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邵春利  谢冰 《环境科技》2007,20(A01):123-125
我国现阶段,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环境灾难也时有发生,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接连不断的环境污染事件对人民健康、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文章就确保公众的环境安全提出了几项措施,以期改善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系统阐述了长治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主要环境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利用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生态效率关系,描述区域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占用状况,揭示导致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出奠定基础.通过对陕西秦岭南麓区域发展与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区域内2005—2014年城市发展指数CDI和生态足迹EF的测算,分析陕南三市CDI、EF和生态效率的年际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陕南三市CDI和人均EF均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05—2014年,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CDI分别增长34.99%、42.91%、33.39%;人均EF分别增长66.59%、73.59%、67.04%.结果显示,陕南三市生态效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环境效率年际变化波动较大.资源效率是导致陕南三市生态效率波动变化的主要因素,与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化石能源消耗和建设用地占用不断增长是导致资源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陕西秦岭南麓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但资源的高消耗和占用使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旅游等成为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由南向北明显加剧、耕地浪费状况由北向南趋于恶化、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的区域分异特征,并对产业结构演进,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归纳并修正了二者之间互动模式,提出了建立资源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环境管理规制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减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人们对清洁的土壤、空气和水环境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大力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发展,着重分析了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经过“九五”时期的整治 ,广东农村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主要江河水质有所好转 ,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广东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深圳市河流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文章开展了深圳市近40年河流水质变化特征研究,并对深圳市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河流水质经历了先不断下降后持续改善的历程。受流域经济发展和水污染治理进程的不同影响,各主要河流水质变化拐点不尽相同,全市整体拐点出现在2002年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河流水质整体污染水平影响最大,污染程度与经济增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脱钩点出现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广东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九五”时期的整治,广东农村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主要江河水质有所好转,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广东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攀枝花市2011—2016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采用配第-克拉克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方法分析了攀枝花市环境质量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市产业发展进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促进了人均GDP不断增长,单位能耗和单位污染物排放不断下降,绿色GDP比重上升,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1合理用能评估的目的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如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支撑不住。环境将容纳不下,社会将承受不起,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 ,以防治“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和遏制人为生态破坏为重点 ,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 ,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总体目标到 2 0 0 5年 ,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和…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大量开发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漠视环境成本,我国矿山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三废”污染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加剧,全国矿山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的破坏正随着矿山开采的推进日益显露出来,如何对矿山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治理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加强矿山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治理展开相关论述,以期为今后的矿山环保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李敬喜 《环境保护》2012,(10):61-63
陕西省高度重视农村环保工作,农村环境恶化趋势虽然得到了初步遏制,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脏、乱、差"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陕西省宝鸡眉县、汉中西乡县和咸阳彬县通过不断探索新模式,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其做法为其他农村地区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地表水水质近20年的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3-1999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研究了上海市地表水水质近20年的变化,并对影响水质变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上海市近20年的地表水水质变化可分为缓慢恶化,加速恶化和逐渐改善3个阶段,1996年是水质变化趋势的转折点;(2)水质变化主要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与水文气象因素相关性较小;93)农牧业,生活污染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4)农牧业,生活污染的迅速上升趋势受到遏制,工业污染持续减少,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呈跳跃式大幅度增长,是水质恶化趋势发生逆转的根本原因;(5)上海市的高度城市化进程在1996年后已转变为地表水水质改善的积极动力和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廊坊市2001年~2008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论述了廊坊河流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特征,指出廊坊河流水质为劣Ⅴ类,河流水质污染较重,基本属有机污染类型;河流水污染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水体总体污染有所减轻。在此基础上,分析河流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河流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来,人们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密切联系定义为:“人口增长指数和物质生产”与“生物圈有限容量和特征”相对抗的结果。这种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于人民福利的增长依赖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发展本身取决于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和速度。现在的物质生产方式把原材料的70~90%都变成了废物,使原材料造成了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艾比湖流域核心区划分为4个大区、9个二级子分区,并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污染防治及城镇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和生态环境治理宣传教育工程4个方面提出了艾比湖流域核心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措施,为遏制并扭转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10年的生态示范建设,西青区逐步改善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并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本文对西青区2005年至2012年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三者间关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西青区水资源、能源消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随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表明经济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依赖程度正逐步降低;同时也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该区的资源环境仍可能面临巨大压力,并为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2013,(14):14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拉开了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序幕,同年,《环境保护》杂志正式创刊。四十载峥嵘岁月,中国环保事业风雨兼程,有艰辛也有欢欣,从蹒跚起步到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环保各个领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也收获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环境形势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趋势尚未遏制,梳理四十年环保脉络,将为进入不惑之年但仍面临诸多困惑的中国环保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两者之问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应日渐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因素直接相关.如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则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