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4):F0003-F0003
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暨2009年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9日至31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召开。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饮用水水质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保护锡林郭勒盟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角度出发,对锡林郭勒盟12个旗县市的13个集中式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全面分析锡林郭勒盟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锡林郭勒盟饮用水水源地的设想和办法.对推动锡林郭勒盟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进程,改善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盟环境监测站暨环境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是集环境监测、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站内没办公室、综合技术室、生态室、环评室、土壤监测室、中心实验室六个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9名。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5,43(3)
华能北方联合电力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都发电”)坐落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规划容量704万千瓦,目前一、二、三期工程6台机组装机容量372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和优化华北电网网架结构的重要电源点.投产至今,已累计发电1245.375亿千瓦时,是锡林郭勒盟地区工业龙头企业,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加快电力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点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5.
锡林郭勒盟环境监测站暨环境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是集环境监测、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站内设办公室、综合技术室、生态室、环评室、土壤监测室、中心实验室六个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9名。锡林郭勒盟环境监测站是国家二级监测站,“十五”期间获“全区优秀监测站”。主要职责是:全面履行“国家环境监测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标准”所规定的监测职能,承担全盟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竣工验收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及其它社会服务性监测;负责制定年度监测计划,以及全盟环境监测工作的业务组织和技术指导,同时承担或参与地区、国家及国际环境科研合作项目的调查研究,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审核体系的咨询工作,清洁生产审核,以及环境工程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分析检验咨询工作。监测站拥有先进的监测分析仪器设备近150台(套):气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离子色锡林郭勒盟环境监测站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珺  任鸿瑞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7):1125-1133
净初级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论文利用MOD17A3净初级生产力数据(NPP)与气象资料,分析了2001—2010年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锡林郭勒盟草原实际净初级生产力(NPPA)介于41.32~362.27 g C·m-2·a-1,均值为150.78 g C·m-2·a-1,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由东向西逐渐减小,草甸草原最大,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小;2)锡林郭勒盟草原人类活动影响的净初级生产力(NPPH)介于-185.07~153.92 g C·m-2·a-1,均值为-34.80 g C·m-2·a-1,人类活动负作用占草原总面积的93.4%,人类活动正作用仅占6.6%;3)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由负作用向正作用转变,且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南北界线,南部表现为负作用增强,北部为正作用增强。研究可为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锡林郭勒盟位于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人们更多了解的是其驰名中外的辽阔的草原、富集的资源和独特的风光。然除此之外,它还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此绿色屏障一旦遭到破坏,将对京津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得锡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锡盟环保局的环保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在锡盟环保局以人为本、一心为民的公正执法下,正逐步实现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生态移民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推出的一个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工程。 2 0 0 2年 ,锡盟共移民 3430户 ,1 4691名牧民改变了长期形成的靠天养畜、自然放牧的生产方式 ,就地或迁移到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从事舍饲、半舍饲或转向其他产业 ,同时 ,对腾出的草场实施禁牧、休牧或轮牧 ,使 360多万亩草场得到休养生息。锡林郭勒盟牧民诺日布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养一头奶牛的收入相当于 40只山羊的收入 ,4头奶牛一个妇女就能经营 ,可经营 1 60只山羊要雇一个羊倌 ,而且养奶牛既节省劳动力 ,又减轻了对草场的压力。”诺…  相似文献   

9.
在偏远的锡林郭勒盟北部牧区,由政府补贴,100多户蒙古族牧民用上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世世代代用油灯照明的蒙古包里,有了家用电器,提水,剪毛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一概由电代劳了, ,在东乌旗敦达高毕苏木(乡)额尔郭乌拉嘎查(村)牧民毕力贡家,房前有卫星接收器,房后有两台风力发电机和两台太阳能电池板,蒙古包内有逆变器和蓄电池等。他算嘎查的中等户,大彩电VCD、冰箱、电扇、大哥大、洗衣机一应俱全。主人告诉我们,所有这些电器都由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一年四季不断,电压也稳定。因为有逆变器和升压系统,还可为…  相似文献   

10.
根据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监测站2010年,对全盟13个旗县市区所辖农村牧区的42个饮用水供水点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锡盟农村牧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及饮用水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沙尘天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不仅对于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设施、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危害,可谓是现今最重大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锡林郭勒盟是遭受沙尘危害的重灾区,通过对2006-2010年期间的沙尘天气的发生情况的研究,总结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1448亿吨,仅次于鄂尔多斯市居全区第二。大规模资源开发引起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空气质量的环境构成要素的破坏,正在以扬沙、空气污染等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只要我们坚持开发、保护和治理相结合,认真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矿山生态环境就会大大改善,科学发展观也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近年来,煤电一体化开发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大面积的草原受到破坏和威胁,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需要在锡盟未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中引起注意。应该借鉴国际上对煤炭业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经验,进行我国草原区煤炭业环境保护税费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14.
采用遥感技术,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运用Arcview3.3地信息系统软件对研究区2000年、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该乡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蔡木山乡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和程度等信息,就该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便针对实际,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阿巴哈纳尔旗的阿拉善、东乌珠穆沁旗的额仁高比和阿巴嘎旗的红格尔等地,发现多处优质矿泉和矿水钻孔,尤其额仁高比和阿拉善泉水,泉水出露于草原区,5公里以内无污染源,环境卫生条件较好,经过10年水质检验,水的成份保持不变。该泉水无色透明、澄清、不含异物,喝了有麻辣、酸、涩等味道,像“啤酒”。因此叫它啤酒泉”。泉水是由于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断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及其邻近不同开垦年限的农田(5年,10年,50年)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土壤CH4的吸收通量进行了野外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草地转化为农田后,土壤吸收CH4的能力增强,随农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对CH4的吸收能力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依次为F5〉FIO〉F50〉G。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2000~2013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对锡林郭勒盟的草地变化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并从土地利用、气象条件、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利用地理相关分析等地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草地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间,锡林郭勒盟的草地质量总体上得到改善,约有4.04%的区域发生变化,变化区域中大部分属于显著或微弱增加,仅有约3.93%的变化区域退化比较明显,它们主要集中在辖区从东北向西南的中部地区,尤以苏尼特左旗东南部、锡林浩特市中部以及西乌珠穆沁旗东北部退化严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草地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降水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显著.在上述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苏尼特左旗东南部?锡林浩特市中部以及西乌珠穆沁旗东北部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草地年NDVI最大值的变化均没有显著影响(P0.1);但除苏尼特左旗东南部外,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辖区内的草地退化区域皆分布在矿区8km的缓冲区内,尤其是西乌珠穆沁旗辖区内,矿区内部的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相关的结论可服务于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监管等管理决策工作,同时相关的技术方法也可为其他区域生态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首次采用拍摄、标记根密度的方法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草原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对群落地下生物量及根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表现出由表层至深层急剧下降的倒金字塔形,而根密度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状态,并且群落不同恢复阶段上升的深度不同,表现出与地下生物量不同的地下生态过程。通过本研究发现,标记根密度方法可以作为更深入的了解植物地下部分、研究根系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滦河锡林郭勒盟段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质指数法对滦河锡林郭勒盟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滦河锡林郭勒段2005-2007年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铁、生物需氧量、锰、总磷等;(2)2005-2007年间,上都河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整体呈变好趋势,但地方经济增长带来的化学需氧量异常升高不容忽视,大河口断面不同水期水质状况变化不同;(3)2005-2007年,滦河锡林郭勒段化学需氧量与溶解氧超标污染加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污染逐渐减轻;三年内,上游水质均优于下游水质,两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丰水期水质〈平水期水质〈枯水期水质。  相似文献   

20.
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原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对2005年7月中旬在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原类型下采集的32个样方进行分类和排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依据水分的差异包括3个不同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再依据热量和人为干扰的差异包括8个植物群落类型;2)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随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的变化而增加;在中度干扰下,草原植物群落比原生群落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不同草原类型过渡带的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比物种多样性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