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26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化水平高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相对较高;(2)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轻度失调状态;(3)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协调度高值地区由2008年的"三点式"(杭州、南京和上海)分布转变为2015年的"Z字型"(南京—上海—杭州—舟山)分布;26市可划分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低低型4种类型,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对客观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的不足,创建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及31省域2007~2016年动态面板数据来优化筛选生态文明指标和计量其权重,并将PSIR SEM、熵权法、AHP法算得的指标权重进行比较以揭示PSIR SEM方法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计量的特性。研究表明:(1)生态文明指标包括社会产业经济(8指标)、资源环境(9指标)、生态效益(7指标)、生态文明响应(10指标)4方面且相互发生关系,并强化了生态、注重生态文明响应,弱化了产业经济,较已有未考虑生态文明响应、注重经济而非生态等更合理;(2)生态文明指标权重为生态文明响应(0.292 9)、生态效益(0.250 3)、社会产业经济(0.239 3)、资源环境(0.225 3),生态指标与产业经济指标权重差距不大,更能全面反映生态文明产业与生态共生的本质属性;(3)31省域中,处于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4省域,占比45.16%)要少于处于非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7省域,占比54.84%),较已有“无论区域是否处于生态文明阶段,均采取‘一刀切’地对其生态文明评价”等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4.
5.
首先,在总结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中西学者对中西文明特征的看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在东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分化的现象.又考虑到"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并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进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解为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是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观念的总和.人与物的关系是指以分析性的思路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与观念的总和.其次,论证了四种关系是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关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要的;二是基本关系之间可以是相关的,但不能是完全相关的;三是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所有的基本关系必须是完备的;四是基本关系应该是所描述的系统的各个一级子系统之间的一级关系.主要通过穷举法,发现从兰种生产理论或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层面上看,其中存在九种一级关系,但是有些关系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内容相去甚远,有的具有完全共线性的性质,把这些关系排除在外,剩下四种基本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考虑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同减排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兼具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网络关联关系数、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度呈增长趋势,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不断下降,且网络等级度在2010年后始终为0,表明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日益稠密、网络通达性较强,存在多重叠加的溢出渠道,但等级结构并不森严。基于碳汇潜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从“双核化”向“多极化、多线程”网络形态发展,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以抚州、宜昌、鹰潭、上饶和吉安等为代表的高碳生态承载力地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受益关联性大于溢出关联性。(2)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四大板块,相较于板块内部成员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板块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更为明显,即板块间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较为普遍。净溢出板块主要分布在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和长...  相似文献   

7.
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2~2018年的绿色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研究区绿色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绿色创新绩效参差不齐,差距明显;绿色创新绩效整体有所提升,即新的知识技术等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说明技术进步仍然是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手段,从2012~2018年绿色创新绩效动态发展来看,更印证了提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追求技术进步和在现有资源禀赋下对技术的利用情况的协调欠佳。(2)城市群城市间绿色创新绩效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整体上“东高西低”。绩效水平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集聚,呈“Z”字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整体表现较为突出,安徽省多数城市绩效较差。(3)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较显著,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提升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增强区域间信息的通达性能够带来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从长三角一体化视角出发,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经济增长的空间外部性理论模型,空间滞后计量模型(SAR)等方法考察了长三角与长江中游两大城市群均衡发展的演化趋势,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极化-扩散效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以及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并未扩大其与长江中游的发展水平差距,事实上,两大城市群“组间差异”的缩小是区域均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组内差异”缩小的影响则相对微弱.(2)长三角城市群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即长三角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长江中游经济发展,缩小了两地的发展水平差距,但如果忽略长江中游内部的空间相关性则会明显高估长三角的扩散效应.(3)长江中游内部的均衡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长三角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4)长三角不同城市的扩散效应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因素与地理距离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作为多要素集聚空间,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为代表的"人-地"耦合特征与规律有待深入探讨。立足于"人-地耦合"视角并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测度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并进行协调类型划分与主控因素的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群整体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达到0.38,空间依赖性较强,且高低聚类程度较高;(2)三大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存在阶段性差异,空间不均衡性较为显著;(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协调型"特征具有多种类型,城镇化滞后型协调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存在"弱势型"协调问题;(4)城市群整体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主控因素在十年间由经济城镇化转为人口城镇化;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分别受到人口集聚、建设投资与工业污染的主导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压力视角的长三角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压力视角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为研究区,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基础上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识别生态压力热点区,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生态源间廊道和生态压力需求廊道,从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25 581.4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20%,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浙西浙东等地;生态压力热点区集中在上海、苏州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生态源地与生态压力热点区在空间上并无重叠,生态供需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失耦。(2)生态廊道网络由生态源间廊道和生态压力需求廊道组成,生态源间廊道总长度为2 459.13 km,呈现"两纵一横"的空间格局,适宜修建宽度为1 200 m;生态压力需求廊道总长度为1 186.71 km,呈现以生态源地为核心的空间组团特征,一般、较高、高压力需求廊道的适宜修建宽度分别为750、550和100~200 m。(3)划分了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生态效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之间的平衡关系,探究工业生态效率对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均值不断上升,绝对差异增加,而相对差异变化不大;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具有显著的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分布特征;在工业生态效率类型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趋同的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对本地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工业结构不利于本地工业生态效率的改善;本地城镇化的提升不利于邻近其它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而本地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有利于邻近其它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加强城市之间合作对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创新作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区域是绿色创新的载体,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准确评价和区域间绿色创新能力空间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联系紧密的区域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综合运用共线性-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对已有文献涉及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确立由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绿色创新基础3个一级准则层,46个评价指标构成的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然后,基于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借助ArcGIS10.2和GeoDal.12软件工具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能力进行空间格局及空间关系特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基于共线性-变异系数指标筛选模型构建的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62.2%的指标反映了 92.1%的原始信息,能够客观地检验和衡量研究区绿色创新能力的水平和问题.(2)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能力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26个城市指数得分的平均值仅为0.225,得分第一的上海市是最后一位铜陵市的7倍,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和区域协同创新有待提升.(3)绿色创新能力相对较高的城市多沿长江或者沿海岸线分布,在空间上呈"之"字型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和空间联系,印证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绿色协同创新发展,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对2008~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湖北、湖南、江西省域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特征,在3个省份中,湖北省域人均生态足迹最高,湖南、江西较接近;(2)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湖北省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湖南省域、江西省域总体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微弱下降态势,且江西省域最高、湖北省域次之、湖南省域最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就越小,生物资源项目比重较高;(3)各省域生态赤字水平均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湖北省域最高、湖南省域次之,江西省域最低,且第一梯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域,第四梯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域和江西省域;(4)各省域生态压力指数发展趋势呈现明显的“倒U型”特征,湖北省域最大,湖南省域次之,江西省域最小;(5)各省域生态压力指数发展趋势呈现明显的“U型”特征,江西省域最大,湖南省域次之,湖北省域最小。鉴于此,本文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集约化土地使用结构、差别化使用土地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源约束理论,构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水资源约束模型,并测算2002-2013年期间长三角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中的水资源约束强度。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水资源的明显约束,区域建设用地扩展速度比没有水资源约束时年均下降0.35%;水资源约束强度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形成了以"苏州—杭州—宁波"、"南京—苏州"为中心地区向江苏北部和浙江南部区域逐步衰减的空间变化特征;水资源约束与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等级紧密相关,总体上城市经济总量大,规模等级高,建设用地扩展受水资源的约束越大。依据水资源约束强度大小将长三角地区城市归为强约束、中约束、低约束和无约束四类,发现不同类型城市在劳动力增长率、水资源供给增长率、经济产出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表明,即使在河网密布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用地扩展也受到水资源的约束,其他地区务必重视水资源重要性,严格遵循"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管理政策,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岸线资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功能,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是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生态修复的关键所在。基于对长江岸线资源的系统调查与评估,发现了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生态变化与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借鉴莱茵河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绿色发展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多重空间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网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间的网络关系是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结构和功能联系的本质和内涵,不同功能网络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基于互联网信息、客运交通、企业总部-分支和知识创新合作四类功能网络,运用社会网络指标和节点区域分析方法,对比了长三角城市不同功能网络的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信息网络最均质,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为核心,呈现出一主三副+腹地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模式。(2)交通网络和企业网络结构相似度较高,核心区的边联系最强,以南京、上海、苏州为支撑点的三角形和以宁—沪—杭—甬为核心的Z型要素流动通道较为突出,北翼的边联系强度均低于南翼,整个网络由以省会为核心的三个独立的单中心+周边城市区域节点组织。(3)知识网络最稀疏也最极化,除核心区外的城市及其城际联系都较为弱势,形成了一主一副两从+腹地城市强等级性组织模式。(4)四类网络的结构差异主要受区域自然条件、地缘优势、产业特征、科研资源和城市发展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