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跃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06-I0006
煤炭清洁利用是指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为先导,以煤炭气化为核心,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待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减缓源自煤炭使用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我国正在推动煤炭利用方式转变,近些年出台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政策,提升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政策存在体系不完善、定价机制不健全、正向激励不足、相关规定存在冲突等问题,导致法律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基于资源禀赋,短期内我国将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此,建议通过健全法律政策体系、推动定价机制改革、加强财税支持、增进政策协调等途径,使法律政策更加完善、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煤矿矿井排水、瓦斯发电、空压机散热、井下排风等可利用余热资源的分析计算,论证了利用低温余热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用于矿区供暖和职工洗浴的可行性;通过改造实践证明了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和余热资源,热源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实现了煤矿企业产煤不用煤,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2月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以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防治大气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计划实施期为2015~2020年。当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66%,煤炭消费总量约37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  相似文献   

5.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煤炭开发将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本文阐述了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影响,并从煤炭无害化开采、煤炭装备、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散煤治理等六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大限度减轻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6,(1)
正"加快燃煤电厂升级改造,在全国全面推广超低排放和世界一流水平的能耗标准,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改善大气质量、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一次释放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信号。被誉为"乌金"的煤炭,在为工业服务时,也在"喂"人民服"雾"。煤炭燃烧所带来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广东作为煤炭消耗大省,探索煤炭清洁利用的新途径,引导工业燃料企  相似文献   

7.
居民使用煤炭等固体燃料采暖或炊事时常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长期关注。本文基于居民燃煤污染物组成和煤的燃烧机理,探讨了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规律;结合居民燃煤炉灶类型,综述了居民煤炭主要燃烧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针对居民散煤的清洁燃烧,从居民用煤标准、清洁燃烧技术选择、清洁燃烧炉灶的科学评价几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比传统煤炭开采燃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实现了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指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环保型开采与利用技术,应用积极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杨依然  李曼  吕卓  董广霞  王军霞 《环境工程》2020,38(11):6-11,202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分析煤炭消费变化趋势对于预测我国二氧化碳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环境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了2011—2018年主要城市煤炭消费的利用情况,利用热力聚类图对我国省会城市(含直辖市)聚类分析其工业源和生活源的煤炭消费趋势,并按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进行煤炭消费的区域性对比。结论如下: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位于同一簇的城市之间工业企业煤炭消耗总量的基数和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性;总体上,城市工业企业的煤炭消耗呈逐年递减趋势,东部城市煤炭消耗总量高于中部、西部城市煤炭消耗总量,东部城市煤炭消费量下降情况总体好于中部和西部城市;除北京等少数城市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每年的煤炭消耗量基本变化不大;城市生活源煤炭消费量变化趋势总体呈逐年递减趋势,西部呈上升趋势,东部、中部城市呈下降趋势;东部城市中的城市总煤炭消费达峰情况优于中部、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2015年发布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显示,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发电用煤占到约一半。按照发展规划,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使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是我国提高煤电清洁高效利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广东和河北三个典型省份作为我国重点区域的研究对象,对其煤炭消费、GDP和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区域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在降低,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区域克服了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其他省份和区域的经济方式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建议煤炭减量替代政策持续推广;为解决煤炭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气污染之间的矛盾,建议进一步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广东和河北三个典型省份作为我国重点区域的研究对象,对其煤炭消费、GDP和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区域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在降低,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区域克服了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其他省份和区域的经济方式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建议煤炭减量替代政策持续推广;为解决煤炭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气污染之间的矛盾,建议进一步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开发新的能源代替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成为急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对近些年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讨论,指出了生物质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能源结构中重要一部分,实现能源结构良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涵盖节能、降耗、减污等措施,是煤炭消费端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在减污方面,噪声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老矿区因城镇扩张等导致的声环境容量不足往往成为制约项目的最大阻力--迫使企业面临高额治理费用、甚至引发环境搬迁。因此,噪声污染的协同防治已不容小觑。本文以店塔电厂改扩建工程的噪声防治工程为例,探讨相关技术问题,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02-I0002
日前.从天津市工信委获悉.天津市制定出台了《天津市煤炭清洁利用实施方案》,下一步天津市将加快煤炭清洁利用,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变“耗能减排”为“零耗能减排”.变“被动环保”为“主动提效”。实现减排、节能、经济效益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河北省用煤投资项目煤炭替代管理办法》。根据办法,新建、改建、扩建用煤项目,应当实行煤炭等量或者减量替代(以下简称煤炭替代)。煤炭替代应当在用煤项目投产前全部完成。办法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直接消费煤炭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直接消费煤炭是指以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水煤浆、型煤、煤粉等为原料或燃料进  相似文献   

17.
浅析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先决条件。可再生能源属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在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逐步使清洁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志民  安霞 《环境工程》2013,31(4):102-104
把生态理论引入太钢,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产品、废弃物等全部视为钢铁生态链中的一个物种,通过循环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全流程的清洁、高效和企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持续扩容,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正加快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选煤技术水平,是合理利用煤炭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所以许多先进国家重视发展选煤技术,提高原煤入选比重。如英国原煤入选比重达95%以上,日本入选比重达98.2%,法国入选比重达92.5%,西德87%,苏联63.4%以上,以满足各用煤部门对煤质的严格要求。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促使了选煤技术的更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选煤技术向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