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具有脆弱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但是在我国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仍没有一部专门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以致于在管理方面产生了混乱.以泰山为例,与国内外的混合遗产进行对比分析,以借鉴可取之处,并提出了改变管理观念、统一管理、动态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加强世界遗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北京故宫的突出价值,并将其与世界部分同类宫殿进行对比.分析了故宫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法律法规、技术手段、旅游开发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北京故宫世界遗产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寻找一条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通过对我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危机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地主要面临资源危机、形象危机、负面事件危机、资金危机等七大主要危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乐山大佛景区和峨眉山景区的历史概况和管理现状,从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趋势、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趋势、世界遗产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分开管理的弊端,提出乐山大佛-峨眉山这一世界遗产要成立统一的管委会的观点及依据,最后对乐山旅游景区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中国古代建筑精华,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要介绍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概况,阐述了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分析了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体制角度出发,对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特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37处世界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世界遗产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世界遗产稀少;世界遗产总体发展速度较慢,其中北京、四川等省份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7.
文化景观是自然、文化和历史的完美结合体,文化景观遗产的设立不但改变了世界遗产对价值的认识,而且拓宽了世界遗产的实践领域。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入手,分析了它的分布现状及其原因;介绍了我国两项文化景观遗产之一的西湖,同时利用SWOT分析法对西湖进行分析,总结西湖的可持续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分析,提出我国文化景观申遗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世界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研究区域,从研究区域的资源价值和区位条件两个方面,选取了5个Ⅰ级指标: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区域规模、交通便利程度,12个Ⅱ级指标:年代久远程度、民俗代表性、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完整性、典型性、观赏性、地域组合、环境容量、通达性与服务中心距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YAAHP软件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分析,得出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结果表明,西递、宏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其旅游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对策,以期达到对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万雯  韦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54-956
正确、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世界遗产保护与边缘带旅游发展的关系,管理好世界遗产,确保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信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重要体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保护、边缘带旅游发展及两者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保护(得分0.688)属于中等水平(Ⅲ),旅游发展(得分0.382)等级为差(Ⅴ),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协调性(得分0.67)等级为中等水平(Ⅲ),即比较协调但边缘带旅游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0.
自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莫高窟的法律保护体系开始逐渐完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标志着莫高窟的保护走向了法治化轨道。但是,莫高窟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遗址损坏修复、缺乏具体明确保护环境的法律规定等问题,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为切入点,提出加强遗址周边的环境保护、完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平衡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目前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模式呆板和考试模式僵硬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设想,并在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武陵源自然遗产具有科考、生态、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重价值,是我国较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之一.深入剖析武陵源的遗产价值,有助于纠正人们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偏差,从而重视自然遗产的保护,以保护遗产为前提进行遗产旅游的深度开发,重塑武陵源自然遗产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喀斯特,总面积146016hm2。简述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特征,将其与全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喀斯特遗产地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但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对殷墟世界遗产地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管理体制滞后、生态状况欠佳、遗址展示不完善、宣传和营销滞后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健全管理体制、注重遗产教育、完善生态环境监控体系、改进现有展示手段等策略,以促进殷墟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归纳了基层环保工作中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加强环评规范管理为基础,提高“三同时”管理能力、加强执法保障和结合相关管理制度实施为主要内容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介绍了云冈石窟的概况、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总结归纳了云冈石窟的特征和杰出价值,指出了云冈石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对策,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泥石流地质灾害在我市每年新增灾害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秦皇岛市泥石流主要发育在北部低山丘陵区,规模小,危害大。通过对泥石流发育特征的研究,阐明其形成条件与地形、地质环境、植被和降雨等因素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群测群防,加强采矿活动正确管理、工程治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勇  栾辉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21(3):11-12,35
文章阐述了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现状,论述了系统在建设、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后期运行缺乏保障、仪器设备的性能与安装缺乏统一标准、技术评价体系滞后、数据采集系统协议不够统一、运行与管理人员缺乏相应培训与考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统一的、广泛使用的数据采集协议,加强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