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小朋友在运动场玩篮球,玩着玩着有几个小朋友就提议进行定点投篮,我说:"好呀。"于是小朋友们个个摩拳擦掌,做准备,一场别开生面的投篮比赛就开始了。一个名叫张立(化名)的小朋友准备得特别充分,并一再问:"叔叔可不可以起跳。"我说:"可以,只要不过线就行。"好呀,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张立同学边投篮边煞有介事地讲着动作要领,其他学生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当别人投篮时他在一旁进行指导,结果张立同学位居第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可。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正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收集学生所感兴趣的与数学内容密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要将数学教学由狭  相似文献   

4.
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四个方面谈了看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寻找规律;主张学生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给予成功的肯定,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开展数学教学。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适当地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得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协同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使教学情境生活化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积累与已有知识是同样重要的,都能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作用,两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借此与同行分享。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高三学生的学习是忙碌而紧张的,而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在高三有限的时间里数学成绩能够有较大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补数学基础;改变学生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上课注重听方法;打破高三讲评课的传统模式;关爱学生,用爱促使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就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鉴于此,教师就要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本文就对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校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感悟体验;注重家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享受体验;注重社会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深入体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出发,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前提下,营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讨论、猜想、推理、操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此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生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数学是以生活为起点的,是生活的延伸。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学习的定义是这样说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鲜活的,不应该局限在课本知识之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将数学问题融合在材料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与生活经验,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做到: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其次是善于激励学生,让他们对数学充满激情;最后从实践应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宗旨,以促其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为目标。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优化数学教学的关键。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及思维的特点设计教学程序,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行为把握(从动作中发展认知)—图像把握(由直观图像来发展认知)—符号把握  相似文献   

15.
数学概念、定理、数量关系抽象不容易懂,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不少小学生讨厌数学,总认为学习数学无实际意义。为了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水平,把数学学习带入正确的轨道,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摆在首位。教师应从数学本身入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教学生活化;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机励机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最后还要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倡导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意义,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展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集中。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办法。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  相似文献   

18.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要想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在现实中处处存在的,写数学日记是一个有效途径。而教师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就要从数学日记的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一提到数学,有的学生就有感而发:"数学难、数学难,一提起数学我就烦。""数学苦、数学苦,学习数学我真辛苦。"可见有的学生怕学数学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玩中学,从玩中获得知识,亲自动手动脑,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从探索中感受数学魅力,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贴近生活的、有趣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从玩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