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宣教对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建设环境文明发挥着先导、基础、保障和监督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十二五”开篇起步之际,做好环境宣教工作,进一步发挥环境宣教的功能与作用,是应对严峻环境形势和挑战、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稍有环保意识的人都在担心环境污染影响个人健康,然而,知道或听说过“环境保护”这一概念的人不到八成,60%以上的人依然抱定“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观念,忽视了人与自然扣谐发展的道理。有70%的人认为目前总体环境问题“严重”或“很严重”,但只有9%的人真正认识到“目前改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手段是每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5.
深入开展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是新形势下环保工作全方位接轨市场经济的关键。本文就开展这一工作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发挥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研究环境意识、环境宣传教育的国内外理论基础上,结合成功的公众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典型案例,探讨提高公众意识,切实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兴国之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并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青少年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动员多方力量,采取不同形式,利用各种场合,抓住所 相似文献
8.
章阐述了武汉市要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作好这项工作,对推动全市物质、精神明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涉及的是“人类——环境”这一特定系统,在以技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引导约束人的环保行为、调整规范人们的环保关系也是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要引入法律机制,以法作手段调整国家、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因环保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而要推进环境法制建设,必须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制意识。正如宋健指出:只有人民有了充分思想准备,才能达到(环境)立法目的,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环境)执法才能顺利实施。然而,当前公众的环 相似文献
10.
用可持续发展观点,从推广生态农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人口增长、发展乡镇企业等方面论述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的意义和深远影响,提出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保形势,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环保问题现状,从立法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环保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湖泊综合治理,单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群众,依靠湖区周边的广大群众,通过广泛深入地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投身于湖泊的治理和建设中去,湖泊治理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彭莉 《中国ISO14000认证》2011,(3):46-48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才能使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发挥更好的服务作用,本文阐述了提高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的意义、核心思想及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治理滇池必须走出"边治理,边污染"的死胡同,应加强宣传教育,把环境保护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强化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青岛、武汉两城市为代表,对我国典型城市中小学水环境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已经在两地已开展的环境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环境知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仍需加强,相关知识有待于和实践进一步结合,同时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思考力和判断力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构建我国青少年水环境教育体系应进一步注重提高青少年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考力和环境意识,特别是落实到水环境保护行为的教育需纳入青少年环境教育框架. 相似文献
19.
20.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调查及环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养是关于环境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综合,对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素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具有较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具备锻炼成长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潜质,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素养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意识的现象。应结合高校各学科教学与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开展旅游环保实践活动,创建绿色校园,营造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