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食品安全环境下的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和实施食品可追溯系统。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加快构建可追溯系统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笔者在综述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适合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所需的技术,并对可追溯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进而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指出了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讨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为实施可追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逐渐加大了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保证食品监管的顺利实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发达国家政府也纷纷采用技术和法律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3.
刘清  郎爽  邢波 《安全》2003,24(6):15-16,20
承办2008年奥运会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市食品安全体系的发展。以食品准入制度为核心的“食品放心工程”已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北京市食品安全体系基本形成。但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面广,与之相关的信息较分散,透明度不高,导致食品安全现状不明,整体控制力弱。本文提出加强食品安全体系中信息系统的建设,旨在明晰食品安全的现状,加强全程控制和全局观念,提高预警和溯源功能,健全和完善北京市食品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食品安全环境因素的改善和规范,来提高食品安全效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归纳了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影响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供应链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选择上,为此,设计了环境因素对供应链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影响机制;为了分析环境因素对供应链中生产者食品安全的影响,从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中选取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愿、生产者市场占有率、罚款金额等环境因素,以生鲜蔬果供应链中覆盖流通领域的那个部分提出了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选择策略的仿真模型,使用Netlogo软件进行了多主体仿真。通过仿真发现,食品监管的手法还宜细化,提升技术因素可以有效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本文探讨了自适应系统理论在供应链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应用的可能性;针对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照自适应原理,设计了食品安全的自适应系统,该系统含有两套自适应的子系统,即低成本常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和高成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控制预测系统;两套子系统所采用的规则集不同,但可相互通讯,共享跟踪系统及其所采集的数据。整个系统最终输出的是安全供应渠道,与供应链决策系统中的成本、需求方向、生产计划等一起构成决定食品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因素。系统以人工神经网络为自适应系统的主体,判断安全的食品供应结点并预测突发性食品安全问题;同时,提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一种可能的系统结构,以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的动态反应和控制,为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国家工商总局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传出这样一个信息: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将不仅是处理好出现质量问题的个别食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将是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对食品供应链协调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综述,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框架,该系统含有2套自适应的子系统,即低成本常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和高成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控制预测系统。探讨该系统构建的目标、构成、协调机制和实现途径等,以期通过供应链内、外部的交叉连接、协调与交流、自适应调整,实现食品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全流程的安全监督与控制,达到全面、综合协调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安全与健康》2005,(9):21-22
199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在我国食品安全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数量保障,二是食品中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与"食品卫生"同义.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是我国改革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安全稳定矛盾的凸显期,电力企业作为提供普遍服务的国有企业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随着电网规模快速发展,对员工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供电量突飞猛进、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作业现场违章行为仍有发生,职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设备装备水平低等因素制约了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企业单位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水平迫在眉睫.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动下,安防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实现安全防范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的需求也随之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