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从分析事故原因入手,阐述对乡镇建筑企业的安全应如何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刘佳 《劳动保护》2012,(7):74-75
两起触电事故经过 案例1 2009年5月25日13时,李元龙在北京市朝阳区某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地沟内修理微型客车时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时现场位于汽车修理厂地沟内,地沟上方有一辆微型客车,微型客车车头金属框架已变形.经现场人员介绍,当时李元龙等人正在对微型客车车头处进行修理,在地沟南侧有一台电焊机,电焊机一次侧交流额定电压为380 V/220 V,电焊机焊把线有破损处,且无出厂铭牌.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人们常见投入的多、见明显效益的少,因此往往对这种负效益持否定或不重视之态,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笔者不妨从两起事故的了结来权衡安全与效益之得失,也许更能说明问题的本质。 事故一:重庆市某化肥厂开展安全大检查,当安检人员发觉化肥车间成品库  相似文献   

6.
笔者统计分析百例触电事故,从中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触电事故多数发生在人们思想麻痹的瞬间,而这一瞬间常与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相关。为了加强防止触电的技术管理措施,笔者就触电事故的特点和防止措施进行分析。 事故发生特点 对百例触电事故发生的特点分析,按其危害程度,可归纳以下七类。 一、检修电气线路、设备,安全措施不落实而触电的占13%、死亡14人,重伤1人、轻伤10人,平均每起伤亡1.92人。主要情况,是在作业中误碰带电高压线,或尚未断电认为断电,或作业未完就送电。如1973年4月9日,广西某氮肥厂进行架线作业,一名组长与他…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7日早8时45分,徐州矿务局庞庄煤矿东城井,一名姓陈的工人在安装避雷器时,触高压电坠落死亡。 事故经过是这样的: 东城井变电所高压等级为6千伏,三路电源进线,第三路电源的终端电杆设备在煤场内,不利于安全和工作。为此,去年11月该井机电工区组织高压供电车间全体成员进行电源二、三路终端杆的更改重架工作,即把电源的第三路终端架线移到第二路的终端电杆上,而第二路电源的终端改到原第一、二路终端杆之间空闲电杆上。腾空厂三号杆。然而,事后没有对电杆重新编号。 今年2月28日,机电工区安排供电车间对一、二、三路电源安装避雷器,在…  相似文献   

8.
对于任何操作,都有可能会出现制定操作规程时无法预见的情况。当出现这些情况时,相关人员可能会想要采取一些与工艺技术或标准的操作规程不同甚至是相矛盾的操作,这就是变更管理。  相似文献   

9.
从一起简单事故看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偶然看到的一起简单事故引出对安全培训工作的思考,并对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及事故多发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及最终目的: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并提出了安全培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从偶然看到的一起简单事故引出对安全培训工作的思考,并对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及事故多发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及最终目的: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并提出了安全培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正>配电房是高压场所,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一旦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松懈、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操作失误,后果往往比较严重。本文以3起高压配电房内发生的触电伤亡事故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配电房是高压场所,一般单位将其设为A类危险源点,通常作为安全管理重点部位,规定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然而一旦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4.
电焊机触电事故主要是在使用电焊机进行电焊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焊接环境、非正常防护、不正确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触电.每一起触电事故都伴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现场也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5.
对事故的分析是从危险中总结经验教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完整性管理是以风险评价为核心、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技术.本文从对一起触电事故的分析引入,针对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分析了事故反映的电气设备的风险识别和安全完整性方面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对电气设备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完整性风险管理.通过电气设备安全完整性管理,可以确保安全完整性程...  相似文献   

16.
在压力管道的安装和使用中涉及安全的环节有许多,管件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但往往在安装、使用等管理环节上容易被人忽视。下面针对两起管件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 ,事故发生后正确采取抢救方案和措施 ,对减少人员的伤亡 ,减少国家资源、财产损失 ,减轻事故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正确实施抢救 ,笔者从经历的两起事故中谈谈看法。一、事故案例1997年4月17日9时05分 ,某煤炭公司小井发生冒顶堵人事故。8时30分 ,当班4人带料入井准备到伪斜上山掘进 ,当他们往掌头传料余8米处时 ,发现掌头有水流下 ,接着轰的一声 ,水夹着矸石突然倾下 ,其中3人及时靠向上帮 ,1人被石块和木料将右臂夹住 ,3人立即将伤者救起撤至第七上山。此时 ,下口已被堵死 ,他们就用料将七上山简单…  相似文献   

18.
年6月26日下午两点左右,贵州省镇远县松柏乡坨上农民杨恒远等4人在20多米深的独眼小矿井中放炮取矿。杨恒远一人在井中冒险作业,手持装有引爆雷管的炸药包,导火绳仅1尺长,点燃后准备迅速装入炮洞,但未封好炮洞就发生爆炸,杨当场被炸死。 8月10日,距上次事故地点约200米的另一矿井,又发生爆炸死伤事故。潘永和等十三人为了同距他们矿井平行约5米远的另一矿井争矿源,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地干,由于得不到很好休息,潘在昏昏沉沉中将邻矿放炮的炮声误以为是自己矿井的炮响,潘于是一人进到30多米深的井中,当时恰遇自己的炮响,潘头部被炸飞。 据有关部…  相似文献   

19.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防止和减轻工伤事故的后果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特定的作业条件下,在共用性的防护用具如安全性装置、护罩、过载保护、警告信号、绝缘杆、绝缘垫、安全网等失效的情况下,劳动防护用品就成为主要的防护措施。 然而,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有些人安全意识相当薄弱,经常出现违章作业,该使用防护用品的场所没有使用,不该使用防护用品的场所反而使用了,如操作运转机械使用防护手套,不仅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也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