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源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循环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提出循环经济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培养目标、建设思路及模式探索,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该专业课程体系为案例,通过对毕业生和专业研讨会调研,分析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高校资源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梳理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互联系,构建了资源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探索了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法和增加创新实践环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源的逐渐消耗,国家对资源循环的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应运而生,社会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现状,反映出该专业毕业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针对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出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是破解城市固体废弃物“邻避效应”的创新道路,有助于新型城市功能区的建设,是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以北京市朝阳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为例,研究其基地建设的优势基础及制约因素,通过探索基地建设模式,分析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要举措,以期为其他地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商洛学院为例,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思考,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改革探讨,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是现代产业学院重要的任务。以梧州学院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学院为例,围绕地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需求,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产学研服务平台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地方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研究,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形成政校企产学研深度产教融合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