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风系统评价是提高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熵理论计算灰色综合评价模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避免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综合评价对永煤集团城郊矿、车集矿、新桥矿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价,得到了各矿通风系统的优劣顺序,同时指出了各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价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非线性系统,具有多变、随机和模糊的特点。应用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很难全面地进行安全评价,为了更好地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进行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需要将一种新的综合集成评价方法运用到评价中。通过深入研究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聚类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理论,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新型综合集成评价法。在此方法中,应用德尔斐法建立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间的权重,灰色聚类法则用来处理专家评分,对于结果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将不同的理论用于不同的阶段,可以更加全面的考虑矿井通风系统的各种因素,使结果更加准确直观,符合实际。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可靠性,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尾矿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专家评分法对较小分数差异对象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通过灰色隶属度算子U的作用,放大系统内各种信息的差异,并使相似信息得到压缩,同时,根据类别之间的隶属度信息确定类别权系数.应用结果表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和专家评分方法相比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征求专家评议法"和"相对重要性序列法"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指标及其权值,并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初拟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解算,按照最大隶属度法确定最优解,找出最优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为便于分析计算,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实现了智能化、系统化、信息化矿井通风管理,并以协庄煤矿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在使用中的利弊 ,指出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中某些指标的缺陷 ,提出了修改意见 ,并根据国内冶金矿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在使用中的利弊,指出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中某些指标的缺陷,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根据国内冶金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机械制造行业综合危险性,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PHA-LEC)、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安全检查表法(SCL)等评价技术,利用仿真技术构造机械行业危险性整体框架,研究机械制造行业突发事故的危险程度,并以"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作为具体实例,综合评价突发事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铁路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铁路安全管理的现状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动态集成综合分析评价法。该方法能把铁路安全管理定性与定量信息、历史事故信息与管理现状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与专家咨询意见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成一种动态目标评价体系 ,从而对铁路安全管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因此 ,能客观地反映了铁路安全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张志国  苗欣 《安全》2008,29(3):17-20
本文结合橡胶生产企业的特点,探讨了橡胶生产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模式: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风险矩阵指数矩阵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故障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分析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以及综合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突变理论的近海船舶航行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船舶航行安全评价在海事预防与管理中的重要性,从"人-机-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出发,结合近海航行船舶的特点及影响安全的因素,建立一个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4级安全评价体系;结合突变级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近海船舶航行安全进行评价和预测;最后以秦皇岛海域的5艘航行船舶为例进行实例演示。结果表明:用突变级数法对近海船舶航行进行安全评价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应用突变级数法对近海船舶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评价和预测,有助于海上运输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开展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工作,以国家对科技成果评价的相关法规与标准为指引,结合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的自身特点,基于德尔菲法从“学术与技术水平”、“成果效益”和“成果影响”3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特点,提出综合采用同行评议法、多维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科学计量法的评价方法选择思路,并以Yaahp作为评价方法的配套工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安全领域相关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工作提供一套从指标体系到评价方法,从评价方法到评价工具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往复压缩机组安全评价的基础,并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人-机-环境-管理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包括安全管理因素、设备因素、技术资料因素、环境因素、救援措施5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用判别矩阵来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提高了往复压缩机组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险化学品源安全评价综合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危险化学品源的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用于危险化学品源安全评价与分级的常用方法有后果分析法、道指数法、蒙德指数法以及使用临界系数判别重大危险源的方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单独使用某一方法时,由于存在各种片面性问题而得不到满意的评价结果; 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时,其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以及结果的形式又会互相冲突.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安全评价要求构建3层次的评价体系,在各层次中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4种常用方法相对综合评价模型的置信度; 其次,对各方法统一危险分级标准,均采用危险分数划定危险级别,并取各危险分数的加权平均值--综合危险分数作为综合评价模型下的危险源分级标准.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可消除单一方法进行评价时的片面性和偏差,同时,评价结果的一致化使得判断危险化学品源的危险级别以及由此采取相应级别的管理措施成为可能,将更有利于实际安全生产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14.
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既是ISM规则的强制要求,更是航运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体系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对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大多采取定性的方法,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通过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内涵及其表现特征的分析,将体系运行有效的符合性、目标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文化性5个表现特征作为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得到24项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实例验证,为航运企业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提供科学、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跨江大桥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以系统管理的思路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考虑影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因素,建立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安全管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其可行性。该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运用,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有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信号系统作为保证列车安全、正点、快捷、舒适、高密度不间断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应当在信号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和认证。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信号系统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应当吸收其先进经验,结合国内信号系统应用的环境,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方法和体系。系统的安全评估并不是一味强调绝对的安全,而更为重要的是把安全意识和新理念体现在系统设计开发全过程中。首先根据系统总体的安全要求,确定各个子系统可以容忍的故障率,进而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和方法来达到预计的故障率目标,最后通过系统安全评估来保证系统达到安全性要求。笔者就信号系统安全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方案,重点介绍了编写安全证明文件的要点,最后,以哥本哈根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为例,说明国外进行信号系统安全设计与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构建的“灾害严重性-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武汉市公共安全的4大关键影响因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事故灾害、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010—2017年间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对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提升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重大危险设备的确定及其失效后果严重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方法对石化设备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根据计算设备的危险指数值来确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设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石化装置失效后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建立了石化装置失效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失效后果严重度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其失效后果严重度的综合评判。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石化装置失效后果严重度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Comparison of inherent safety indices in process concept evalua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 conceptual design, process routes can be compared and ranked by using inherent safety indices. In this paper, some inherent safety index methods presented in literature are compared and their properties and limitations discussed. As a case study, an inherent safety evalu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process routes is presented. Three index based inherent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t evaluations on methyl methacrylate process routes and their subprocesses. Also the index based inherent safety ranking of process routes is compared with an expert ran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