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晓文 《环境》1998,(12)
“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社会医学研究证实,社会现象是诱发人的“社会病”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战争、自然灾害、人际关系、个人大贫大富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带给人心情紧张或心理异常,从而影响心身、心理机能的改变而诱发疾病。人处于紧张或异常状态时,身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本来是人体自卫的一种正常防御功能。如果防御功能迟钝,或者消失,便会诱发诸如心血管病、消化性疾病、糖尿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等疾病。由于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和防御能力的不同,所诱发病症的病情程度亦  相似文献   

2.
科普便利贴:机体的一切活动,从肌肉收缩、细胞内部的运输、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到细胞的分裂等等,在分子水平上,都是具有马达功能的蛋白质大分子做功推动的结果。因此,它们被称为分子马达或蛋白质马达、蛋白质机器等。到目前为止,已有百种以上的分子马达被确定,它们在机体内执行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功能。分子马达都是沿着相应的蛋白丝做定向运动。这些蛋白丝起着"轨道"的作用,它们都是有极性的,因而也是有方向性的。这些分子马达可高效率地将贮藏在腺苷三磷酸(ATP)分子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产生协调的定向运动而做功。迄今为止,人类尚无由化学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做功的任何记载,因而由生物体反映出的这种独特的能量转换形式不仅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而且人类也可以从新的角度出发去认识、研究及利用这种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因此,分子马达做功原理及能量转换机制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并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多学科共同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不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G×E)有可能会诱发慢性疾病,例如中枢神经紊乱和癌症等.总体说来,基因对不同疾病的影响不同,研究证明非基因因素也同样重要,而影响的比例可能高达80%~90%.非基因因素的主导地位突显了环境因素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晶  徐海 《地球环境学报》2022,13(2):132-162
广泛分布的湖泊为连续沉积和保存历史时期多样化生物核酸分子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档案。随着近年来古DNA提取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以及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湖泊沉积物古DNA重建古生态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响应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古DNA研究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湖泊沉积物古DNA保存的影响因素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重点评述了湖泊沉积物古DNA在揭示气候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物种定殖与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生态功能基因演化及其在细胞器基因组和古生态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中的诸多应用和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当前研究面临的局限和挑战以及组学技术在古DNA研究中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研究尚存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处于种种疫苗保护之下,机体疾病会越来越少,而与此同时,心理方面的疾病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原因。步入千禧之年,专家断言:“21世纪是心理疾病时代,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像心理冲突那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专家忠告——  相似文献   

6.
钟鸣 《环境》2003,(11):15-15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基因工程能够治愈许多疾病并延长人们的寿命,但是,当把基因工程应用于军事目的时,基因武器就成了可以毁灭人类的“潘多拉魔盒”。俄罗斯最新研究认为,世界上约有10至15个国家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基因与生物战计划。基因武器也叫遗传工程武器、DNA武器,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而制造出来的新型生物武器。根据其原理、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由DNA分子构成的"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并且它们能够自由地在二维物体的表面行走。据悉,这种"纳米蜘蛛"机器人的大小仅有4纳米,比人类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还小。  相似文献   

8.
据专家说,气候变暖,不仅会使海平面上升,而且会令降雨、降雪的数量和样式发生改变。而这些变动又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极端天气事件更频繁,譬如洪水、旱灾、热浪、飓风和龙卷风。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后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农产品产量、物种消失及疾病肆虐等。由此看,气候变暖是地球的灾难,人类当联手应对才是,可让人不解的是.灾难当前人类怎会如此不理智呢?  相似文献   

9.
臭氧是一种存在于地球臭氧层和近地面的气体,它对人类和环境是否有益取决于大气中存在的位置。高空臭氧层使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而近地面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损害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诱发儿童哮喘等疾病。本文结合2013年8月12日常州市出现的臭氧污染天气,利用气象和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高温、太阳辐射强度大、风速低、大气扩散条件差等气象因素和臭氧前体物(NMHC)较高等不利条件下,易形成臭氧污染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生物烷化剂是具有烷化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功能中心为特征的致癌性化合物。生物烷化作用是指烷化剂以其烷基取代靶细胞中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等)特异位置上氢的作用,这一过程毋需在体内先经活化,故生物烷化剂是直接致癌物。DNA.RNA分子中的硷基和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氨基酸都有被烷化的可能。有些烷化剂还可以整个分子与DNA或RNA分子中的硷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eDNA的硅藻群落时空异质性及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山  张颜  李飞龙  张效伟 《环境科学》2023,44(1):272-281
近年来,环境DNA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生态生物多样性监测,如何基于环境DNA数据建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拟开发基于环境DNA的分子硅藻指数来指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生态健康状况.首先通过环境DNA技术监测了沙颍河流域春秋两季硅藻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解析了春、秋两季群落的驱动环境因子;进一步比较了4种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的计算策略(OTU-分类、OTU-无分类、ASV-分类和ASV-无分类),构建了适合于评估沙颍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的分子硅藻指数.结果表明:①硅藻群落结构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Discostella pseudostelligera、Nitzschia amphibiaDiatoma vulgaris等类群是区分春、秋季硅藻群落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②重金属Mn、Fe和TN (总氮)是影响春季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COD和Cu是影响秋季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③在4种计算策略中,基于OTU-无分类数据计算的硅藻指数更好地反映了环境梯度变化;硅藻指数显示,沙颍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在时间上秋季优于春季,而在空间上上游优于下游.综上,通过eDNA技术监测了沙颍河春、秋两季硅藻群落,构建了沙颍河流域分子硅藻指数,促进了环境DNA技术在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在最近的《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指出了情感影响记忆的一种途径——大脑的情感中心杏仁核会诱发马体产生新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这把明亮的利剑,不但“刺杀”现有人群,而且威胁着人类赖以繁衍的生殖机能.早在1991年秋,联合国组织召开的“环境对生殖的影响国际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就敲响了警钟:破坏环境,人类无疑是自取灭亡,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物繁殖困难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困果关系.这种关系也完全能够对人类的繁衍构成严重的危害.最新科研结果向世界敲响警钟:如果任生态污染特别是化学污染加剧,人类精子数量、质量将不断下降,那么人类的末日就要来临.环保部门指出,化学污染物会干扰生物最基本的生殖功能,某种情况下也会影响孕妇生育、胎儿及婴幼儿的发育.化学物质干扰了人类荷尔蒙的分子,造成人类的生长和遗传方面的不良后果.例如,男性出现精子量减少,患睾丸癌等,女性出现子宫疾病,习惯性流产等.生殖系统癌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发生的自然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工程微生物(GMES)日益广泛的应用,促使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环境中自然转化的研究,而环境(土壤、水体、沙粒子)中是否能发生自然转化,主要取决于环境中是否存在具有转化活性的DNA分子及可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生活细菌都可向环境中主动分泌或因细胞死亡裂解而释放DNA,这些DNA分子可与固型物(土壤、沙子等)结合而得到保护,免受DNase的降解,从而能长时间存留于环境中并具有转化活性。另一方面,自然感受态作为许多细菌应付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调节机制,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所以自然转化很可能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基因转移机制。细菌(包括GMES)的基因能够通过这种转化过程在微生物群体中进行散布.  相似文献   

15.
唐旖旎  吴平霄  朱能武 《环境科学》2012,33(10):3598-3605
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法等方法,研究了在重金属Cd2+、Pb2+作用下,阴离子黏土(LDH)对鲱鱼精DNA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LDH层间距由0.76 nm增大到2.30 nm,DNA-LDH复合体上出现了DNA分子中骨架和碱基上的CO(1 534 cm-1和1 488 cm-1),C—O伸缩振动峰(1 228 cm-1),P—O对称伸缩振动(1 096 cm-1),说明DNA已通过离子交换插入LDH的层间.然而DNA分子并没有完全交换出LDH层中NO3-(DNA部分嵌入),未交换到层间的DNA分子通过吸附作用固定于LDH表面上.循环伏安曲线显示,DNA-LDH复合体中的DNA还原峰与原始DNA保持一致,两个还原峰出现在EP=-1.2 mV和EP=-2.4 mV位置,也没有产生阴极凹陷.这表明当DNA固定在LDH上时,Cd2+、Pb2+就不能插入DNA沟槽之中,与碱基或其它基团的发生缔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LDH吸附溶液中的Cd2+、Pb2+于外表面上从而固定Cd2+、Pb2+,另一方面,LDH层板为DNA提供了保护空间,阻止Cd2+、Pb2+进入层间域与DNA作用从而保护DNA分子.  相似文献   

16.
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疾病的发生已不仅仅由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纯生物的原因引起,生活行为、生活习惯也能诱发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肺癌等,通常是由于进食过多、嗜烟酒、长期神经紧张、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累积所致。而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家庭的氛围有密切关系,就是  相似文献   

17.
瞿飞  秦琛 《环境导报》2003,(9):22-22
由于经常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与实验,所以生物实验室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实验者体内而影响健康。因此,了解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十分重要。这里介绍几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消毒的原理和方法。1紫外线对微生物有杀灭作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效应是:使DNA链断裂,破坏核糖与磷酸的键联;引起DNA分子或分子间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造成氢键断裂,以及胞嘧啶的水合作用使氢键断裂。由于紫外线的光线很弱,故只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以控制空间内或一定的物体表面达到少菌或无菌的效果。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对紫外线最…  相似文献   

18.
静电是不流动的电荷。静电与环境的温度有关 ,环境越干燥 ,产生的静电越多。医学家认为 ,静电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首先 ,静电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而污染衣服 ,带电越多 ,吸附越多 ,所以穿合成纤维物易脏 ,并污染里面的贴身衣服和皮肤。如不经常洗涤并保持清洁 ,就会患各种皮肤病。尘埃中有多种致敏源 ,若是过敏性体质 ,还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专家研究后指出 ,穿合成纤维服装可诱发心律失常。他们对早搏的病人进行跟踪观察 ,发现一部分病人并无器质性心脏病 ,也无吸烟、嗜酒、服药等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穿…  相似文献   

19.
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智 《环境保护》1998,(12):35-36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按人的意志,将某一生物(供体)的遗传因素在体外经人工与载体相接(重组),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转入另一生物体(受体)细胞中,使被引进的外源DNA片段在后者内部得以表达和遗传。它集中了当今科学中先进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是跨学科的一门技术。它包含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分子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学科的知识。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按人们预先的设计,对基因进行拼接,且能打破物种问的界限,使一种生物的遗传信息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得以表达、遗传。结果必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污染造成的城市雾霾、温室效应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例如雾霾中就包含大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多达20余种,被污染后的空气吸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2013年,北京全年仅五天不是雾霾天,可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并不理想。本文将针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