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柴油车排烟,不仅影响行车视野和交通畅通,而且直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对柴油车排烟所导致的污染,早已受到工业发达国家公众的谴责。目前在国内也已引起各阶层充分重视。为此,1979年国务院环保办委托原一机部和交通部等单位起草:汽车排烟标准。各地环保部门正在采用我厂国内唯一正式通过技术鉴定后而生产的滤纸式烟度计—FQD—102型排气烟度计。用来监测柴油车排气烟度。本文针对该仪器的工作原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排放中碳烟的低温氧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Cu2K/Al2O3和CuK/Al2O3两种碳烟氧化催化剂,并采用低温氮吸附/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氧化对其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并用U碳模拟柴油机碳烟,研究其催化活性,评测其对柴油机排气中碳烟颗粒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Cu2K/Al...  相似文献   

3.
用沉淀法制备了MnOx和CeO2两种催化剂并用于氧化模拟碳烟.XRD、BET、O2-TPD和NO-TPD表征结果表明,CeO2的比表面积和NOx吸附容量更大,而MnOx则具有更多的氧物种(晶格氧O2-).TPO结果表明,气氛中引入的NO明显促进了碳烟的氧化.在无催化剂、加入CeO2和MnOx3种情况下,模拟碳烟的起燃温度Ti分别降低了38、41和101℃.DRIFTs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氧物种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3-是NO促进碳烟燃烧的关键因子.可能的反应路径为:低温富氧条件下气相中的O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丰富的活性氧物种(如O2-、O2-f和O-)得到激活和转化,进而将弱吸附NO2和活性NO2*氧化成NO3-;在高温时则释放出活性很强的NO2*和O-,因而能促进碳烟氧化,其中间产物为碳氧复合物C(O).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用二乙三胺(DEN)螯合纤维素滤纸预浓缩和ICP-AES同时测定海水中10种痕量过渡金属的方法。海水样品通过简单的过滤步骤,DEN滤纸可直接富集过渡金属离子在滤纸上,同时碱金属和碱上金属离子穿过滤纸而分离。再用4—6mol.L~(-1)HCI将富集在滤纸上的离子洗脱下来,洗脱液直接用ICP仪一次测定上述10种元素。方法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试了青岛汇泉湾海水,10种金属离子的回收率为92—107%。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原理、仪器、方法与步骤1.原理悬浮物是指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水样,经103~105℃烘干恒重后得到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含量.2.仪器真空泵,抽滤瓶,φ70cm布氏漏斗,φ70cm的中速定量滤纸,恒温烘箱,电光分析天平.连接如图:  相似文献   

6.
部分预混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测量对置射流扩散火焰中开始形成碳核时的临界气动变形率Kp,对丙烷中加入空气氮气和氧气时其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利用氩气和氮气的比热差异,通过适当的火焰温度调节方法,将丙烷中加入氮气和氧气时对碳烟成核过程所起的各种 作用进行了分解,并由此得出结论:知量氧气在扩散火焰中具有遏制碳烟成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理工大学新近研制成功高性能RYL-I型热管式酸露点仪,它可以同时测量烟气中SO_3与SO_2两种有害气体的含量,是一种测量准确、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的现场测试仪器。 该仪器的主要部件——传感器,由陶瓷基体材料及布置在其上的电极和热电偶组  相似文献   

8.
张东宇 《环境保护》1996,(12):23-23
提高测量悬浮物的准确性南京市秦淮区环境监测站张东宇1实验1.1原理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是指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水样,经103~105C烘干恒重后得到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含量。1.2仪器真空泵,抽滤瓶,Ф70mm布氏漏斗,Ф70...  相似文献   

9.
本文解析了吸烟产生的二恶因的毒性,与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相比旁人吸入的副流烟中的二恶英多,吸烟尤其对妊娠者更具毒性。通过对万宝路等5种品牌香烟的分析,得知香烟本身:键牌每盒香烟含58 pg较多,万宝路含16pg较少(键牌的1/4)。五种品牌的平均值为38 pg。烟灰:七星为5.2 pg最多。万宝路是它的1/3,平均值为3.4 pg。滤纸:软七星为22 pg很多,平均值为9 pg,在滤纸中的DXNs的量多,是由于滤纸除去DXNs的效果大。根据同族体模式进行验证分析了5中香烟中二恶英含量,指出了主流烟和副流烟中二恶英含量的试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确定了一种可以检测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试纸的制备方法。实验利用显色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原理,并借助于滤纸毛细纤维的毛细管作用制作试纸,铜离子的浓度是由试纸上的色带变色的长度所决定的。方法是将滤纸条浸泡在显色剂和其他辅助溶液中,烘干后便制作完成。本实验分析了对显色剂用量的选择、显色时间、p H值、温度等因素对试纸的影响。通过实验选定了显色剂浓度为10 g/L时制作试纸。实验表明,在温度为12~15℃、p H值为3.5~4.5的条件下,显色时间为25 min时,试纸颜色最深,色带上最好,而且铜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试纸上的显色长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直列4缸增压中冷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进气道上增加甲醇喷射装置,实现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DMDF)模式.利用废气分析仪对其主要气体排放进行测量,研究在排气管上加装的柴油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结构参数对尾气催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OC长度越长,对碳烟、THC、和未燃甲醇的转化效果越好,甲醇替代率为30%、POC长度为100 mm时,对碳烟、CO、THC和未燃甲醇的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15.00%、91.61%、75.56%、66.96%,长度增加至200 mm后,上述效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到30.37%、99.29%、67.55%、95.44%;POC孔密度增加,POC对碳烟、CO及未燃甲醇的转化效率有小幅增加,甲醇替代率为30%时,孔密度从200目增加到300目,对碳烟、CO和未燃甲醇的催化效率分别从19.61%、94.66%、86.07%提高到23.06%、97.44%和88.56%;POC结构参数的改变对NO_x的转化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烟梗黄原酸酯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烟梗为原料,通过制备烟梗黄原酸酯对废烟梗进行化学改性,并用其吸附Cu^2+。考察了搅拌速度,吸附剂用量,pH,温度,粒度,Cu^2+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各种参数对Cu^2+的吸附都有影响。对于50mg/L的Cu^2+,吸附平衡时间为10min,吸附量为19.30mg/g,Cu^2+去除率可达96%。室温下吸附Cu^2+时,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结果表明,化学改性的废烟梗去除Cu^2+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柴油车排烟,不仅影响行车视野和交通畅通,而且直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对柴油车排烟所导致的污染,早已受到工业发达国家公众的谴责。目前在国内也已引起各阶层充分重视。为此,1979年国务院环保办委托原一机部和交通部等单位起草:汽车排烟标准。各地环保部门正在采用我厂国内唯一正式通过技术鉴定后而生产的滤纸式烟度计一  相似文献   

14.
发电厂的粉煤灰作为一种煤燃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本文中被建议用作脱除烟道气中NO_x的吸附剂。粉煤灰对NO_x吸附的特性通过碳含量和比表面积分析己被仔细地做了研究。研究发现,存在于粉煤灰颗粒中的未燃烧尽的碳提供着粉煤灰主要的表面积,并且碳可以被活化以进一步改善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关于较粗粉煤灰颗粒活化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未燃尽碳的气化能够提高其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秸秆生物碳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50、500和700℃)下的秸秆生物碳(RC350、RC500和RC700),研究了生物碳对Pb2+的吸附性能、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准确预测生物碳还田固碳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行为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碳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Pb2+在RC350、RC500、RC700上的吸附速率分别为0.167h-1、0.154h-1、0.388h-1;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5.3、85.7和76.3mg·g-1,是原秸秆生物质RC100的5~6倍、活性炭AC的2~3倍.生物碳单位面积上的有效吸附点位比AC高约10倍.经酸化去除表面矿物成分后,RC350和RC700对Pb2+的吸附能力急剧下降,其最大吸附量、吸附亲和力与AC相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去灰分后生物碳上有机碳官能团并无明显减少,而无机矿物(如SiO2)含量显著降低.生物碳中的有机碳组分和无机矿物组分对其吸附Pb2+均有重要贡献,其中无机矿物组分的吸附量及亲和力均大于有机碳组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将碳的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进行结合,提高处理效率。由于废水经溶气后进入吸附塔,有利于微生物的代谢,使处理后出水中 COD 小于10mg/l。其 COD 去除率为96~98%。该系统不仅出水水质好,而且能耗低,活性碳再生周期长。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同时具有有机亲和性和磁分离特性的吸附材料,以凹凸棒石黏土和废活性白土为原材料,通过铁盐水解共沉淀和在氢气气氛下程序升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廉价的凹凸棒石γ-Fe2O3/碳纳米复合材料.运用磁化率分析,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碳含量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中苯酚的动力学、吸附试验中pH的影响及同等条件下与其他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磁化率值为2 769×10-8m3/kg,用磁分离工序即可把该吸附材料从溶液中快速分离出来;铁的磁性氧化物以γ-Fe2O3的形态负载到凹凸棒石表面,颗粒直径为10~60nm;碳以无定形的形态负载在凹凸棒石晶体表面;复合材料中的ω(碳)为7.4%,材料中出现了有机官能团-CH3和-CH2-.对苯酚的吸附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去除率是凹凸棒石原矿的3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元素分析(EA)和热光反射(TOR)2种方法对108个大气颗粒物样品(PM10和PM2.5)中的碳组分同步进行测定,分析2组测量结果的差别,并从原理上阐述2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结果表明,EA法所得的ρ(TC)和ρ(OC)分别是TOR法测得的ρ(TC)和ρ(OC)的1.52和1.15倍.造成ρ(TC)结果相差很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种方法的升温程序和控温时间不同,检测器不同;通过"归一化"讨论,从ρ(TC)和ρ(OC)测定结果上验证了EA法和TOR法在原理上的区别.为碳数据分析比较提供了一种思想,即通过TOR法测得的裂解碳(OP)在OC中的质量分数来校正EA法测得的ρ(OC);虽然EA法和TOR法对OC和EC的定量分析存在一定差别,但2种方法测出的ρ(OC)和ρ(EC)在季节分布规律上相同.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氯代烃在湿润土壤中的平衡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吸附是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赋存于土壤的主要机制之一.开展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4种常见VCHs污染物在我国8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在干燥条件下对VCHs气体的吸附能力要远大于湿润条件,且随含水率的升高吸附能力急剧下降,在含水率达到10%以后土壤吸附量趋于稳定.湿润土壤对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1,1,1-三氯乙烷(MC)气体的吸附等温线符合Henry型吸附等温式,而1,1,2-三氯乙烷(1,1,2-TCA)符合Freundlich模型.VCHs在湿润土壤中的吸附量总体上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呈正相关,且受SOC类型和化合物极性影响较大.弱极性的TCE、PCE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与SOC含量呈严格正相关,而极性的MC、1,1,2-TCA在黑土等高碳土壤中不仅与SOC含量有关,还受到SOC物质组成的影响.建立了TCE和PCE在湿润土壤中的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n=80,R2=0.98).  相似文献   

20.
催化燃烧是去除机动车排放碳烟颗粒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CTAB辅助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镧锡烧绿石型La_2Sn_(1.8)TM_(0.2)O_7(TM为Sn、Mn、Fe、Co和Cu)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氮气吸脱附、SEM、FT-IR、H2-TPR和荧光光谱(PL)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采用程序升温氧化(TPO)技术评价了其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研究发现,催化剂经900℃焙烧后呈球形形貌,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20 m2·g~(-1)).低价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使氧空位的整体浓度增加,有利于催化剂活化吸附氧分子,改变材料的氧移动和氧化还原性能.富氧气氛下,少量过渡金属掺杂提高了烧绿石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和选择性,这与氧空位浓度的增加以及氧化还原能力的提高有关,其中Co-LSO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起燃温度(T10)为379℃,CO_2选择性接近100%;NOx气氛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催化剂氧化去除碳烟的活性.利用等温反应和碳烟厌氧滴定实验进行了活性氧浓度的定量和反应动力学分析,并计算出富氧气氛下催化反应的转化频率(TOF),其中Co-LSO样品的TOF值最大为3.20×10~(-3)s~(-1),基于TOF的活性顺序与TPO法得到的起燃性能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