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青  余力 《沿海环境》2002,(6):40-40
一提到“火焰山”,可能大家都只想到《西 游记》中那终日赤火烈焰、挡住唐僧师徒去路的火焰山。而在广东省茂名市也有一座“火焰山”,大火一直烧了30年却鲜为人知。油页岩燃烧不止 “火焰山”位于茂名市茂港区羊角镇爱群村委会,一座不是很高的长形黄泥山,离茂名市区不远。最近,山脚下已开挖出约1000多米长、300多米宽、几十米深的大矿坑,矿坑已废,积着水。火焰就在那山边的矿坑壁上燃烧着,燃烧面积有近300平方米,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不断冒着火苗和白烟,方圆数百米内都可以闻到浓烈的煤烟味。 60多岁的村民李老…  相似文献   

2.
石旭初 《环境》2001,(5):14-15
托德·哈德维克很难忘记那个电话,他们的声音因害怕而颤抖,这对佛罗里达州夫妇详细描述了“谋杀”经过。先听到窗外的长声尖叫,紧接着他们冲出去救助,但太晚了,他们看到一条巨大的蛇吞下了无助的浣熊,尔后蜿蜒而去。  相似文献   

3.
Peter Ng的任务是将自然环境中栖息地的各类差异编成目录,而这一任务因枯燥乏味而长期被人们所忽略。他告诉Carina Dennis和Peter Aldhous.:这是和时间赛跑。  相似文献   

4.
他们长着一副最像人的面容, 他们拥有最美丽的天然红唇, 他们是世间最神秘的雪域精灵, 他们和我们都是造物主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山东新汶矿务局张庄煤矿有两座占地20hm~2的矸石山,曾经被人们称为“火焰山”,长年自燃,严重污染矿区大气环境。该矿经过10a不懈努力,终于使“火焰山”披上绿装,成为新汶矿区的一道风景,多次被环保部门评为矸石山绿化先进单位。 1985年,该矿投入50余万元,采用石灰和  相似文献   

6.
云贵高原湖泊的生物入侵原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贵高原拥有众多生境相对封闭的高原湖泊,其中生存着一些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特有水生物种。但目前滇池、洱海、抚仙湖、澄海、泸沽湖等众多高原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物种的侵扰。本文以洱海的生物入侵为例,对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入侵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8.
走近麋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出三峡后,入湖北境内。一路推波逐浪,形成“九曲回肠”的荆江险段。在其北岸有一块奇特而诱人的长江湿地——天鹅洲。这里生息繁衍着回归故里的麋鹿种群。  相似文献   

9.
《沿海环境》2002,(6):4-5
猴子的肚子已 经被破开,脸上布满斑斑的血迹,怒睁的双眼仿佛要告诉人们它是如何被捕获又被残酷杀害的。这是广西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中的一张照片,而当这血迹斑斑的猴子脸映入我的眼帘,顿时让人浑身感到寒颤,直至心里隐隐地作痛。其它还有被冻在冰柜里的穿山甲、蛇等野生动物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怒不可遏:暴殄天物,天理不容。 野生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是大自然千百年来进化的结果,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诗人、伟大的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05,(5):F0003-F0003
黑嘴端凤头燕鸥(Sterna bernsteini)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繁殖。因其数量稀少.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据记载.黑嘴端凤头燕鸥最早于1863年在中国山东被发现:20世纪30年代后,因难觅踪迹而一度被认为近乎灭绝。  相似文献   

11.
大象将要回到灭绝的老路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有关部门和人员信誓旦旦要采取预防措施,且各种安全保障也被确立,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2002年11月12日联合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允许非洲几个国家出售象牙库存的决定必将对国际象牙贸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正是象牙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使大象走上了灭绝之路。  相似文献   

12.
《沿海环境》2001,(3):31-31
澳大利亚一个科学小组最近从20世纪初灭绝的有袋类动物──袋狼的标本中,成功地提取出了保存完整的DNA物质,并希望能借助基因工程使这一已灭绝多年的独特物种重返人间。 科学家们从一只经过防腐处理的雌性袋狼幼崽的标本身上提取了含有袋狼心脏、肝脏、肌肉和骨髓组织的DNA物质。用于克隆技术实验。 这只已在酒精中保存了134年的雌性袋狼幼崽标本是一年前在澳大利亚博物馆的仓库中被发现的,这个发现使澳大利亚科学家们燃起了克隆出活生生的袋狼的希望。 “现在还不能肯定是否能真正克隆出袋狼,”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迈克·阿…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这个酷暑难耐的暑假里,我读了《西顿动物小说全集——小战马》。小战马并非是一匹马,而是一只长耳兔。因为它跑得快、头脑灵,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胆量,常常把讨厌的猎狗玩弄于股掌之间,因而得名。小战马的故事充分地体现了为生存、为自由而战的顽强精神和超凡毅力。在我的眼里,小战马是勇敢的,它有勇气和那么多猎狗比赛;小战马也是聪明的,它想尽办法和自己的竞争对手比赛,并且取得了胜利。它和人类一  相似文献   

14.
郑重 《环境》2001,(6):14-15
人是环境的产物,大自然最慷慨、最无私地赠予人类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和万物,古往今来,天地人合一,天地无私,而人呢。  相似文献   

15.
生物入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中,生物与其天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之后,在适宜的生境下,由于缺乏原产地天敌的抑制,极易大肆扩散蔓延,而形成大面积的单优  相似文献   

16.
龙楠 《环境》2001,(5):10-11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加剧,世界物种资源受到极大威胁,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消失,大量有用基因遭到灭顶之灾,如何拯救濒危物种、保护有用基因成为世界关注的难题。近十多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技术不断进步,这一难题正逐步被化解。如在植物方面,植物种质的保存曾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广泛重视。现在,通过低温保存种质,进而抢救有用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科学家已经发现胡萝卜和烟草等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在-20℃至-196℃下贮藏数月,依然能恢复生长,再生成植株。  相似文献   

17.
对用于水库边级植被恢复的自生物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生物种鉴定出了一些适宜在水库水位不稳定区域定居的物种。在培养皿中模拟了环境因子对所筛选出的12个物种萌发的影响。在温室实验中通过测定生物量评估了在三种没基质中干旱和淹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水库边缘物种生长进行了就地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可显著地改善在大多数物种的萌发,因而可促进迅速定居。所得选出的所有物种都能在干进和浸条件下生存。与水分胁迫条件相比,植物的生长对基质类型更为敏感,但是, 与干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4,(1):61-61
我国生物物由于认识不足、法规不健全和执法不严,以及缺乏统一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原因,致使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问题突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为全面加强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尽快遏制生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濒危物种法》可以说是物种保护方面最强有力的国内立法,它规定了两项国家政策,其一就是要求所有的联邦部门和机关都必须努力保护濒危物种并运用其权力促进《濒危物种法》立法宗旨的实现。本文简要介绍美国《濒危物种法》的历史发展和其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分析美国《濒危物种法》对联邦机构在物种保护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春莲  张信 《山东环境》1999,(4):69-69,66
有目的地培育具有优良品性的作物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作物的广泛栽培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世界人口达到一定数量(约一千万)后,人与作物之间已形成一种类似于互惠共生的关系。同时,人类对作物生产的依赖也已成为自身的一大弱点,农田生态系统太容易受到干扰,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造成作物减产。然而,由于人口问题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相当高的粮食产量。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保证耕地面积、土壤肥力及必要的化学手段以外,保证作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品种的多样性(种内基因多样性)也是必要前提之一。农业是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