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琦 《环境导报》2003,(14):38-38
本次活动选择大自然中的声音和色彩,让幼儿通过听觉和视觉,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活动要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引导幼儿倾听并记录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观察并涂画各种色彩,不断感受、了解自然界的声音和色彩,从而初步感知自然。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录制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和色彩,加深对声音和色彩的感受,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赏反映大自然有趣美妙的录像。让幼儿听各种声音的录音,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风、雨、雷、鸟鸣)?感受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自然现象。组织幼儿回忆并开展讨论: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你觉得什么声…  相似文献   

2.
听鸟     
身居闹市,每日里,汽车喇叭嘀嘀,拖拉机声隆隆,马车轱辘咯噔咯噔,小贩的吆喝声,收废品、磨刀的喊声,汇成一条浩荡的声流,像洪水从四面八方向你袭来.即使夜暮徐徐降落,各式各样的噪音仍不绝于耳.人,来自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可现代人对于人为的噪音已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真不知是人  相似文献   

3.
于永军 《环境》2001,(10):39
真叹服京城人的吃派:吃名,吃贵,如今又吃开了残忍。新华社5月19日晚报专电报道:近日,京城有一道名谓“三叫”的特色菜,特火爆。吃法是:把10只粉嘟嘟的尚且趴在盘子里蠕动着的小老鼠,外带一碟什么酱端上宴桌,食客用筷子夹住一只小老鼠,只听“吱”的一声;再往酱碟里一蘸,又听“吱”的一声;再送入口中一咬,可怜的小东西再发出“吱”的一  相似文献   

4.
<正>听,回响在幽静的山林中泉水的叮咚声,清脆欢悦、洗涤心灵;听,蓝天白云下一位翩翩少年与"王子"的变奏,灵动活泼、传向四方……那位碧蓝天空下的阳光少年就是我,而那位王子,终日在音乐殿堂中与我进行心灵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个"小宅男",完成作业后,就会在家看书、看电视,不过有的时候就"宅"不住喽!因为我也喜欢亲近大自然。"小宅男"和亲近大自然可是一点也不矛盾哟!下雨天,总是有些不方便,出门要穿戴雨具,但我想,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春雨吧!我就特别喜欢不带雨具,在毛毛细雨中感受春的脚步。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仿佛变成了春天里的一棵小草,浑身舒展,鼓足了劲。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批评和质疑,中国高铁毫不例外,甚至因其投资更大,影响更广,批评声更多,质疑声更大。然而,很显然,官方一直认为中国高铁的发展是花开遍地正逢春。  相似文献   

7.
在首都西郊地区,人们从远处就可以看到一个高高的气象观测铁塔,旁边立着一个八角形的木质隔音结构。初一看,象一间小房子;仔细一听,它还在定时地垂直向大气发射声脉冲,这就是我国气象科研人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研制成功的单点声雷达,它正在进行大气温度层结的探测。图1是声雷达天线的外形结构和现场实况。如果把“小房子”的两扇隔音板打开,就  相似文献   

8.
人来啦     
“狼来啦”的故事,人们已经讲了许多许多,至今仍然经常挂在嘴边。多少年的故事讲下来,“狼来啦”已升华成为一个人人都可意会的独特意象,一声“狼来啦!”令多少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细细搜寻一番山岭原野,如今狼是极难与人晤面的了,偶尔邂逅一匹两匹,人尚未看清它的眉眼,它早已知趣地夹紧尾巴一溜烟夺命而去了。环顾疮痍遍布的四周,我们倒尴尬地“听”到自然万物这里那里地在惊呼:“人来啦——”“人来啦!”这种无声的惊呼比雷霆更长,更广,更响亮,这种惊呼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大自然对人的恐惧与怨懑,这种惊呼也喷发了世间众生  相似文献   

9.
无叶的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时候,曾经听母亲给我和姐姐出过这样一条谜语:"青石靠青台,花在石上开,是花都有叶,你往无叶上猜。"打一冬天里的自然现象。我猜呀猜,半天也没能猜出来,最后还是姐姐猜中了,谜底是雪花。母亲因势利导告诉我们:雪,不仅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对农业还有大益处,"瑞雪兆丰年";古人喜欢赏雪吟诗,  相似文献   

10.
景观评价是国外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的视觉景观和声景观质量正面临深刻变化。选取具有明显城市-乡村梯度的代表性景观,通过景观现场调查和室内评价测试,剖析了城市-乡村梯度下景观的视、听属性和人群的景观视、听及综合认知评价的变化,并探讨景观属性变化对认知评价的影响,以及视觉景观认知评价、声景观认知评价与景观视听综合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沿城市-乡村梯度,视觉景观由人工景观逐渐过渡到自然景观,声景观由人工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生物声和地质声为主,声级水平随之降低。(2)景观视听评价结果总体上随人工影响程度大小的下降而上升。(3)景观视听综合评价受视觉景观认知评价和声景观认知评价的共同影响,其中声景观认知评价对景观视听综合评价的贡献明显高于视觉景观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11.
8月7日傍晚,当我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见到野荷花时,我长长地“啊”了一声。一望无际的野荷花,远离喧嚣的人世,一尘不染,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这份难得的宁静。面对这一切,我的心醉了。在湖边,只有零星的几朵荷花绽放着,而湖中,掩映于潆潆水雾之中的是一片长势旺盛的荷花。有几个男生下水了,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的反击”听!大自然在反击!地震、水灾、旱灾、温室效应、飓风、海啸正在我们身边和眼前发生。人类千百年的行为和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不停地钻探、掘井、开矿、移山填海、打椿、挖泥、核爆、砍伐……带来的后果人类自己将承受。中毒、吸废气、感染辐射、生癌、缺粮、缺水等后遗症。人类究竟有没有听到生态破坏的警钟?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某一天,我正在PVC包装生产线上工作着,突然码垛机停了,我快步跑向现场处理停机事故,着急中,忘记了脚下离地面约10cm的供气管线,一步就给拌倒了,只听“咣”的一声,正好摔在了供盘传送机框边上一个约5cm长的螺丝杆上,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故事     
又是一年春好处,八桂无处不飞花。春天孕育蓬勃生机,春天放飞无限希望。但这个春天不同往常,因为它是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春天,是秉承民本、民富、民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之初年。春光无限好!大自然赋予季节美丽,人于美丽中憧憬未来。我们希望生存的环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党已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参照,耳边响起那首老歌:“我们的未来不梦,我们的心跟着希望再走……”曾经,我们困惑,我们迷惘,我们急功近利,我们超出大自然所能承受的能力索取资源,我们为一己私利破坏环境。平衡被打破…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怪事——一群男生围在一块跳皮筋。只见易荣成一马当先,谁知刚跳了一两下,就砰的一声,摔在了地上。"哈哈哈……"女生们都捂着肚子,笑得快滚到地上了。"男生也跳皮筋,真新鲜!""是啊,还跳成这样。"听了这些话,男生们的脸一  相似文献   

16.
春天在哪里?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象,是韵律,是节奏,是爱情。春是天之骄子,是大自然的宏儿,是人们的希望,是万物的期待。是那种似真似幻,如诗如画,既远又近,似虚又实,似是而非,似无还有,似有还无,忽焉在后,观之在眼,藏之在心,看得见,摸不着的感觉;是一首诗,一首乍读明白晓畅,再读辞简意丰,越读越深奥的诗。  相似文献   

17.
<正>大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让每一个面对它的人,不自觉地因为它的美,而被震撼。"大自然往往让我们所有人惊叹不已。"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首席市场官Richard Loomis说,"事实上,保护事业的精髓在于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这些照片  相似文献   

18.
C炼油厂检修工地上,一根长8m、直径500mm的钢管静静地躺着,根据工艺要求,大管的一端是盲死的,另一端,来来往往的人并没有注意到,往管里通着一条电源线和一条红色的氧气带……突然间,只听沉闷的“扑”的一声轻响,顿时,大管口冒出一股浓浓的青烟,电焊班长...  相似文献   

19.
生物百项科技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它以普及、育人为主,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意念,是青少年成才的契机和激发点,是培养跨世纪生命科学人才的基础活动。梅州市梅江区虽然地处粤东边远山区,但从一九九一年春起,就开始贯彻、落实中国科协青少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命学部、中国科辅协  相似文献   

20.
<正>只听王淼叫苦不迭地吹道:今早起来,只听"咣当"一声,我便从美梦中惊醒,回到残酷的现实中。老妈在喊我:"王淼,王淼,快出来!"我不耐烦地睁开眼睛,叹了口气,以为又要写作业了。可是,我一起身,便从床上滑了下来。咦,这是怎么了?我刚想爬起来,却两脚一滑,又摔倒了。我扶着床边的扶手试图站起来,可是手上像是抹了油一般,滑不溜秋的。随后,我又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