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陶冶情操,让幼儿体验审美情趣(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进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教学对于陶冶幼儿情操,促进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引导幼儿感受曲调之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播放抒情的《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中国古典乐曲,以山水画面配乐,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跌宕起伏,或是静谧,或是流动,或是阳光,或是  相似文献   

2.
<正>艺术教育地位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而是重视幼儿各项生活情感的表现与表达,培养幼儿成为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艺术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体现出来,各个方面不仅体现了艺术教育新的理念,同时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能够在生活中注重每个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更重要的是纲要重视让幼儿感受生活,体验快乐,学做真人。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从生理卫生学的角度看,早操能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使身体有准备地承担起一天的学习和各种活动,并振奋精神、调动情绪,激发幼儿在园有朝气、愉快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教师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享受资源由于幼儿喜欢色彩鲜艳、造型新颖、声音优美的东西,所以,电视广播、音像等就成为绝妙的感受综合艺术美的媒介。观看电视等已成为现代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之物。那么,教师何不利用电视等的声、光、色彩、造型等来对幼儿进行综合的艺术熏陶呢?例如:每次播放动画片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时,教师带着孩子随音乐节拍自由舞蹈,也可以让孩子即兴发挥,教师在一旁跟着学,这样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然,幼儿还处于视觉器官的发育期,教师还应注意控制幼儿观看电视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重视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趋势,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口语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主要是在各种非正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的,为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幼儿在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要使数学变得有趣、易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玩教具。利用玩教具辅助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还能进一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庆元县地处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神奇百山祖上,藤绕苔掩的原始森林珍宝无数,第四纪冰川的活化石百山祖冷杉在丛林中昂首伫立,珍稀濒危的华南虎神秘出没。这里被誉为"菇乡"。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多年的幼教经验告诉我:只有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家园携手,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幼儿乃至整个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重要文件的引领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各类幼儿园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经常能看到幼儿专注于游戏、快乐于游戏、成长于游戏的动人场景,这一场景也体现了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些场景背后,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幼儿园以开展"游戏"为名,却仍然行"小学  相似文献   

11.
徐意 《环境导报》2003,(20):45-45
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条款,我们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环保教育内容,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融入教育活动,教育效果明显。行为陶冶法指利用幼儿身边的(环保)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的教育方法。首先,我们每年植树节都安排植树绿化幼儿园的活动,让幼儿直观感受教师的绿化环保行为。其次,教师以身作则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整洁,并及时制止乱丢乱扔现象,身教重于言教地影响幼儿。最后,引导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好值日生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在不知不觉的环保行为陶冶中,培养幼儿最初的环保意识。榜样激…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开展主题教学的时候,创设主题环境,是一个相当重要和必要的环节。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环境能够吸引儿童,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接受、掌握主题教学内容。主题环境的创设是为教育教学服  相似文献   

13.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界的改革也随之而深入,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对开展幼儿环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环境教育是更加重要。在幼儿环境教育中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运用"互动式"教育,不宜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领域或知识领域,而应以渗透为主,开展幼儿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5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湖北省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首次强调对幼儿进行心理安全和社会适应安全教育。湖北省教育厅强调,幼儿园要将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保育教育工作的首位。尊重幼儿的身体素质差异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爱护每个幼儿的身体,任何情况下不得体罚或变相损害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尊重并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尊重幼儿身体发育规律和年龄特点,不限制或禁锢幼儿的身体发育,不得擅自喂食药物或不健康的食物。《纲要》要求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整合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阅读与书写准备"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内容,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教学中缺少不了音乐的身影,教师运用优美、动感的音乐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动力和朝气,让幼儿精神十足地完成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教师可以运用音乐中的情感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音乐拥有独特的教学效果。音乐凝结着创作者的思想结晶,反映着我们的现实生活,能够很好地体现个人的情感。在幼儿园中,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初步形成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并且养成体现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纲要》提出: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不断开发贴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内容。教师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地制宜,多途径、多领域地就地取材支持幼儿学习,让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使幼儿懂得探索,乐于探索,发展想象、创造、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乡土资源,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播撒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适宜的操作材料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并使幼儿通过用自己的双手操作材料,促进大脑的积极思维和相应能力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谈了如何有效投放操作材料,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