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参加了黑松驿中学开校第二周的教学示范课活动,此次活动是学校中心教研室和各教研组共同安排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语、数、英各一位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课后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了说课、反思。我听了三节课,感触最深的是:不管是李老师的诗歌对比教学,还是赵老师的直角三角形判定的教学,或是刘老师的英语教学,课堂中都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课堂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上学期,我校校长为我们带来了洋思教学模式,这也是他在之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数学备课组老师这次以《年月日》一课,参加县"飞龙杯"赛课活动,全组经历了一次磨课全过程。从教学设计之初到课堂教学展示之果,经历了几多变通,几许革新,几度修改。备课组成员一起从一堂没有信心、没有把握的课,到有了全新认识,全新理念,最后以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在学生和老师面前,应该说"课堂研磨"是教师专业专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一度设计与实践,叩开课堂研磨的大门【我们的经历】在全面解读教材之后,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觉得像《年  相似文献   

3.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以同课异构《手拉手》合唱教学为例,从情境教学的多样性、重难点把握的准确性、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和比对,在"同课"的"异构"中,阐述不同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课堂形式所带来的高效课堂呈现。  相似文献   

4.
南粤绿讯     
《环境》2014,(11):42-43
正"环保名人面对面"举办第三场活动10月12日,受省环保宣教中心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参加广东"环保名人面对面"大讲堂活动,并在江门五邑大学以"PM2.5防治任重道远"为题开展演讲。这是"环保名人面对面"活动的第三场活动,江门市环保局、NGO社团代表及五邑大学的学生、老师参加了讲座。郝吉明表示,2013年,通过对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数据进行统计可看出,珠三角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18日,我作为"国培送课"活动的特邀讲师,在信阳市平桥区实验小学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主题是"人物描写"。课上我要求学生选择一位同学或听课老师,围绕其神态、动作等细节写一段话。在学生完成习作并进行自我修改之后,教学进入到佳作赏评环节。这时,一个愣头愣脑的男生站起身,大声读起了另一个男生的作品:"张校长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肉嘟嘟的脑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井冈山大学从主体课堂、实践课堂和环境课堂三个维度入手,交相融合井冈山精神和丰富的地域育人资源,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三维一体"的"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在各级各类的评比课或形形色色的展示课上,老师们大多会精心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环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的分析和研读上,拓展延伸环节就像一个美丽的"尾巴",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拓展延伸既是一个学以致用的环节,又是一个提炼升华的过程。设计精当、运用得当的拓展延伸,定能为语文课堂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我曾执教琦君的《春酒》参加优质课评比,因为处理节奏过慢没能拓展延伸。当时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另一位老师的课堂却为我敲响了警钟。她拓展了送台湾老兵骨灰回大陆的高秉  相似文献   

8.
<正>【情境】明明刚才听课时人都到齐了,怎么现在评课少了两个?……"本堂课王老师板书工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一位中年听课老师最先说。"王老师的课流畅自然,学生配合积极,教态自然,富有激情。"另一位听课老师说。"听了老师的课,感觉总体上紧扣教材,语言清晰,亲和力强,效果好。但普通话还得加强练练。"一年老年听课老师笑着说。……这是一堂公开课后听课老师的发言。【分析】棋坛上有句话叫做:"观棋不语真君子。"这是对棋坛旁那些不  相似文献   

9.
<正>一堂语文课,老师需要讲什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刚好前几天我听过一两堂课,讲的都是杨绛先生的《老王》。第一堂课上,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对人物的赏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学生都说得头头是道,与参考书上没有两样。可是,学生真的是会了吗?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教师在课堂上再没有内容可讲。于是带领学生把"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为什么会愧怍"再总结一遍。这样的课堂,学生还感兴趣吗?听另一位老师的课,学生展示完学习的内容之后,又表演"老王给我送鸡蛋"  相似文献   

10.
<正>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提醒我说:"讲课文前,记得让学生预习哟!"听后我暗自琢磨:不就是预习嘛!简单!学第一课《草原》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今天回家预习第一课。"学生们乐呵呵地答应了。第二天,我想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才发现无从下手。就这样,预习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郭老师,孩子回到家把课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然后让我签字,说是您布置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美德,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可见音乐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应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音乐天堂。那么,如何体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呢?一、备深教材,备足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基础工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好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案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一位北方的音乐教师到南方上一节展示课,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和面,但是这一令她得意的想法直接导致了教学的失败,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点子,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这对于南方三餐以米饭为主食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挑战,正是这位老师不充分地备学生导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主要战场,所以课堂效率是否高效决定了教学质量的水平,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构建出合理、高效的英语课堂,为课堂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主要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堂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小学三年级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候课是指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我们学校平常的课前2分钟预备也是候课的一种。"课前2分钟古诗"是常见的候课形式,但缺乏新意,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谈古诗、唱歌曲、做主持、巧谈话、勤默词、读美文等活动丰富这一候课内容,让课前组织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14.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笔者在整理听课记录时,发现这样三种课堂是有魅力的:一是灵动而有效的课;二是扎实而广博的课;三是"双管"融合得好的课。  相似文献   

15.
<正>前几天,笔者参加了我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有幸听到了优秀青年教师李洋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虽然时隔数日,但那节课上的生动情景仍历历在目,特别是李老师那生动、鲜活、富有感召力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一、充满鼓励的评价语言清代教育学家颜昊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课堂上,李老师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美、鼓励。  相似文献   

16.
"三练、二导、一小结"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其内涵是:"三"指的是"三练",即课前练、课中练、课尾练,每"练"用时约五分钟;"二"指的是"二导",即课堂导入和新知导入;"一"指的是"一结",即课末的小结。"三练"与"一小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其可操作性强;"二导"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属建构主义和情景教学研究范畴,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是本人从备课到上课一直努力实现的效果,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的数学课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不久前,我有幸观摩到特级教师钱守旺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深受启迪,觉得这才是一节有效的数学课。钱老师设计的这节课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无"花架子"可言,课堂环节也不多,大致环节为:(1)通过数数活动,积累几个几个数的活动经验。(2)通过青蛙跳格子,引出乘法。(3)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节好的课,就如放风筝一般,创设一个螺旋形上升的梯度,扶摇直上,不断领略前行的风景。近日,聆听了学校李老师执教的这节《理想的风筝》,我感受到了李老师高超的"放飞"水平。《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以传情的笔触,回忆了刘老师"谈腿疾、写板书、放飞筝"的三件往事,细腻地刻画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他时时兢兢业业、处处自强不息。抒发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可在平时的课堂上,总会见到许多学生"目瞪口呆",对英语学习"索然无味"。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灵动起来",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探究并解决的问题。古往今来,凡是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究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求得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平时所说的"减负增效,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实际上就是对"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诠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一、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