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年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使宿迁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宿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对即将进行的“生态宿迁”建设提出了总体构想和主要任务: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生态意识和生态人居。  相似文献   

2.
几年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使宿迁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宿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对即将进行的"生态宿迁"建设提出了总体构想和主要任务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生态意识和生态人居.  相似文献   

3.
江苏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势头猛 在江苏省大丰、扬中、姜堰、宝应、江都五个全国生态示范区得到国家命名和表彰后,扬州、淮阴、盐城、宿迁等20个市、县正在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连云港等13个市、县也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申请,全省建成和在建的各类生态示范区个数已达56个。同时在张家港、昆山、江阴、苏州市四个城市荣获“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后,江苏各地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太仓、常熟市“创模”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家调研,目前正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准备国家验收;南京、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及海…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浙江监安市召开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表彰暨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对通过验收的33个生态示范区试点地区进行命名;并对在生态示范建设中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了表彰。1995年以来,全国先后建立了154个省、地、县级规模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各试点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精心编制和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一些试点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寓环境保护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发展适应市…  相似文献   

5.
魏佩 《环境导报》2003,(2):40-40
2002年,兴化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创建生态示范区的实践中,兴化市坚持以人为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确立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兴化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生态示范区建设初期就明确要以人为本,提出了“实现蓝天、碧水、绿色、清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良性循环,农工商一体化,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在宣传上重点围绕突出人,提出“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保护水环境,建设生态城,造福兴化人”、“加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步伐,造福兴化人民”的宣传口径,多形式、多侧面、…  相似文献   

6.
杨树产业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当前宿迁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对宿迁杨树产业的由来、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后,着重分析了杨树产业对宿迁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如何使宿迁的杨树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还对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仇和 《环境导报》2003,(13):2-3
宿迁作为新组建的地级市,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抓,扬绿色家园优势,走生态文明之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坚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思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将宿迁市优越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本,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提升区域竞争实力一个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市场和资源双重因素,在两者的有效结合中形成自己独有的、其他地方难以复制仿效的核心竞争力。宿迁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称为“华东的一块净土,江苏的两湖清水,淮海经济区的一片森林和最…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申报、审核与管理的工作流程及业务需求,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信息平台进行设计,并建立了B/S模式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示范区申报、整改、审核验收、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等服务。通过"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申报及评审工作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加强了环保部、评审专家、创建单位等各网络节点间的直接联系,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效率,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区内短讯     
《北海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工作大纲》近日通过了由自治区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北海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工作大纲》是由北海市环保局牵头,广西北海海洋监测中心站负责编制。评审认为,该工作大纲基本符合《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规范要求,指导思想正确,提出的规划思路和技术路线恰当、可行,基础资料收集较丰富,现状分析、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主要内容已有初步框架,为下一步的北海市生态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专家评审同时指出,北海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对我国民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10.
马军 《环境导报》2003,(18):35-35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精神,宿迁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全市在2005年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建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基地,做大做响各种品牌,形成产业链和群体效应,带动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日趋成熟的栽植技术,科学养护、更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的格局定位,研究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方式,以"系统治理、永续发展"为主题,树立长效的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观念,利用大西安八百里秦川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秦岭的生态调节功能,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中心思想,建设山区、平原、城市绿化的生态屏障。在城市中依托城市绿色公共环境,进行生态保护建设,为城市营造更多的绿地空间,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环境的生态建设、城市景观建设,促进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方式改革创新更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西安市在改革后的快速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影响和制约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西安的城市建设需要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做好生态园林设计,在保证特色生态的基础上做好生态建设,推进景观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共同推进西安的景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涵与本质进行了探讨,对兰州市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生态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行为示范的主导作用、优化兰州城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加强污染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兰州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政生态项目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城市中市民的生活、工厂的工业生产等方方面面,同时,它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因为市政生态环境是受人类干扰最严重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项目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结合梅州市滨江区域建设的实际,探讨了水滨城市的滨江区域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出在滨江区域建设中,应在保证江堤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城市景观、环境、生态等建设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省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在中心城区的用地布局和功能组团设置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建立中心城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实现对中心城区布局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中心城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呼伦贝尔市正在进行生态市建设,本文就辉河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及其需要采取的措施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武汉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充分利用武汉的城市自然资源优势,进行环境治理改革,抓好全市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东湖生态风景区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水质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加大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量,丰富山水格局。有效利用武汉的湿地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开展沿江绿化工作,结合污染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和沿江生态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污染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环保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9.
张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1):153-1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总体布局的高度,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基于对崇川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结合城市化进程与崇川区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是崇川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是崇川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总结了崇川区生态城市建设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探讨了崇川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环境友好型城市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出环境友好性城市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环境指标体系的原则,并从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度、环境生态建设与管理、环境伦理和意识方面选取了具体指标,构成了环境友好型城市完整的环境指标体系;同时对各评价指标因子的量化标准值的确定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和今后环境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