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课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把一篇文章的题目说成是文章的"窗口",从"窗口"突破更易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和旨意。教师应从强调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题目,从中找出文章主旨;紧扣主旨,培养创新思维几个方面导入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将相和》是一篇相对比较传统的课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课本。现在再教这一课,我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觉得有很多与新课标精神不一致的地方。于是,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效果颇佳,也由此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要转变观念,老课文也能教出新意来,也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一、读的训练三部曲1.初读了解课文我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大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个正确的把握。这些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看课文互相提出的,如:  相似文献   

3.
<正>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真是太粗心了吗现象描述1:我把题目抄错了。上完"一个数除以整数"后,我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题是3.5÷14,居然有4个学生做上来是53÷14,还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说:"老师这道题目你出错了,除不尽的。"这些学生订正以后,都觉得是自己太粗心,把题目抄错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试,3.484÷5.2,也有3个学生做成3.484÷2.5,其中两个是前面  相似文献   

4.
<正>引子:今天拟定这个题目,出于两个情境:1.不只一次听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班主任说:"老师,拜托了,你的话比我们家长的话管用……"也不只一次地看到孩子扬起天真的笑脸自豪地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老师说的!"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孩子的成长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发挥到什么程度?这是不是一种使命?2.因为我是教政治的,所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对当今社会很多问题的质疑,而质疑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很多孩子会认为那些优秀的道德观念或是我们的社会理想不过是课本上的说说而已。探究这种价值取向的成因,一定是受我们成年人世界的影响,这里面包括社会、家庭,当然也包括我们老师自己。有很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大胆探索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遭遇学生的质疑,当你的课堂中遭遇学生质疑时,你会如何处理呢?我们先看以下的几个教学情境:故事一:我能摆成三角形!我在执教"三角形边的关系"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了2cm、3cm、4cm、5cm、6cm长的小棒,任意选三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通过汇报交流,大家已经认可: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就能摆成三角形。这时一个学生却提出自己的三根分别长2cm、3cm和5cm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在同学们用小棒拼摆中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相似文献   

7.
<正>人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不可能不出错。放下师道尊严,勇于认错,反而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向学生道歉,随时反思和质疑自己的教育行为午休时我接到一条短信:"老师,我是小西,请您以后不要把我当教  相似文献   

8.
<正>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只有善于对所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这是一种善疑的精神。在质疑精神激励下,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所发现,不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获得更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寻找一切机会为他们创设质疑的条件。例如,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引导学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通过学生阅读,才能对课文的内容做到基本了解,从整体上感知;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立意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  相似文献   

1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作好准备,这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就是指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学生通过直接和文本对话,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能够通过预习达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学习目标,并且培养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的是在语文拓展延伸教学环节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听说写"能力的问题。文章从课文分析中和一篇课文分析后两个方面来举例介绍"拓展延伸"训练对学生听、说、写能力提高所带来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提出质疑,追求新的见解,是创新思维中的思考者获取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求新立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创造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下面是我的几点简单的看法。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归纳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显得尤为重要。预习的指导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一般的人获取知识是从疑问开始的。因为有了疑问,才可见质疑发问的重要性。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为重要。质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充分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小学生天生就有一双智慧的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训练,真是遗弃了一把最宝贵的钥匙。"可见,儿童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抓住了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听说习惯,不仅能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他们今后从事学习、工作都是极有益的。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进行口语表达训练1.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有些课文配有插图,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进  相似文献   

15.
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是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真正的阅读教学必须突破"教课文"的层次,提升到用课文"教语文""教阅读""教表达"的层面,引导学生能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以达到"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疑"是人们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端,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敢于质疑;精心创设矛盾,让学生善于质疑;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再次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角",经过预习,学生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更熟悉,理解更深入。有效的预习使我们的"课堂生成"也将会更精彩。随着高年级课文篇幅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深,预习在高年级语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但我发现学生的预习情况不  相似文献   

18.
<正>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一提到数学,有的学生就有感而发:"数学难、数学难,一提起数学我就烦。""数学苦、数学苦,学习数学我真辛苦。"可见有的学生怕学数学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任教的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是:硬件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基础较差,且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钻研英语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从中积累了几点体会。一、备"自己"首先,我从情感上备"自己"。一直以来,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对待,真诚关爱他们,经常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用自己的良心去对待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学生。真心换来真  相似文献   

20.
<正>正所谓:"问号是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想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用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与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