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3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日本酸雨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酸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研讨会。“九五”以来 ,我国已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列为国家污染防治重点。研讨会上专家们谈到 ,与大气和水质的污染及控制相比 ,公众对酸雨污染危害和控制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 ,此次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日酸雨污染防治宣教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1991年11月29日,日本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株式会社)二董事金清胜应、小松进在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刘昌昭副局长及国家科委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对四川省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进行了友好访问,同我所领导及酸雨课题组召开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公害与对策》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报道:在加拿大和欧洲,酸雨危害森林的现象已早有所闻。而日本却一直没有发现由酸雨造成的真正的生态危害。但是,最近群马县卫生公害研究所的调查指明:从日本的琦玉县西部到群马县境的一带森林中,大致有80%的  相似文献   

4.
酸雨     
在当代工业发达的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地,因大气遭到严重污染,不断发生被人们称之为“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雨使水体及土壤酸化,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和生物生存,损害文物古迹,破坏森林,影响生态平衡……酸雨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专家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各省、市、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办):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全国酸雨测报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关于酸雨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批示,交流总结了一九八二年酸雨普查工作进行的情况,研究了一九八三年的工作任务中指出:  相似文献   

6.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温格尔教授来川讲学与考察访问为了加强中美环境保护技术交流与合作,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特邀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温格尔教授和夫人于1996年5月21日—6月7日来川进行讲学与考察访问。温格尔教授在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  相似文献   

7.
前言雨水与大气中CO_2平衡时,其pH值为5.6。故PH 5.6可视为确定酸雨的临界值。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燃烧量猛增,大气中二氧化硫(SO_2)和氮氧化物(NO_x)的浓度不断升高,导致酸雨污染问题日益发展。在西欧、北美、日本等地,雨水的pH值多半在4.0—4.5,个别的曾达到2.1。我国也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最严  相似文献   

8.
据一九八五年日本《公宗与对策》杂志第九期报道:由于全球大气污染的加剧,酸雨对森林、水系和建筑物的损害,正在加速发展,日趋严重,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洲。欧洲受害最严重的是西德,其次是挪威,瑞典等国。西德森林受酸雨危害的面积已达全国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日本人类环境研究会和福冈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环境法学学术交流会,已于今年3月25日至4月1日在日本福冈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日本环境厅、日本环境科学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日本福冈县政府和福冈市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召开的。日本各地学者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日本环境厅长官中村正三郎曾亲自撰写祝词并派专人到会宣读;福冈市长桑原敬一除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PPM》杂志一九八五第六期报道:为了防止森林的枯死和湖沼生态系统的恶化,关键是要减少酸雨的发生源,即燃煤排气中的二氧化硫。为此,日本任原制作所最近研制成功一套排气净化系统。可  相似文献   

11.
野村好弘先生是日本东京都都立大学教授,小贺野晶一先生是日本秋田大学助教授,井上秀典先生是日本明星大学助教授。野村好弘先生曾多次访问我国,为中日环境保护界的同行们互相交流和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日本目前的环境状况》一文是野村好弘先生、小贺野晶一先生和井上秀典先生专门为我刊撰写的文章,现编译后刊发,对于我们了解日本的环境现状,肯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2002年10月30日关于印发《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通知(环发犤2002犦153号)附件:国务院关于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批复和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2002年11月12日关于印发《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条件》(修订)的通知(环办犤2002犦126号)附件: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条件(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2002年11月19日关于…  相似文献   

13.
1997~2002年成都市区酸雨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1997年~2002年成都市区的酸雨污染状况,酸雨分布,以及市区降水中阴离子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为成都市区确定酸雨来源、酸雨类型、酸雨分布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等3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pH〈5的区域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pH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春季夏季降水pH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因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以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我国酸雨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核查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提供依据,安徽省17个省辖市分别于2002年、2004~200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酸雨普查工作。安徽省酸雨频率分布与变化普查期间,安徽省出现酸雨的城市在1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基本无酸雨。全省酸雨频率大于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蚌埠、滁州、宣城、铜陵、池州、黄山等市,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安徽省酸雨频率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有关酸雨的知识,阐述了酸雨概念及酸雨的具体形成过程,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酸雨对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酸雨的地域性、相关污染物排放量及有关污染物环境浓度几个要点出发,说明了我国的酸雨现状,并提出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圣隆佐 《环境教育》2006,(10):65-67
我国的酸雨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  相似文献   

18.
余连英 《四川环境》2007,26(5):35-36,56
本文对2006年泸州市的酸雨污染状况,以及降水中阴、阳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泸州市酸雨污染原因和酸雨类型提供了依据,并对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酸雨监测数据表明,四川已出现大面积的酸雨区。为了解和评价目前酸雨对四川水体的影响,我们测定了自贡市荣县、宜宾市郊和南充县三个重酸雨区内非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受联合国教科组织的邀请,参加了2006年2月20日~2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组织一联合国大学联席研讨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规划制定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