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提出了系统性的安排,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探索,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落地的探路者和桥头堡。应突出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着力促进不同治理模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常态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做好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新思维,从而加快实现改善环境质量为主,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调,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综合支撑3大转变,同时,加强法律、制度、管理、政策、社会等政策措施对环保新思维的支撑和保障工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下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共识。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已严重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保护以主动姿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并在此背景下探求"环保新常态"是形势使然,是发展所需,更是一种战略选择。这就要求环境保护工作要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要求,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多元参与""治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治理能力的重点是政府主导能力、企业行动能力、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人本治理、坚持法治思维、系统组织实施、创新技术支撑、动态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治理的部署。当前,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成果莫过于2014年颁布的新《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守护和营造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本文在研究政府生态责任发展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将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置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剖析了乡村振兴中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着重...  相似文献   

7.
正主题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刘友宾首先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他指出,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环境决策科学有效的重要举措,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的重要补充,也是减少生活性污染排放的重要力量。他认为,积极引导和推动公众参与,实现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良性自治的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生动局面,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内在需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和利用处置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以下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政府领导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和全民行动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资讯     
《环境保护》2014,(19):8-11
9月16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暨2014中国国际生态环境技术与装备博览会上强调,要把握形势、坚定信心、科学施策,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吴晓青指出,我国正处于积极构建和主动实践"四梁八柱"、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认真做好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要闻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构建三地协同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倍显紧迫。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京津冀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的客观必要性,初步提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构想,主要包括高度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准入制度、全局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协调联动的区域污染防治机制、全方位的环保监督考核问责制度和社会参与的市场调节体系,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率先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央、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本文阐述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定义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并阐明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的建设思路。建议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创新,构建面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管理业务与支撑体系“大融合”,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正在重构。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政府监管处于核心位置。本文分析了政府监管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中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环境监管体系的改革框架。研究认为:中长期环境监管体系改革面临新的形势。深化环境监管体系改革,强化国家的监管职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抓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厘清改革方法论,增强改革系统性、集成性,统筹推进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机构改革、政策工具三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迈入新常态,作为国家整个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化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该文总结了在环保工作中推行信息化对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以福州市环境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了目前福州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改善环境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6,(10)
正"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率先建成绿色空间合理、绿色经济发达、绿色环境优美、绿色人文繁荣、绿色制度创新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遥感技术是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健全“天”“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意义重大。为此,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高吉喜,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对标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并对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框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首次提出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指标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这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突破,为有效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提供了一套新的制度安排。"十三五"生态环境空间治理的重点任务包括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多规合一"、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分区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为推进"十三五"生态环境空间治理,应做好技术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环保信息化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对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国家环保投入快速增长,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深化改革以及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环保信息化市场将进入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经济社会的长期高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导致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环境风险问题凸显、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新老水环境问题交织、土壤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系统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本文提出以"全过程"治理为主线,以"体系化"治理为核心,实施"环境与生态统筹、防范与治理兼顾、常态与非常态并重"的生态环境安全治理思路,并基于此提出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治理体系的对策,重点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探索绿色发展新路为实践主体,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向,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安全法制、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的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十分光荣、极端重要、专业很强的政治性工作,是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部门是生态环境事业的"战略支援部队",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保障。近年来,成都市环保局紧扣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部署,坚持以提升生态环保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