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态氧是把在零下 184℃呈液态的氧气盛放在一个封闭罐内。这个罐为双层绝热容器,它借助增压排管使管内液氧气化,用压力调节阀控制气氧返回液氧罐的上腔,并保持一定压力。当打开取液阀时,液氧罐上腔气氧压迫液氧从取液阀流出,液氧在蒸发器中被气化,供给使用。使用的氧气压力依靠调节减压阀得到(如图所示)。 液氧用于气焊,在我厂深受工人欢迎。液氧用于气焊的好处是: 1.压力低,使用安全。 一般氧气瓶内氧气压力为150公斤力/厘米2,属高压容器,贮存、搬运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液氧罐贮存压力为16公斤力/厘米2,罐上装有安全阀,当罐内压力异…  相似文献   

2.
目前,超声波探伤已成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但它也与其它无损探伤方法一样,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下面就笔者在超声波探伤中遇到的一种特殊波形进行分析。1 特殊波形 这种反常的反射波是在高压蓄势器的超声波探伤中发现的。该高压蓄势器为1975年制造,1983年投入运行,材质为14MnMoVB,壁厚60mm,工作压力28.4MPa。而这次检验进行强度校核的许用工作压力却只有24.4MPa,可见,该蓄势器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宏观检验发现该高压蓄势器焊接部位的形状特殊,具体尺寸见图l。  相似文献   

3.
中石化九江石化公司“3?12”爆炸着火事故2018年3月12日16时14分,中石化九江石化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原料缓冲罐(设计压力0.38MPa)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经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循环氢压缩机因润滑油压力低而停机后,加氢原料进料泵随即联锁停泵,但因泵出口未设置紧急切断且单向阀功能失效,加之操作人员未能第一时间关闭泵出口手阀,反应系统内高压介质(压力5.7MPa)通过原料泵出入口倒窜入加氢原料缓冲罐,导致缓冲罐超压爆炸着火。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12日,江西九江石化柴油加氢装置原料缓冲罐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经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循环氢压缩机因润滑油压力低停机后,加氢原料进料泵联锁停泵,泵出口未设置紧急切断且单向阀功能实效,反应系统内高压介质通过原料泵入口倒窜入加氢原料缓冲罐,导致缓冲罐超压爆炸着火。事故暴露出责任单位对加氢装置高压窜低压的危害认识不足,风  相似文献   

5.
(1)概况 鞍山市岫岩县某企业有生产轮胎用的硫化罐多台.2001年7月经县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检验9台(于1998年投用).发现4台罐高压进水管或高压出水管与下封头连接的角焊缝部位开裂:2004年又检验硫化罐18台(于2001年投用),发现同部位角焊缝开裂的有11台.开裂部位见图1。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劳动保护》1988年第9期上刊登了徐小平同志《避免单相触电事故的好方法》一文,文中将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改为通过FS0.22阀式避雷器后再接地,并称由此可解决造成触电的根本原因。 下面借助图1分析这种好方法的可行性: 图中Za、Zb、Zc、Zo为各相对地绝缘阻抗,ZB为阀型避雷器等效电阻。 由阀型避雷器工作原理可知,它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阻断状态,相当于ZB≈∞。不难看出,系统中阀式避雷器实质上也就把原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变成了中性点对地绝缘的不接地系统,阀式避雷器仅起到防止高压窜入低压和避雷的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热电厂汽机高压调节汽阀阀杆断裂事故,进行失效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庐江县化肥厂1989年3月15日突然停电,尽管在岗职工采取了紧急停车处理措施,但两小时,仍导致造气岗位的空气总管发生爆炸,炸毁风机一台,击坏风机开关柜一个,两间房屋面被掀掉,部分风机管道和一只Dg200闸阀被炸毁。幸亏当时现场无人,才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①突然停电使煤气倒入空气管道,管道内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②突然停电后液压阀未恢复到安全停车位置;③1#炉吹风阀未落到安全位置,高压罐顶端没有压缩(高压)空气,未能起保护作用。为杜绝突然停电后发生爆炸事故,该厂制订了停电后必须采取的6条安全措施: (1)停电后应立即打开造气炉炉盖,尽快卸压(制气把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不会发生爆炸危险)。  相似文献   

9.
薛志成 《安全》2002,23(3):30-30
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盛装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具有易燃、有毒、助燃性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此,必须加强对气瓶储运的防火管理。1.明确气瓶设计压力,按规定充装气瓶。2.使用高压气瓶时,人应站在气口的侧面,微微开启瓶阀以检验气瓶嘴是否通畅,然后经减压阀减压,才可正式放气使用。3.所有气瓶不能靠近明火,距离10m以上为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厂的一项副产品盐酸,过去采用人工灌罐。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和灌罐时的跑冒滴漏,危害工人健康。现在,初步试制成功了一种用射流控制的盐酸自动包装机。根据气流的特性,使气流讯号转换成电讯号,满罐后即自动关闭进料阀。这样,既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又防止了跑冒滴漏,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盐酸包装自控  相似文献   

11.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呢?……  相似文献   

12.
安全阀校验时空气缓冲罐通常当作气瓶使用。结合一例高压空气缓冲罐施工图,从制造的工艺审图角度对缓冲罐的设计参数、设计准则及安全附件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安全阀校验用空气缓冲罐的建造应考虑对疲劳失效风险的控制。建议安全阀校验用空气缓冲罐施工图完善设计参数、管口接头、设计准则及技术要求,以保证安全阀校验时缓冲罐的本质安全,供安全阀校验应用缓冲罐建造与使用等相关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宋元宁  高建文  马微  夏术军 《安全》2005,26(6):38-39
1事故经过 ××年×月×日,某厂因处理含油污水的A过滤罐滤料停水检修,停水72h后,该厂2名工人进入A罐进行作业后,先后倒下.在A罐外监护的工人见状后,进入抢救的2人也倒了下去,最终发生了死亡4人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4.
安全阀是一种自开式阀门,阀瓣的动作是靠上下压差来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作用在阀瓣上的力包括背压力、弹簧力及自身的重力。合力为W1,W1将阀瓣压向阀座,即为关闭力。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介质压力作用于阀瓣的下部,产生一个向上推动的力W2,W2即为阀瓣的开启力。安全阀受力情况见图1。 安全阀是锅炉、压力容器必备的安全装置,安全阀在达到开启压力时,应能迅速地打开阀瓣,排汽卸压;在压力低于开启压力时,能及时关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安全检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阀存在着问题。现分别对不同问题作一介绍,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1.在几何尺…  相似文献   

15.
防毒面具滤毒罐的防护机理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滤毒罐是防毒面具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面具防护性能.根据装填药剂和防护对象的不同分为1#、3#、4#、5#、7#、8#;根据是否有效防护毒烟、毒雾分为1L#、2L#、3L#、4L#、7L#、8L#;根据装药量的质量大小分为滤毒盒(≤200 g)、小型滤毒罐(≤300 g)、中型滤毒罐(300~900 g)和大型滤毒罐(900~1400 g).目前滤毒罐依据其材质的不同分为三大系列:铁罐、铝罐和塑料罐;依据装填工艺的不同可制成防护不同毒剂种类的小型、中型铁罐滤毒罐,可与头盔式面罩、导气管连接使用.小型滤毒罐由于佩戴轻便的要求,采用铝质材料滚压而成,其表面经过钝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消防栓阀杆在高水压工作环境下变形大、强度不足、应力分布集中等问题,提出一种高压消防栓的阀杆改进结构。建立消防栓阀杆改进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运用ANSYS对阀杆进行静态强度特征分析,同时对消防水进入及流出消防栓的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CFD)分析,以验证改进型阀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了改进型阀杆的应力、变形云图以及阀杆的压力分布图,结果表明改进后阀杆的变形程度及阀杆受到的应力情况与改进前相比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1#滤毒罐防护范围进行了探讨,说明1#罐不仅能防护CNCL、HCN,对苯、SO2等毒剂也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同时提出了如何选择滤毒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立群  高成凤  姚丹丹 《安全》2011,32(3):32+34
1事故概况2010年6月29日16时40分左右,辽阳某公司原油输送站1个30000m3原油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发生可燃气体闪爆事故,致使罐内作业人员3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6月,该公司原油输送站对1个30000m3原油罐进行清罐作业,该罐顶部设有3个通风口,下部设有2个人孔、1个排渣口。25日上午9时厂方采用0.3MPa压力的蒸汽进行蒸罐,持续时间77h,28日下午2点停止供应蒸汽,然后打开各罐孔进行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1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以下简称滤毒罐)的防毒性能、物理性能等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检测及评价;其他有关产品亦可参照。. 2 引用标准 GB 2890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7702.10 煤质颗粒活性炭有效防护时间测定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防毒面具是预防毒物进入人体呼吸器官的有效防护用具。按防护原理分为过滤式(通过滤毒罐净化空气)、隔离式(自身带供气装置,如氧气、空气呼吸器)两种。选用适合的防毒面具,对减少尘毒危害十分重要。过滤式防毒面具由滤毒罐、橡胶面罩、导气管、帆布背包等组成。 一、滤毒罐 滤毒罐起过滤空气中尘、毒的作用。现国内生产的有铁皮的和塑料皮的两种。罐颈带有螺纹,用以连结导气管。罐底有一进气孔,用橡皮塞塞紧。罐内装填经过特种处理的活性炭等吸附剂和滤层,分为1、2、3、4、5、7六种型号,全国产品标志统一,各型号罐涂有不同颜色。 1.性能(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