mg/L)较低,NH4+-N去除率下降,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NO2--N累积. 通过对ρ(DO)、pH和Eh(氧化还原电位)的监测表明,Eh变化不规律,而ρ(DO)和pH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变化规律明显,与硝化进程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可将其作为实时控制参数,控制硝化曝气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通风方式对污泥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采用2种通风方式和5种调理剂进行污泥堆肥,堆温均能顺利达到设定温度(60℃),并能保持一段高温期,堆肥产品的卫生学指标达到了无害化国家标准.同采用正压强制通风相比,采用自然通风与正压强制通风相结合方式,堆温上升迅速,能耗更低.但正压强制通风能加快堆料含水率的降低和有机质的降解.堆料含水率能极大地影响污泥堆肥过程,堆料的含水率不宜超过80%,在污泥堆肥过程中不必对堆料的pH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天然沸石生物再生途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模拟沸石床系统中,对比探讨了曝气、异养菌和硝化细菌3个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对沸石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曝气作用、异养菌代谢和硝化作用分别可将沸石的再生效率提高0.5%~1.0%、20.9%~31.1%和120%~180%,3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硝化细菌>异养菌>曝气吹脱.当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共存时具有协同再生作用,不仅可提高系统的再生效率(接近100%),而且还可提高沸石的再生率(约10%).离子交换、曝气和异养菌单独或共同作用下沸石的再生过程可用y =1-e-kx方程模拟;存在硝化细菌作用时沸石的再生过程前、后段分别用线性方程y =kx和Monod方程拟合(R2>0.99).结合沸石再生前后表观形态变化的观测,探讨了沸石的再生机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研究膜分离-光催化组合工艺中膜污染的控制措施。研究表明,该体系中,膜可逆阻力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减小抽吸压力,提高曝气强度,间歇抽吸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膜可逆污染。实验表明:最佳抽吸压力为0.02MPa,经济曝气量为0.4 m3/h,采取抽吸13min、停抽2min的运行模式。膜不可逆污染可通过化学清洗加以去除。  相似文献   

20.
周兆驹  王永新  孙良 《环境工程》2001,19(3):38-40,6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水处理工艺 ,鼓风曝气系统噪声污染极其严重。在噪声分析评价基础上 ,充分利用原有设备 ,采取改进隔声罩设计、加接消声器、控制管道再生噪声、提高风机房围护结构隔声能力等综合治理措施 ,厂界噪声降低了 32dB(A) ,达到国家允许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