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用铬浸渣烧硅酸盐水泥解毒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耀忠 《环境科学》1991,12(5):27-31
本文测定了经高温窑炉烧成的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并从水泥混凝土实际使用情况出发,设计了毒性鉴别方法,分析了整块和破碎的铬渣水泥石水溶性Cr~(6+)的溶出量,观察了大气日晒条件下已还原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水泥窑煅烧,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达90%以上;当水泥中总Cr_2O_3小于1%时,铬渣水泥石溶出的Cr~(6+)浓度不会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当总Cr_2O_3小于0.4%时,水泥石表面的Cr~(6+)溶出量不会超过饮用水标准.铬渣水泥中已被还原的铬在大气、日晒的长期作用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模拟试验探讨含Cr~(6+)的铬渣与生活垃圾、建筑弃料混合堆置时,Cr~(6+)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铬渣与生活垃圾或建筑弃料进行混合堆置时,生活垃圾和建筑弃料均具有截留Cr~(6+)的能力。而生活垃圾的截留能力强于建筑弃料;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对Cr~(6+)还原、吸附后,转化为难以再溶出的结合态铬,吸附态铬所占比例<1.0%。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的废渣。渣中的Cr~(6+),具强氧化性;水溶Cr~(6+)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更大。铬渣的处理,至今尚未全面、有效的解决。铬渣堆积如山,严重地影响铬盐生产及有关行业。本文将铬渣的处理和利用合为一体,即以FeSO_4初步处理渣,然后用水泥固化,,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二、初步处理  相似文献   

4.
通常,铬以Cr~(3+)和Cr~(6+)两种价态存在。Cr~(3+)是维持人体内葡萄糖平衡及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作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Cr~(6+)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分别测定人体中Cr~(3+)和Cr~(6+),对生命科学十分重要。水和尿液中Cr~(3+)和Cr~(6+)的测定方法,多有报道。Mulins用Fe(OH)_3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分别测定了天然水中Cr~(3+)和Cr~(6+)。本文用Fe(OH)_3共沉淀法分离尿中Cr~(3+)和Cr~(6+),以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并对最  相似文献   

5.
用铬渣代替蛇纹石制钙镁磷肥是化工、冶金部门将铬渣“化害为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探讨铬渣制钙镁磷肥对农作物生长和产品的影响、对农作物铬残留量影响和铬在土壤中的残留,我们进行了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采用土壤一次添加不同用量的铬渣制钙镁磷肥与普通钙镁磷肥进行盆栽与小区田间对比试验,以确定铬渣制钙镁磷肥对农作物生长与铬残留量影响。  相似文献   

6.
1984年4月15日农牧渔业部环保所在天津召开了课题论证会。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的研究”很有必要。铬渣是铬盐生产中的主要工业废渣,露天堆放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用铬渣代替蛇纹石制钙镁磷肥,是铬渣进行无毒化处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铬渣制钙镁磷肥,铬的含量高,如不适当地施用,有可能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为了能合理的施用这种肥料,保护土壤和农作物免受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污染,这是一个联系生产实际的应用课题。制订出铬的控制指标,对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解毒铬渣堆放场周围环境铬污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铬酸酐(CrO_3)和红矶钠(Na_2C_rO_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渣,虽经“矸解铬渣回收Cr~6+—Na_2S还原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但露天自然堆放的解毒铬渣在复杂的地球化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Cr~3+可能被氧化成C_r~(6+),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效应。本文对铬渣场周围环境中铬含量水平;铬污染规律及污染程度;评价解毒铬渣露天自然堆的安全性等进行了研究。一、概况解毒铬渣堆放场位于××市张家山南坡,为一块两山相夹的坡地,其下方为层层梯田,约50米处有两座养鱼塘,周围植被较少,主要植物为桐籽树、花生、小麦和蒿草。该堆渣场应用于1982年12月,占地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铬渣处理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含有Cr~(6+)的铬渣用废硫酸浸取,然后过滤,经干燥后,滤饼与适量的FeSO_4混和,球磨粉碎,直到其颗粒小于140目。经上述处理后的铬渣10克,溶解于100ml水中,其中水溶性Cr~(6+)含量小于1ppm。处理后的铬渣可用来制造一些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9.
铬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铬离子(Cr~(3+)和Cr~(6+))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抑制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Cr~(3+)日引入量分别在低于20mg/L,36—109mg/L和高于145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抑制(即引起产气率下降分别为低于20%、20—40%和大于40%);日引入Cr~(6+)浓度小于14mg/L,无抑制作用;36mg/L或高于70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中度或重度抑制.单位污泥干重所允许承受Cr~(3+)和Cr~(6+)日引入量分别为低于0.1%(62.6 mg-N/kg)和0.04%(44.4mg-N/kg).在引入Cr~(3+)的情况下,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的溶解态铬离子浓度应小于0.5mg/L,超过2.5mg/L时,体系受到重度抑制;在引入Cr~(6+)的情况下,允许浓度为 0.4 mg/L,超过2.8 mg/L为重度抑制.  相似文献   

10.
痕量铬的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及其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r~(3+)—PAR配合物的吸附伏安特性,建立了痕量Cr~(3+)的吸附溶出伏安测定方法。对武汉市沙湖水中铬的主要形态进行了分离和测定,提出了简易的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11.
铬渣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铬渣污染现状,介绍了铬渣污染途径及危害,列举了铬渣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包括酸性还原法、碱性还原法、碳还原法、微生物解毒法、干式还原法和固化/稳定化处理法。对铬渣的解毒方法和固化/稳定化技术进行了比较。概述了铬渣的部分利用现状。铬渣用于制砖、铬渣用于制造微晶玻璃、铬渣作为玻璃着色剂、铬渣用于制造耐火材料、铬渣用作炼铁熔剂、铬渣用于制钙镁磷肥。总结了目前铬渣处理技术与利用现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农牧渔业部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化学工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和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司于1986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青岛市联合召开了“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研究”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25个单位的37位代表。会议首先成立了由叶兆杰等13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接着由课题协作组的同志就开展“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研究方法,科学技术内容,研究的结果及制定铬控制  相似文献   

13.
铬渣中Cr^6+的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铬渣中C_r~(6+)的溶出特性。研究表明,铬渣遇水会溶出碱性物质和C_r~(6+)。反复浸出时,其累积溶出负荷持续上升。这表明在碱性条件下,C_r~(3+)易被氧化为C_r~(6+)而溶出。在淋溶初期,其溶出量很高;随后,迅速降低;当C_r~(6+)浓度达到100mg/l以后,下降缓慢。研究得到,C_r~(6+)累积溶出负荷,与流出液体积呈显著对数相关。  相似文献   

14.
钒渣提钒废水含钒含铬呈酸性,采用电解法处理可以一步完成六价铬和五价钒的净化脱除反应。铁阳极电化学溶解产生的Fe~(2+)将Cr~(6+)还原成Cr~(3+),VO_2~+与铁、铬的三价氢氧化物吸附共沉,净水先滤除沉渣后经石灰乳化水中和排放。排放水V_2O_5<1mg/L、Cr~(6+)<0.5mg/L、pH为8。电解沉渣中V_2O_5>2%,不外加钠盐,采用常规焙烧-水浸工艺回收V_2O_5,其收益可全部抵消水处理费用。本文介绍电解法实验室试验及扩大试验的结果,并探讨电解讨程钒、铬同时净化脱除原理。  相似文献   

15.
铬渣产量大、毒性剧烈,是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废物。本文介绍了铬渣烧结连铁的解毒原理和工艺处理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铬渣烧结炼铁的可行性。研究对比了掺加铬渣前后成品矿的浸出毒性和"三废"排放情况,得出了铬渣烧结炼铁的最佳掺加量。结果表明,控制铬渣掺加量在1.5%以内,成品矿的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所排放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从而达到铬渣解毒目的,实现铬渣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6.
一、铬渣的污染及其危害铬渣是生产铬酸盐排出的废渣,铬酸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化工、冶金、机械、皮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铬酸盐年产量已达4万吨,每生产一吨铬酸盐要排出3.5吨左右的铬渣,年累增铬渣为14万吨。全国堆积铬渣约200多万吨。若以铬渣内水溶性Cr~(+6)含量0.5~1.5%,酸溶性Cr~(+6)含量0.5~3%的平均值计算,渣山中积存有2万吨水溶性Cr~(+6),3.5万吨酸溶性Cr~(+6);后者在酸性雨水的淋洗下,也同水溶性Cr~(+6)一样能渗入地下,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畜造成毒害。水溶性Cr~(+6)是五大剧毒物之一。能夺取血液中的氧,使红血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铬渣中Cr(Ⅵ)和Cr(Ⅲ)溶解释放特征,以锦州和沈阳两地铬渣堆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淋滤试验,测定滤出液中Cr(Ⅵ)和总铬的质量浓度变化,分析铬渣淋滤液中Cr(Ⅵ)和Cr(Ⅲ)溶解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锦州新铬渣和沈阳陈铬渣淋滤过程中,Cr(Ⅵ)和总铬浓度都经历先迅速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过程;相较锦州新铬渣,沈阳陈铬渣Cr(Ⅵ)和总铬浓度下降都较慢,且初始浓度也较低;相比Cr(Ⅵ)的溶出,两地铬渣Cr(Ⅲ)的溶出量均较少,Cr(Ⅲ)溶出占比呈波动性上升趋势;锦州新铬渣和沈阳陈铬渣的Cr(Ⅵ)和总铬溶出浓度随淋出液体积分别呈双指数曲线衰减关系和幂函数曲线衰减关系。试验成果将为防治铬渣对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铬渣产量大、毒性剧烈 ,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废物。介绍了铬渣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的解毒机理、工艺过程和应用实践 ,阐述了对铬渣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 ,并就铬渣的防治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典型铬渣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与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对比了国内外污染场地的管理现状.通过方法学筛选国内2处化工厂的铬渣堆存场地作为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并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2处铬渣污染场地均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别是在铬渣堆积区域的土壤中w(总Cr)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的数倍~数十倍,地下水中w(Cr6+)超过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达1 000倍.Cr6+极易迁移扩散,污染面积大,其中1号铬渣污染场地污染土壤总量约19.5×104 m3,2号场地污染土壤深度约达4 m.通过分析2处典型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特性,提出了全国铬渣污染场地综合整治对策的技术路线和规划.   相似文献   

20.
化工铬渣中铬的存在形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铬在原铬渣、消解铬渣和消解解毒铬渣中存在形态的研究,揭示了铬渣中的铬以水溶态,酸溶态、稳定态、结晶态和残余态等5咱形态存在,其中稳定态,结晶态和残余态中的铬含量为1.4-1.5mg/kg渣,基本相等,在自然条件下,这3种形态的铬都比较稳定,而原铬渣与消解铬渣中水溶态与酸溶态的铬占总铬量的40%,这部分铬容易通过各种途径释入到环境中造成污染。研究还表明经蒸压消解的铬渣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溶态6价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