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属于大型地下工程,岩爆灾害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以某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实际为例,介绍了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岩爆灾害预测方法。借鉴目前国内外岩爆判别的主要方法,并依据拟建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选用岩体初始应力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作为定量评估指标,对岩爆灾害进行预测评估。根据宏观分析与定量评价结合的方法最终确定岩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致密结晶岩地区的地下水封洞库开挖过程中洞室及水幕巷道的渗水具有不均匀性,而现阶段主要在开挖后根据实际渗水量组织施工排水,若排水不及时容易造成洞室或巷道大面积浸水而形成安全风险。为在洞室开挖前对渗水点分布及渗水量进行一定预测,从而提前且合理安排排水工作,降低施工风险,以烟台地下水封洞库丁烷库区为例,在对该库区裂隙调查结果进行一定的统计分区后,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建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通过多次迭代确定裂隙模拟置信区间,并选取在置信区间范围内的裂隙模拟结果按照立方定律求取渗透系数,按区间进行水封洞库渗水点分布区划分,同时与实测大流量渗水区域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能借助前期裂隙统计结果预测洞室开挖后渗水情况,协助组织施工期洞室排水。  相似文献   

3.
地下洞室松动圈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岩土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地下洞室是开挖在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地下开挖后,破坏了岩土体天然应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引起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因此,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围岩应力的大小.围岩应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松动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并分析多种松动圈的确定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同时介绍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突发性、分布广、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0多个县级城镇、1万多个村庄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灾害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原因:(1)预防性、区域性研究远远跟不上治理工程需要;(2)治理工程偏重工程技术忽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机理研究;(3)人类因素的参与,造成自然地质体平衡状态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加速了大区域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因此,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一条有效道路,就是要加强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开展预防性研究,圈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和灾害高风险区域,为国土规划、减灾防灾、灾害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综合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地质环境的恶化,造成各类地灾害不断发生,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本文通过10年来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并根据滑坡施工的控制因素及特点,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地质灾害施工安全事故,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岩体质量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书强  巨能攀  许模  邓辉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19-324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南某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的分析评价,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岩体质量条件下,洞室开挖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差异。较全面地讨论了岩体质量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尚无建成投入使用的高放废物(指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世界各国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仍是一种概念设计,总体设计思路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地面设施和地下设施设计两部分。目前主流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地下设施的设计是以"井字形"巷道列阵的形式布置于地下,基于此类洞室群地下结构特征,以我国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预选区(塔木素预选区)为工程地质背景,结合该预选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针对比利时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地下设施的概念设计模型,运用ABAQUS数值仿真软件对该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洞室群主巷道洞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在0°~90°变化条件下,洞室群周围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塔木素预选区受水平、垂直应力作用的影响均较显著,初步认为该预选区地应力分布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层控性;为减小地应力对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稳定性的影响,地质处置库洞室群主巷道洞轴线方向应与地应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以比利时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地下设施的概念设计为例,当地质处置库洞室群主巷道洞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a为45°左右时,地质处置库洞室群的稳定性最好。我国目前尚未提出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的概念设计模型,该研究可为我国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江西江段(上段)防洪干堤基础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连年来发生水患灾害,在全国属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每年汛期(4~8月)为水患灾害发生的高峰期。长江中游江西江段是江西防洪的 主要地带,近年来由于该段防洪干堤经第一、第二期修堤工程,坝体稳固,虽然1998年、1999年长江大水没有造成溃堤,但潜在的水患地质灾害仍是非常严重。作者通过对野外实地进行调查,访问,对防洪干堤隐伏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衡阳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是湖南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本文对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诸多因子量化处理,将衡阳划分出6个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高发带及4个塌陷地质灾害高发带;无论在年、月时间尺度上,地质灾害发生数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均不好,但与80 mm以上降水次数的相关度高(r=0.845),80 mm以上降水可作为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指标;1990年代以来,衡阳地质灾害数呈波动性增长,目前处于灾害高发后的趋缓期。一年中,7月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大(34.8%)。  相似文献   

10.
采石场矿山边坡开挖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矿区开采面大部分暴露于路面视野范围之内,造成很大的视觉影响。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结合所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及危害性,并通过Rockfall软件对危岩崩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危岩滚动特征,为崩塌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中缅油气管道安顺—贵阳段沿线地质灾害的情况,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考察,获得了安顺—贵阳段地质灾害有关数据,共发现灾害点34处,其中崩塌17处、不稳定斜坡4处、滑坡3处、地面沉陷10处,且以崩塌和地面沉陷为主;通过对诱发地质灾害的各种因素(地貌、地形坡度、水-岩相互作用、地震活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进行分析,初步认定管道沿线的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其实质是水-岩作用。该研究可为后期该类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在大中城市到处可见。然而,由于从勘察、设计、施工到监测方面存在自然的(目前很难甚至无法解决)和人为的问题,在土木工程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深基坑围护工程是一门风险性工程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基坑围护工程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大小小的事故频频出现,有的局部失败,有的大部分失败,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失败的原因,来自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且大多与地下水有关。在基坑开挖期间,一些最坏的情况都是出现在…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隧道洞口的开挖往往易造成古滑坡的复活或部分复活,并形成新的滑坡灾害。为了保证隧道进洞口施工的顺利进行,隧道洞口边坡的稳定性动态分析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栗石沟隧道进洞口边坡工程实例,利用FLAC3D软件分别对该边坡在自然状况、坡脚开挖+坡面削坡2m以及坡脚开挖+坡面削坡2m+隧道开挖13m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分析三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边坡剪应变增量变化及塑性区破坏情况,探讨了其剪应变的变化特点和塑性区破坏的规律,以验证边坡削坡卸载方案在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深圳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总结了深圳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认为人类工程活动是斜坡类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降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此影响,宝成铁路成都局管段沿线产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铁路运营的安全,通过对铁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震后排查,总结了地震产生的灾害类型,分析了地震的致灾作用和影响地震次生灾害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灾工程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土洞穴的环境灾害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土洞穴本身是一种地质灾害,对黄土地区的运输、管道、拦蓄水工程、厂房、民居等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构成不同程度威胁;还可促发其它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恶化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文章根据野外和室内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对黄土洞穴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环境变化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为黄土洞穴工程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可进一步了解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发育规律及其第四纪以来的地质环境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7.
彝良县大石盘组崩塌机理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塌落石作为边坡尤其是高陡边坡的一种浅表部破坏方式,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发生时间不确定、崩落速度极快、主要沿垂直方向坠落的特点,一旦发生崩塌灾害将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在对彝良县大石盘组崩塌体开展应急调查和测量的基础上,对崩塌体的地质背景和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采用赤平投影法分析了崩塌体节理裂隙的组合特征;从大气降雨、地震作用、人类工程活动三个方面对崩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崩塌的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式,崩塌的破坏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初始震裂变形阶段、累积变形阶段、启动破坏阶段、稳定与堆积阶段;最后提出了崩塌灾害的工程治理措施及防治对策,即危石清理、危岩体锚杆锚固和主动柔性防护网加固、修建截排水沟、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加强房屋建设规划与管理。该研究可为彝良县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洞库工程建设中,低渗岩体内发育的节理密集带、断层等空隙中通常形成优先流,从而对洞库涌水量与储品水封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裂隙介质优先流的识别、工程风险评估以及防渗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HN地下水封石油洞库为例,使用FEFLOW地下水模拟工具的非结构化剖分技术对优先流潜在通道进行了精细的几何刻画,建立了工程场区尺度的地下水水流模型,并对施工期中优先流防渗处置不同工况下洞库涌水量与储品水封安全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先流是影响洞库围岩中地下水的流场形态以及洞库涌水量的重要因素,断层、节理密集带等不连续面是主洞室涌水主要的充水途径,优先流形成的涌水量占据主洞室总涌水量的60%以上。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做好优先流通道的防渗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某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水电站布置有大型的地下洞室群,其规模在国内外已建和拟建的工程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总体上说,地下厂房区岩体质量较好,但由于多期的构造作用,在厂房区岩层中发育有不同级别的结构面,对围岩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对此,本文运用围岩分类法和数值模拟法分析了厂房开挖后围岩的整体稳定性,然后运用UNWEDGE软件对主厂房顶拱部位的不稳定块体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西南某水电站洞室群开挖对坝头边坡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水电站洞室群开挖的研究,在Midas/GTS软件的帮助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水电站洞室群开挖对坝头边坡的敏感性分析,模拟了水电站的坝头边坡在洞室群开挖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得到了洞室群开挖对坝头边坡的影响的一些数据,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结论,即洞室群的开挖对坝头边坡的影响主要是在断层附近,必要时应该进行一定的支护措施,而且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影响程度也有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