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下供电系统都是中性点不接地的,当某一相接地时,接地流过的是比正常工作电流小的漏电电流,井下电气设备及电缆的某处绝缘损坏或遭到机械损伤,也会产生漏电电流。井下架线式电流电网是靠轨道作电流回路的,这种直流电流流经轨道时,有一部分流入底板,也会产生漏电。这部分电流在底板及大地作无规则的杂散流动,习惯上称它为杂散电流。若井下某处漏电,漏电电流通过接地漏电点流入大地并产生火花,能够引起煤尘和瓦斯爆炸;当人身触及绝缘损坏而漏电的相  相似文献   

2.
当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如人畜单相对地触电、电气装置对地绝缘损坏、金属性接地短路时,会产生接地故障电流。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开关和漏电继电器)能够检测交流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当该电流达到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装  相似文献   

3.
当设备发生漏电时,一般会出现两种异常现象。一是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应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出现对地电压;二是三相电流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零序电流。 漏电保护器就是通过检测机构得到这种异常信号,经过中间环节的转换和传递,由判断机构驱动主回路执行机构而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有时异常信号很微弱,中间还需要增设放大环节。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用框图表示如下。 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检测线圈串联在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和接地极之间,当发生漏电、触电或其它接地故障时,电流通过相线、人体、大地和漏电保护器检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属矿山普遍存在的、主要的是直流电机车引起的杂散电流以及工频电源的漏电电流。直流杂散电流的来源有牵引网路流经金属物或大地的返回电流、大地自然电流及化学电。交流杂散电流,除少数矿山外一般都很小。杂散电流的存在,限制了电气起爆的广  相似文献   

5.
1.漏电保护器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阻、电抗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对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则不宜采用漏电保护器。因为后者不能构成泄漏电气回路,即使发生了接地故障,产生了大于或等于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该保护器也不能及时动作切断电源回路;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劳动保护》杂志在第九期刊登了《要正确推广使用触电保安器》一文。其中谈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触电保安器是不起作用的。对此,我有点异议。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相线因故障与大地接触时,不会象中性点接地系统那样形成一个很大的相一地短路电流,但会形成一个小的电流。这种小电流的通路是由于分布电容的作用形成的(见图1)。分布电容即相线与大地之间形成的电容,相线为电容器的一个极板,大地为电容器的另一个极板,分布电容值的大小与供电系统的大小有关。供电线路长,分布面广,电容值则大;供电线路短,分布面小,…  相似文献   

7.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一种技术上的安全措施。电器发生故障时,事先用导线将可能产生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如电动机壳)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若带电导线意外碰壳,故障电流将通过人体、电网与大地之间的阻抗构成好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会较大,足以危及人的生命。 假若事先在电器设备的外壳(金属部分)用导线插入大地(如图4)。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Id仅是全部接地电流Id的一部分,即:式中 Rd是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显然,Rd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越小。在安装此设施时,把Rd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能保障人的安全。 1000…  相似文献   

8.
孙书静 《安全》2004,25(6):38-39
1杂散电流火灾事故案例 杂散电流是指从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规定的通路通过的电流.这种电流如果产生在易燃易爆场所,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列举实际例子如下: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矿井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杂散电流的危害,介绍了防治杂散电流的技术并指出了根治杂散电流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矿井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杂散电流的危害,介绍了防治杂散电流的技术并指出根治杂散电流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1.
TSGQ7015《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已于2009年4月1日正式执行。对于接地保护的要求如下:B7.3.2金属结构接地:检查接地型式,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测量重复接地电阻时,应当把零线从接地装置上断开。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①当起重机械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时,整体金属结构的接地型式采用TN或者,IT接地系统.零线非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Q.零线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Q;②采用TT接地系统时,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接地电阻与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乘积不大于50V。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子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使用这种高速高灵敏漏电保护器之后,并不等于一定不会发生触电死亡事故了。一家施工单位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后,漏电的污泥泵仍然把一名工人电死。浙江省一家农电管理站对安装的2000台进行检查,发现这批仅使用1年的漏电保护器的返修率竟超过30%,其中一些已报废。 出现上述情况,有使用不当的原因,而主要原因则是产品的质量太差。为了使广大用户尽量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或当出现故障后比较容易排除,笔者就家用电子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在生产、使用及维修中经常发生的几种故障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防触电保护装置,是电流型漏电自动开关。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高导磁材料上绕制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如图1)。 根据克希荷夫电流定律,单位时间流入和流出一个结点(相当于一个负载)的电流是相等的,它们在电流互感器上感生的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电流互感器的副边没有电压输出。一且负载对地发生漏电,漏电电流通过保护接零线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如图2),在电流互感器的副边感生了一个不能被抵消的电压。这个电压加在漏电脱扣器的吸引线圈上,使漏电自动开关动作,电源被切断,起到避免触电的作用。十 图2 电流型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杂散电流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并对其测试方法、干扰程度评价指标、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比较了国内外不同标准对于交流干扰程度的评价指标,对比了交流杂散电流常见接地排流方式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现场检验实例阐述了交流干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管道检测人员以及业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矿山杂散电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矿山杂散电流的来源和特点,并根据杂散电的特性和杂散电引爆电雷管的原理,确定杂散电流为其测量参数,重点论述了杂散电流的测定原理。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矿山杂散电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矿山杂散电流的来源和特点,并根据杂散电的特性和杂散电引爆电雷管的原理,确定杂散电流为其测量参数,重点论述了杂散电流的测定原理。  相似文献   

17.
冶金矿山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特殊 ,空间狭窄、光线较暗、空气潮湿。电气设备及线路易砸、碰、压 ,从而使绝缘损坏。所以井下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因此 ,井下用电安全 ,就要根据井下的特殊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 1 )加强电气设备的组织管理 ,建立电气设备的检查、操作、检修和迁移等制度 ,遵守《规程》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安全用具 ,坚持悬挂各种警告牌 ,安全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 2 )线路架设要正规标准 ,不得与风、水管路 (铁管 )接触。破皮、漏电现象要及时处理。( 3)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及井下供电系统变压器的中性点禁止接地…  相似文献   

18.
石油工业动火安全防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油生产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和检修动火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创造发明了防护盲板、防护接地、加装管道扫线接口和绝缘螺栓四种防护方法。防护盲板主要应用于隔离动火一方与不动火一方的防护,防止在动火管线可能着火放炮时,保障动火安全;防护接地是为防止被动火设备因电焊机杂散电流引起火灾而设置的专用接地线,把杂散电流引入大地;扫线接口既可用于管道的排空,又可利用此接口输入气体或液体对管道进行扫线;绝缘螺栓应用于管线法兰与容器法兰之间加绝缘盲板的临时固定,以隔离管线与容器法兰的电焊杂散电流通路。为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必须注意的是,在同一电力系统中,只能采取其中一种保护方式,即在通常采用的380/220伏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应采取保护接零;而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应采取保护接地。不允许在系统中对部分设备采取接零,又对另一部分设备采用接地。否则,会在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电线碰壳时,接地电流使零线对地电压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  相似文献   

20.
(十二) 问 井下低压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各有什么作用? 答“漏电”“接地”“过电流”三大保护装置是保证井下低压供电安全的必要装备。 保护接地,是指用导体将电气设备中所有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与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 使损坏了绝缘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所带的对地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