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世界上酸沉降研究尚为空白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建立了酸沉降监测网。通过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降水中酸度和离子总浓度季节变化明显,Ca2+和NH在降水离子构成中占百分率较高,阳离子总和略大于阴离子总和。两广地区降水酸度是雨水中多种阴、阳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降水中SO浓度高的地区是SO2排放量高的地区,控制雨水逐年酸化趋势的唯一途径是限制SO2排放。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济南市槐荫区环保局张华玲自1979年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研究工作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酸性降水,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酸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机理与大气污染物SO_2浓度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酸雨与大气中SO_2的污染王国华,陈桐伦(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酸雨是一个与大气污染有关的复杂的降水污染现象,SO_2又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对某年产10万吨硫酸厂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厂每年向大气排放废气量约16亿标准立方米,其中S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上海金山区酸雨分布特征及降水酸度主控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上海金山区2006-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酸度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并对降水化学组成及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金山区降水的酸化及酸化频率较高,pH均值为4.24,酸雨频率为86.4%。降水主要离子为SO42-、NO3-、NH4+、Ca2+和Na+,上述5种离子占降水离子总浓度的87.8%,主要酸性离子SO42-、NO3-与阳离子NH4+、Ca2+和Mg2+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通过对降水酸度主控因子的探讨发现,主要致酸物质为SO42-,但NO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碱性物质中和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的是NH4+,雨水酸化的最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部地区能耗和SO_2排放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研究我国东部地区18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能源消耗和SO2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先进的LEAP模式和排放系数法,进行了2000,2010和2020年三个时段的能耗和SO2排放趋势预测。研究中考虑了三峡工程和核电等的影响和各省之间的电平衡,以及有关部门的最新政策和数据。将大型火电厂单独作为点源考虑后,SO2排放的结果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了按经纬度的网格化,可以直接作为远距离酸沉降模式的输入文件使用。最后还分析了东部地区的硫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青岛大气干、湿沉降物中K、Na、Ca、Mg的含量及雨水中的阴离子SO4^2-、Cl^-、NO3^-、NO2^-、PO4^3-、SiO3^2-等含量和PH。分析表明,雨水中溶解态的金属元素和阴离子的浓度与降雨量反相关,其中金属元素浓度高于偏远沿海地区雨水中金属元素的浓度,而低于内陆雨水。近岸地区雨水中K/Cl、Na/Cl、Ca/Cl、Mg/Cl比相近,均高于大洋水的相应比  相似文献   

7.
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着重研究全球沿海地区海盐和在气污染物SO2,NOx反应的致酸作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存在临界浓度,在氏气溶胶浓度的大气中,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致酸的SO2的临界浓度为0.0043mg/m^3。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存在3种类型:火山排放SO2和海盐反应致酸,降水中过量氯与H^+浓度呈正相关,过量氮对H^+浓度最大贡献可达50%;外来输送SO2、NOx和海盐反应的致酸,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致酸大气污染物SO2 和NOx 的空间浓度分布,并探讨上述污染物扩散、迁移和传输规律,进而研究其在酸性降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针对中国华北地区城市和工业集中以及SO2 和NOx 等酸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以石家庄及其以东地区为飞行区域,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SO2 和NOx 污染特征的航空测量。通过测定发现在华北地区1-5 km 左右的空中存在着SO2 和NOx 高浓度污染空域,同时SO2 存在着高浓度汇集区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酸雨污染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青岛市酸雨污染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青岛市酸雨污染相当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青岛市降水酸度pH峰值的平均值为3.48,降水酸度pH的平均值为4.47,酸雨的频率大于63%。研究还表明,SO4^2-和NO3^-是降水的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平均值为194μeq/l;而SO4^2-是降水的最主要的污染物,平均浓度为181μeq/l。青岛市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污染。预测表  相似文献   

10.
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作用及其对雨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湿沉降冲刷过程中大气颗粒物对雨水化学组成和酸度的影响,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的杭州市进行了降水前、中、后的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同时采集了降水样品,分析了颗粒物样品和雨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及化学特征在雨水冲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雨水中主要离子成分的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TSP和PM10的酸缓冲能力分别为1.95和1.02,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从颗粒物浓度、酸缓冲能力A值以及颗粒物化学组成在降水前、中、后过程中的变化看,雨水对颗粒物中的碱性组分具有显著冲刷作用;结合雨水主成分分析,颗粒物对雨水中Ca2+、Na+的贡献较为显著,对Mg2+、K+的贡献有待进一步验证,对NH4+、SO42-和NO3-的贡献较小,而F-和部分Cl-则可能主要来自云内雨除过程或者对气态化合物的云下冲刷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智艾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46-247
阐述了环保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环境科技档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武器装备典型故障环境效应进行统计并分析.方法 以收集到的208个试验故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近10年来武器装备进行环境试验后产生的各种环境效应,以及环境效应的分类、分布及失效原因等,获取武器装备环境试验失效的统计数据.结果 环境效应引起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和机械件的失效上,且电子元器件的失效所占比例在所...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当今社会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具有高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的关键。文中分析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实验教学及工程设计环节、实习环节到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影响及主要防治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畜禽产生的粪尿及高浓度有机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 ,畜禽粪尿还田量比例小 ,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村一个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 ,当前急需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5.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石油企业油气集输站库的特点,分析了静电引起火灾及爆炸的条件,论述了控制静电电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不断升级.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21世纪,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小其负面效应.绿色科技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双赢的科学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减少或减轻科技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在阐述绿色科技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科技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发展绿色科技及绿色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锦州市农村两家畜禽养殖场区周边土壤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了畜禽粪便对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农业的著作,但在他们的理论文本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农业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依靠技术,改良耕作方法,可以保持和改良土质;通过在农业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落地油泥污染及油土分离处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落地油泥的组成、性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落地油泥油土分离小型试验的结果,进行了0.5t/h油土分离的放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