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引言鉴于氟里昂的控制问题对保护臭氧层极为重要,日本通商产业省很早就对此寄予极大关注。为此,日本曾积极参与了1985年3月通过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条约”和1987年9月通过的控制氟里昂议定书的制定工作。在日本国内,通过行政指导,自1980年5月以后,冻结了氟里昂-11、12的生产,同时,要求减少用氟里昂-11、12作气溶胶制品的使用量。在这个过程中,去年签署了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条约”为基础的“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为了按此议定书顺利地对氟里昂等进行控制,要求建立国内有关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22(4):64-66,68
氟里昂目前多用于做洗涤剂,致冷剂、喷雾剂等,用途广泛,但是它对对环境的影响很大,除破坏臭氧层氯的产生源外,还涉及地球变暖问题,故已实施全球范围的早期削减,限制全球废除政策。因此提出氟里昂替代品的开发以及有关特定氟里昂今后的生产体制。今后不仅要开发氟里昂替代品,替代技术,也需要改变我们现代文献折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气臭氧层能吸收99%由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它对地球形成天然的屏障,使地球上的生灵免遭太阳辐射紫外线的强烈照射.随着人类进步和工业发展,人们合成许多化合物给人类带来灾害.氯氟碳(CFC's)就属于这类化合物.人们大量合成及使用这些化合物,又任其排放到大气中,结果使大气臭氧层遭受破坏,而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其后果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保护臭氧层,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根据《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我市决定加快淘汰氟里昂,建立无氟城市。为此,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5.
郑重 《环境》2001,(3):1
当今世界上在制冷利的应用方面。无论是家用冰箱、空调还是中央空调、大型制冷设备,氟里昂制冷剂都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由于氟里昂制冷剂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能效比,人们曾一度认为氟里昂制冷剂是完美无缺的。但是1978年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并进而证实了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就是氟里昂类物质(CFC)。由于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生存、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严重和长期的伤害,因此,保护臭氧层是当今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联合  相似文献   

6.
1.引言日本每年约使用13万吨氟里昂,其中氟里昂113为6万多吨,占全部使用量的一半以上(图1,2)。而氟里昂113主要用作清洗剂,占其总用量的90%以上。氟里昂113清洗剂用于精密机械的清洗、印刷板的清洗、压力机加工品的清洗等约各占20%。由此也可了解到,基于氟里昂113具有:①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②高安全性(低毒、不燃);③耐腐蚀性;④电绝缘性高;⑤热力学性能好,过去日本的电子工业、精密机械等高技术产业一直用它作主要的清洗剂。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进程,生活消费层次不断更新,各种现代化用品、设施应运而生,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欢乐。但正是这些现代化用品、设施所产生的有害因素却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应当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摩丝”与破坏大气臭氧层有关 人们或许不曾想到,被广泛使用的“摩丝”喷发剂竟已成为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凶手!据最近完成的一项科研结果表明:到1995年,在使用氟利昂的产品中,“摩丝家族”使用的氟利昂将跃居首位,因此,亟需限制  相似文献   

8.
浅谈制冷剂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不断破坏和气候的逐渐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氟里昂制冷剂成了破坏臭氧层和制造温室效应的众矢之的,本文客观评价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介绍国际和我国有关的协定和法规,比较论证目前几种常用制冷剂的利弊,对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的使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臭氧层是指距地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被誉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但随着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给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已成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0月,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洲上空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1988年科学家们确认这个“空洞”是由于各种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积聚所致。在北半球也发现臭氧含量降低了3%左右。臭氧层耗减速度如此之快,将给人类带来具大的灾难。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臭氧层空洞进行了许多研究,现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臭氧层空洞研究的进展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臭氧洞的边界由两个区域交错部分决定。 (1)在该部分内,大量的CFCs(氟里昂)被破坏而释放出无机氯元素。 (2)该部分足够冷。  相似文献   

11.
古代神话中,有一段女娲娘娘采石补天的美丽传说。如今,南极上空真的出现了一个相当美国领土大小的“窟窿”——臭氧层空洞。那么,人类能否象女娲娘娘一样,想法将它“补”好呢? 为了避免因出现臭氧层空洞,而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灾难性后果,科学家们提出了限制乃至禁止氟氯烃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相似文献   

12.
黄晶 《世界环境》1999,(4):15-18,24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引起了全球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工业化革命以来陆续出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由于全球环境问题不具有国家边界的限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协作。近年来关于全球环境的讨论多集中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环境问题也具有很大程度的全球性。由于这些问题大都牵涉到各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因此…  相似文献   

13.
绿色短讯     
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破坏严重青藏高原上空夏季形成的臭氧低谷现象已引起世界关注。国际臭氧保护专家警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世界屋脊上空将继南北两极之后,出现世界第三个臭氧层空洞,并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环保专家认为,除工业国家排放的废气破坏了臭氧层外,热力和动力作用也是导致高原上空出现臭氧低谷的主要原因。西藏最近的一份环境调查报告说,西藏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气温升高现象表明,臭氧层稀薄造成高比例的紫外线照射量增大,加之积雪和岩石对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使西藏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全国…  相似文献   

14.
X一01 .9603158保护臭氧层十年/王扬祖(国家环保局)//暖风空调/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一1996,26(2)一3~4 环信TU一4 回顾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年来国际社会和中国在限制和逐步淘汰受控物质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这一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发达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内使用了大量受控物质,这些物质在平流层内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会延续几年乃至几十年,据观测,目前南极上空臭氧洞已扩大2400万kmZ,北半球中纬度冬季的臭氧损耗将会达到12%一13%,紫外线辐射将会增加n%,预计臭氧层耗损要在2000年前后才能达到峰值,所以今…  相似文献   

15.
1983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了保护地球臭氧层国际公约第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该公约大约一半的条款,这样,该公约将在明年内完成。臭氧层是大气层的一部分,它可以过滤掉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如果臭氧层减少,那么,增加了的紫外线辐射将对农业生产、渔业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紫外线会给农作物——水稻和小麦及水生生物、浮游生物、鱼苗和幼小水产品带来危害。紫外线对人类  相似文献   

16.
在来自世界各国的要保护地球环境的强烈呼声中,强化氟里昂生产和使用的规定正在迅速地推行。 2月2日,欧洲共同体环境理事会一致通过了到本世纪末要完全停止氟里昂的生产和使用的决议。3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支持此决议的声明。美国向下院提出了在今后六年内全面废除氟里昂的法律条款,上月加拿大刚刚公布了把氟里昂的使用量减少85%的新法律。这个问题已经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向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7.
<正> 第一章总则(目的)第一条本法律的目的在于:谋求通过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为了确保正确和圆满地实施《保护臭氧层维也纳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和《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应该采取控制特定物质的制造、抑制排放和合理使用等有关措施,以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及其生活环境.(定义等)第二条一、本法律中所说的“特定氟利昂”,是指属于《议定书》附件第A 第1组所列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世界环境》2009,(5):7-7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及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物安全问题,特别是由于转基因作物所产生的基因污染,严重威胁着非转基因作物的野生种质资源,如何保护作物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免受基因污染,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在我省种埴将会对地产大豆的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席德立 《环境保护》1993,(6):11-12,10
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事实上已出现了不少有利于推动实施清洁生产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应作为激励因素加以强化和利用。 1.国际公约和协议鉴于世界各国对于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认识,在国际范围内就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重大的发展问题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签订国际公约和协议采用共同行动。例如限止氟氯烃生产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