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通过真空度表达式与有效汽蚀余量表达式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自吸泵汽蚀的主要原因是膜的脏堵、进水管路布置不合理导致进水条件不好、管路结垢导致总阻力损失增大和污水性状的改变等。通过将膜的反洗时间确定为每2h反洗一次、在线化学清洗时间确定为每100h清洗一次,SV30(污泥沉降比)控制在15%~25%,并减小膜与自吸泵间的管路长度、减少弯头和附件,运行条件变好,可以较好地解决自吸泵使用过程中的汽蚀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建造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营地生活污水具有很多优势。通过对中海油乌干达营地MBR设备的调试,确定出设备的运行参数:过滤10min、停止2min;每隔4h自动进行产水反洗;产水流量200L/h;在线化学清洗时间每隔144h一次或产水抽吸压力≥30kPa时自动进行;所采用清洗剂浓度为5001 000mg/L,每片膜曝气量3Nm3/h。通过该系列参数的确定,保证了设备主要指标满足项目所在地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中水回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分析我国中水回用的现状,指出中水回用的必要性,介绍了MBR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了分析,并指出了今后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处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1,(5):70-71
由惠州市雄越保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可自控膜—生物反应器成套设备,适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及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膜生物反应器(简称MBR)是指将膜分离技术中的超滤组件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它利用膜处理单元代替了二沉池,超滤膜将污泥和大分子污染物截留在反应器内,既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比传统活性污泥法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工艺原理,简要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优点。对工艺中的设计依据、构型、膜组件和有机负荷、固体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等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为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乳品废水进行处理,装置连续运行100d,研究了不同进水COD_(Cr)浓度(3 000、5 000、7 000、9 000 mg/L)对出水水质及反应器内污泥特性的影响,并与常规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度为35℃,HRT为48h时,COD_(Cr)去除率和氨化率随着进水COD_(Cr)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最高可达89%和38%以上。TN去除率随着进水COD_(Cr)浓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在7 000 mg/L条件下,去除率为55%。装置在运行过程中,MLVSS/MLSS平均值约为0. 7,SVI值在60~80 m L/g的范围内,污泥具有良好的活性与沉降性。AnMBR与常规厌氧生物反应器相比,在处理高浓度乳品废水时运行更加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出水水质更好。  相似文献   

7.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厂浮选池出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设计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厂浮选池出水,在每天进水容积负荷1.0 kg COD/m3,进水COD浓度600 mg/L,MLSS为900~5500 mg/L的条件下,无论活性污泥表现正常还是膨胀,过滤出水中COD均稳定地小于90 mg/L,处理效果好于目前炼油厂的合建式曝气池(容积负荷为0.5 kg COD/m3左右,出水COD100 mg/L左右)。试验运行期间,膜通量最高可达到42 L/m2·h。该工艺的技术关键是采用特殊流态来降低膜堵塞的膜生物反应器和优良质量的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的运行效果,有效解决水污染严重问题,简述了DMBR的基本概念。从膜基材、出水水头、膜孔径、反应控制条件方面分析了对DMBR运行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动态膜的生成及膜污染的清理与再生。总结了近几年DMBR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DMBR中还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D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MBR)主要用于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但在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作者根据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水产养殖污水的主要特征,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沉入式膜生物反应器,尝试性地对珠江口有代表性的对虾低位养殖池污水进行了处理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今后开展无公害高效水产养殖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废水处理方法不断涌现。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的生物处理法相结合构成的膜生物反应器,成为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工艺。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现状、技术原理、分类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上,考察了运行过程中膜污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膜外表面沉积污泥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搓洗膜丝,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清洗方式。间歇式运行方式的停抽期间最低剩余抽吸压力可用来表征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保产业》2011,(5):71-71
由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工业废水回用的MBR成套技术,适用于有机工业废水的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由微滤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组成。在分离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对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处理,膜组件的作用相当于常规生物处理中的二沉池,用以将污泥混合液和已净化的水通过微滤膜过滤实现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一体式一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上,考察了运行过程中膜污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膜外表面沉积污泥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搓洗膜丝,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清洗方式。间歇式运行方式的停抽期间最低剩余抽吸压力可用来表征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水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设备制造、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的高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是中国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公司以膜生物反应器(MBR)为核心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其技术和产品先后在奥运水环境、  相似文献   

15.
超滤膜能有效去除大肠杆菌、细菌、SS等污染物质,并对COD和B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由于新疆特殊的气候原因,导致新疆的污水水质与内地差异较大,因此采用超滤膜对新疆疾病控制中心生活污水处理站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进行了管路流体力学特性实验、超滤膜截留特性实验、膜污染实验、膜的清洗实验等,掌握了膜污染变化规律和污染防治方法.为日后的此类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污水过程中无二次污染、易控制,与其他处理过程相结合可提高处理能力,降低处理成本等优点也备受研究者亲睐。本文系统介绍了MBR法的定义、分类、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对高级氧化技术和中水做了简单说明,阐述了高级氧化技术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的应用,同时列举了两种工艺相结合在中水处理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程磊  陈文清 《四川环境》2010,29(2):28-31,43
以国内某浸没式MBR再生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次临界通量及恒抽吸流量运行条件下,系统跨膜压差表现为早期短暂升高、中期平稳上升及后期快速升高的三阶段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证明MBR系统在三阶段的膜污染层具有不同的水力学结构。结合各阶段膜污染的理论分析,将临界跨膜压差值(TMP)作为膜系统体外维护清洗的控制点,实现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养殖废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保产业》2014,(10):71-71
由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养殖废水技术,适用于畜禽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类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通过污泥培养,兼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内部污泥质量浓度可达1.5万~2万mg/L,形成以高效兼性厌氧菌(约占80%)为优势菌种的特性微生物体系。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向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活性炭的应用研究进展,表明投加活性炭可以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改善膜污染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是一种利用透气膜进行曝气,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本文阐述了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生物膜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C/N、氧气压力、流速、生物膜厚度、温度和pH对生物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