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已有的糠醇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回收工艺进行了改进。将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产生的废渣于130℃真空蒸馏回收废渣中的有机混合物,经过精馏获得糠醇与糠醛;剩余的固体废触媒与纯碱混合,经反射炉焙烧、水浸取、掺加石灰除硅、过滤得到铬酸钠水溶液;剩下的粗氧化铜经碱溶除铬、溶于硝酸得到硝酸铜溶液;将铬酸钠溶液、硝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氨水搅拌,分离出的沉淀经传统方法焙烧活化、造粒制得新催化剂,回用于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有机物、铬组分和铜组分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添加剂(Ⅱ),主要成分为:重钙、磷酸、亚硫酸氢钠和碳酸钙等,以稻草(或麦杆)为原料,用硫酸酸化水解制取糠醛,硫酸浓度为6%(摩尔%),液固化为1:1 ̄2:1(wt/wt),复合添加剂(Ⅱ)与原料的比为0.05:1(wt/wt),出醛率:稻草为10%;麦杆11%,废渣全部转化为中性复合肥。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合添加剂 (Ⅱ ) ,主要成分为 :重钙、磷酸、亚硫酸氢钠和碳酸钙等 ,以稻草 (或麦杆 )为原料 ,用硫酸酸化水解制取糠醛 ,硫酸浓度为 6 % (摩尔 % ) ,液固比为 1∶1~ 2∶1 (wt /wt) ,复合添加剂 (Ⅱ )与原料的比为 0 .0 5∶1 (wt/wt) ,出醛率 :稻草为 1 0 % ;麦杆 1 1 % ,废渣全部转化为中性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硫酸锰废渣的主要金属元素组成及浸出毒性,并采用锰渣加石灰混合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锰废渣浸出液中Mn、Cd超标,锰渣加石灰混合处理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废渣的浸出毒性,锰渣与石灰的重量比为25:2最佳.  相似文献   

5.
对已有的糠醇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回收工艺进行了改进。将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产生的废渣于 130℃真空蒸馏回收废渣中的有机混合物 ,经过精馏获得糠醇与糠醛 ;剩余的固体废触媒与纯碱混合 ,经反射炉焙烧、水浸取、掺加石灰除硅、过滤得到铬酸钠水溶液 ;剩下的粗氧化铜经碱溶除铬、溶于硝酸得到硝酸铜溶液 ;将铬酸钠溶液、硝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加氨水搅拌 ,分离出的沉淀经传统方法焙烧活化、造粒制得新催化剂 ,回用于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有机物、铬组分和铜组分的回收率均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6.
用硫酸对麻黄废渣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麻黄废渣,并用于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官能团滴定等方法对改性麻黄废渣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废渣改性后,酸性基团数量明显增加,羟基和羧基也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表面比改性前变得粗糙和疏松多孔,表面积增大,更有利于对Cu2+的吸附。室温(25℃)下改性麻黄废渣吸附Cu2+的较佳条件为:溶液pH 5.0、吸附时间60min、改性麻黄废渣用量4g/L。改性麻黄废渣对Cu2+的吸附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Cu2+的饱和吸附量为2.20mmol/g,与改性前(1.49mmol/g)相比有明显提高。改性麻黄废渣吸附—解吸附循环使用5次中,Cu2+的平均解吸率达到83%左右,麻黄废渣平均再生率达到94%以上,经5次循环使用,Cu2+吸附率仍可达到99.46%,说明改性麻黄废渣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硫酸锰废渣的浸出毒性及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锰废渣的主要金属元素组成及浸出毒性,并采用锰渣加石灰混合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锰废渣浸出液中Mn、Cd超标,锰渣加石灰混合处理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废渣的浸出毒性,锰渣与石灰的重量比为25:2最佳.  相似文献   

8.
硫酸锰废渣浸出毒性及淋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兴镇13家硫酸锰厂的生产废渣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造受到了严重破坏。本文在废渣浸出毒性实验、渣柱淋滤实验以及废渣的全分析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废渣的组成、浸出毒性大小以及在当地酸沉降条件下的淋滤特征,为其安全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证明,废渣中重金属种类多、含量高,尤其是锰,高达138800mg/kg。渣的浸出毒性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但远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衰减可用负指数方程来描述。在酸雨淋溶下,渣中的锰离子会在短时期内大量释放后,维持在一相对较低水平长期释放,对环境威胁巨大。  相似文献   

9.
蔡正兵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4):50-51,61
介绍了氧化铁黄生产中的废水治理情况,同时其产生的废渣可回收利用。经过治理产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工业废渣固化软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软土固化所需水化物组成的特殊性以及固化土结构形成过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煤矸石、电石渣和磷石膏制备成以工业废渣为主要成分的软土固化剂。试验表明:采用合理的组成设计,充分利用不同工业废渣在提供碱性物质和膨胀性物质、调整胶结性水化物与膨胀性水化物生成速率协调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的固化剂与普通水泥相比可使固化土强度提高数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矿矿区炼金废渣的酸中和能力、净产酸量及浸出毒性实验,测定了废渣的产酸潜力及重金属砷、镉、铅、锌的总量和它们的浸出量。为了合理处置矿区炼金废渣,并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石灰、粉煤灰、堆肥化污泥作为添加剂对废渣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浸出毒性实验对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寻求一种最佳的稳定剂。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添加石灰、粉煤灰或者堆肥化污泥还是两两组合混合添加,样品浸出液的pH都有升高,As、Cd的浸出浓度都有明显下降,而且两两组合添加比单独添加的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更好。在两两组合添加中,粉煤灰混合堆肥化污泥的处理效果最好,浸出液的pH值达到7.82,As、Cd的浸出率分别下降72.0%和72.2%。说明粉煤灰混合堆肥化污泥处理炼金废渣效果最佳,同时具有以废治污的资源化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12.
电解锌冶炼废渣收集、转移、贮存与利用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是困扰铅锌冶炼行业的瓶颈问题之一.对典型电解锌冶炼各工艺段废渣及原矿中的重金属组成与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废渣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典型电解锌冶炼原矿中存在高含量的Zn、Pb等重金属元素,各工艺段废渣中Zn、Pb、Cd和M n等元素含量较...  相似文献   

13.
长沙市黄兴镇13家硫酸锰厂的生产废渣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造受到了严重破坏。本文在废渣浸出毒性实验、渣柱淋滤实验以及废渣的全分析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废渣的组成、浸出毒性大小以及在当地酸沉降条件下的淋滤特征,为其安全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证明,废渣中重金属种类多、含量高,尤其是锰,高达138800mg/kg。渣的浸出毒性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但远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衰减可用负指数方程来描述。在酸雨淋溶下,渣中的锰离子会在短时期内大量释放后,维持在一相对较低水平长期释放,对环境威胁巨大。  相似文献   

14.
高温下氧化焙烧细磨后的砷华生产废渣,利用软锰矿浆吸收产生的SO2气体,吸收液经净化除杂、浓缩结晶等工序可制备工业产品硫酸锰。适宜的焙烧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60min,废渣粒度为-97μm。选择合适的吸收工艺,Mn的浸出率可达96.20%,此时SO2脱除率为87.20%。  相似文献   

15.
硼泥为工业废渣之一,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在对某地硼泥进行矿物分析、化学分析和浸提实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硼泥中元素的释放规律和B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对作物的危害。结果发现硼泥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其淋溶水中的B、Na含量及pH值过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使用硫化废渣和废锰渣在酸性介质下反应,浸取提锰工艺,工艺简单,可达到两渣同时治理的目的,碳酸锰的生产还可产生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散煤燃烧固硫和节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燃煤固硫和节能进行了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废渣HG1、HG2和HG3都是较好的固硫剂。燃煤固硫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锆化工废渣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锆化工废渣用在水泥生产中替代部分混合材料,经正常水泥生产各道工序后,生产水泥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所采用的工艺既解决了锆化工废渣的出路,又减少了水泥混合材料的使用量,节省了其它原料,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细菌浸出电解锰废渣中锰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解锰废渣中分离出一株高效浸锰菌,经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考察了电解锰废渣培养液、MnO2培养液在有菌和无菌条件下的锰浸出情况,以及有菌液和无菌液在加入不同还原剂后的锰浸出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6.0、固液质量比为1:10、温度为37 ℃的浸出条件下,在电解锰废渣培养液中,无菌条件下的锰浸出率远小于有菌条件下的,反应72 h后,无菌、有菌条件下的锰浸出率分别为8.030 00%、78.670 00%;无论在有菌还是无菌条件下,MnO2培养液中的锰浸出率都较低,反应72 h后,无菌、有菌条件下的锰浸出率分别为0.000 39%、0.041 00%;有菌液加入ZnS、FeS、FeSO4、Fe2(SO4)3、CuS还原剂后,反应72 h的锰浸出率分别为73.340 00%、70.980 00%、69.680 00%、10.260 00%、1.670 00%;无菌液中加入4种还原剂(不包括CuS)后的锰浸出率都相当低, 反应72 h后,锰浸出率相对较高的是FeS和ZnS,均为0.006 20%,锰浸出率相对最低的是Fe2(SO4)3,为0.005 00%;沙雷氏菌对电解锰废渣中锰的浸出既不是直接氧化浸出作用,也可能不是间接产酸浸出作用,而可能是一种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温下氧化焙烧细磨后的砷华生产废渣,利用软锰矿浆吸收产生的SO2气体,吸收液经净化除杂、浓缩结晶等工序可制备工业产品硫酸锰.适宜的焙烧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60 min,废渣粒度为-97μm.选择合适的吸收工艺,Mn的浸出率可达96.20%,此时SO2脱除率为87.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