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模糊聚类的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对不同时间段分区域进行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的必要性,同时认为损失程度的等级划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用模糊数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解决该问题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模型,选取最优的距离计算方法,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该数学化的描述,并检验模型的精准度,最后得出聚类结果,绘制了动态聚类图。分类结果显示,近9年全国地质灾害损失程度等级划分为严重、较严重和一般严重三个等级时,各聚类节点差异性满足常规分类要求,表明所构建模型用于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符合实际情况,模型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唐川  冯毅 《地球与环境》2013,41(2):173-179
四川省通江县是遭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是2011年9月17~18日,通江县发生了持续强降雨,据通江县气象局资料,两天降雨量达到362mm,造成大规模洪灾,并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本文利用ARCGIS平台,选择年降雨量、海拔、坡度、坡高、植被覆盖率、河流侵蚀及人类工程影响七个影响因子,采用AHP-信息量模型对通江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合理可靠的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对通江县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对类似区域的危险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庆乌江河谷地区地形陡峻,滑坡地质灾害沿河谷地带多发,开展乌江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与线路工程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乌江龙溪-石朝门段高陡岸坡为研究区,提取高程、坡度、斜坡结构、斜坡形态、冲沟、岩组分类、地质构造和道路评价指标因子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评价与精度分析,并研究了各评价指标因子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斜坡物质和斜坡结构是影响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通过混淆矩阵和ROC曲线对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在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预测精度较高,是一种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岱山县衢山镇为研究区,以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在重点分析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相关性的基础上,筛选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主要参评因子,构建评价模型,并完成指标因子的分析与量化,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危险指数法确定易发性的综合评分,进而划定易发程度等级和修编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可为海岛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东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易发性问题,基于浙江飞云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利用频率比及信息量模型选取相对高差、坡向、坡形、工程地质岩组、断层、地表覆盖类型、稳定性(SHALSTAB模型)7个背景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考虑无降雨和百年一遇极端降雨两种工况,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浙江飞云江流域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是致灾土体分布区定量模型和基岩区统计模型的结合,符合该区域成灾规律。考虑极端降雨因素后,易发等级逐次增加,高易发区面积增加84%,中易发区面积增加42.8%,可实现地质灾害易发性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在重庆某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重庆市某县地质环境条件、发育特征等特性,选取了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坡度、坡高、降雨量、结构面、人类工程活动等7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采用专家系统法赋值,建立了该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划分评价单元及利用危险性评价模型,将该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研究成果对相似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划分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流市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急需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基于Arc GIS分析筛选后选取了坡度、坡向、岩性、地貌、水系、道路、构造、工程切坡强度、最大24 h降雨均值为评价因子。运用信息量模型进行了易发性区划,将北流市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易发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7. 75%、21. 83%、29. 38%、14. 44%、6. 58%。从评价成果知,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坡度为0~23°;坡向为西北、北、西南和南;地层岩性为岩浆岩类;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和丘陵盆地;工程切坡强烈且未加以防护区域;水系、道路和地质构造发育等特征区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线下面积进行检验,结果为73. 6%,说明分区结果合理,能够为北流市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新疆民丰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各因素权重,建立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得出基于GIS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分区图.通过对比野外调查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证明该方法比较合理,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灾害发育区的拟合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9.
对涞水县全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选取9个评价因子分别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水系、地形起伏度、地貌、岩性和植被覆盖度,引入加权信息量模型,根据模型中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的加权信息量值,对涞水县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本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成三个级别,依次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及高易发区.引入ROC曲线及AUC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价经验,根据我国区域地下水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对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价方法。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价内容包含了调查指标的选择、地下水井的选择等内容,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最后对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承载力是当前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详细阐述生态承载力概念、内涵、国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比较了目前生态承载力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模型之间的优缺点,最后分析总结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需要加强的领域和方向。从方法上来看,目前所用方法主要有:(1)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2)产品周期综合评价法;(3)结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的综合评价法。目前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缺乏科学完整的研究体系,尚未构建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演化趋势与模拟预测研究不足,格局分异研究较少,未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1)加强生态承载力模型集成研究。由于生态承载力问题十分复杂,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因此需要综合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不同模型集成和综合研究;(2)应从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动与被动因子,动态与静态因子出发,构建综合性和普适性较强的评价体系;(3)加强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拟研究,实现对生态承载力潜力的估算和动态变化过程的监测;(4)研究不同尺度下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并对比分析各模型对不同尺度的精度要求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CALPUFF模型在洋浦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86-189
环境空气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众多,评价模型多种多样,其应用的技术条件各异,要求的状态参数亦不同。CALPUFF模型作为一种预测分析模型,在区域环境大气预测的分析应用评价中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与特点。采用CALPUFF模型预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提出减缓不利影响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上海市环境地质特征及中春路道路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矿山的开采为国家带来了很多资源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地质灾害,如何减少和避免灾害的发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本文以云南省龙井沟铜矿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类似小型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为类似小型矿山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一点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荣易  秦成新  孙傅  杜鹏飞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1):2571-2580
模型评估验证是模型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管控模型应用于管理决策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SWAT模型为代表的流域水环境模型在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型评估验证过程尚缺乏规范性指导.结合SWAT模型建模过程和模型评估验证的基本步骤,梳理总结SWAT模型评估验证过程的评价方法,针对确定研究或决策目标、获取输入数据、构建模型、模型率定验证、展示模型结果等5个阶段分别设计评价指标.筛选中国知网收录的2015—2017年发表的以SWAT模型为主题的428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现有研究的模型评估验证过程,分析我国SWAT模型评估验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SWAT模型应用研究总体比较重视模型评估验证过程,能够清晰定义研究区域、建模目标和期望产出,说明输入数据来源和质量以及模型概化、参数灵敏度分析、参数识别、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结果,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但是,针对SWAT模型评估验证方法的研究较少,在模型参数识别方面还存在参数选取未考虑研究区域特征、参数识别结果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在SWAT模型应用研究中关注参数灵敏度分析和参数识别,结合研究区域特征建立本地化应用数据库,加强模型评估验证方法研究.当模型应用于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时,应完整地开展模型评估验证,并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气候政策研究中的数学模型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灿  陈吉宁  邹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35-439,454
按照成本分析和综合分析2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工程经济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能源系统模拟模型、综合评估模型等不同模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概括了气候政策模型研究的4个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扩展成本与效益的内涵、注重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强调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中国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面昨的问题,认为国内气候政策模型研究与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地位仍不相称,强度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扩展研究领域、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以便为国家的气候谈判政策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石林锁龙公路地质灾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是一个线状区域,文章分析了石林~锁龙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且进行了危险性综合分区,完整叙述了线状区域地质灾害评估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RBF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模型随着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精度较难控制 .为解决单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 ,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辨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 ,本文给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MATLAB环境下的径向基函数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仿真函数和图形结果的输出方法 .作为示例 ,对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MATLAB环境下的RBF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简便有效 ,即具有较强的分类功能 ,又具有较好的排序功能 ,评价结果可靠、适用性强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国家环境与健康技术管理体系出发,提出构建省级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估体系。运用环境系统工程的思想,确定对人体、生态环境构成健康风险的污染因子优先开展监测、评估。提出环境健康标准体系,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环境与健康监测系统、信息系统、技术系统、法律系统、经济系统和产业系统等。提出为开展环境与健康影响的研究,应首先开展环境污染健康效应调查方法、环境污染监测布点与健康调查监测布点及数据的关联与处理、典型区域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及生态环境的健康损害风险评估方法、特征污染物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及健康效应剂量一反应关系等研究工作,借以为开展以人体健康指标特征为基础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