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安全健康展览会在北京召开之际,3M公司于2006年9月20日在展览会现场召开了与有关媒体的沟通会。3M全球中央执委、大中华地区常委董事兼3M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俊雄先生,3M中国有限公司安保及防护事业部总经理华卫风先生,3M中国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及环境安全产品部、安保及防护事业部经理杨彤女士到会与记者见面。 会议首先由华卫风总经理介绍了3M公司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概况,对中国的交通安全、工作安全、突发应急事件和公众日常生活服务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今后的发展设想。随后三位领导分别解答了到会记者的提问,并陪同大家参观了3M公司的展台,介绍了开发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烁,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抄…这是不久前北京举行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现场的情景。不仅仅是北京,整个中国已经开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入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8,29(9)
4 应惫响应 4.1 应急处置程序 按照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的响应措施.事件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应立即派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集结,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4.2 分级响应 4.2.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的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临时应急指挥部,经市应急委主要领导批准后启动l级应急响应.临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赶赴现场,成立由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临时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体防护装备的概念内涵,以及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并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领域,以真实案例和统计数据说明了个体防护装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对个体防护装备产品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个体防护装备在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个体防护装备在产品、配备、管理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美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在经历了“9·11”和炭疽袭击事件以后,美国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大加强,当非典(SARS)疫情在全球肆虐时,美国依靠其危机反应系统的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铁路疫情防控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的事前应急准备、事发的风险监测、事中的应急处置和事后的恢复重建4个角度出发,结合铁路自身特点,并紧扣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相关的“常态化”和“应急”的公共卫生意义,构建铁路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的综合应对方案整体框架,为提高铁路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安全》2007,28(6):71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旨在做好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区是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应急预案已成为产业集 聚区突发事件责任主体准备程度和处置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笔者参加预案评审和大量 一线调研发现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事件分级不清、机构设置 混乱与处置程序笼统等典型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责任主体的事件等级与响应级别划分 方法、绩效评价导向的应急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匹配模式和基于模拟演练的应急处置程 序与履责路径刻画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参考意见。本研究是 当前应急预案“从有到优”升级路径选择的现实思考,对区县级政府/产业集聚区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危险化学品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泄漏介质查找系统,方便查找泄漏介质,并根据所查找泄漏介质提供相应的应急决策方案。以"苯"泄漏为例,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根据操作人员提供的现场数据,自动生成苯泄漏的应急决策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带压密封夹具图、作业用工器具、安全保护用品、密封注剂选择、现场操作方法、现场急救方法、苯泄漏物处置预案、苯泄漏的消防及国家法规信息支持。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能够便捷的协助用户安全、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危险化学品,有效的预防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及人身伤亡等特重大事故的发生,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护》2007,(2):41-4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18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负责开发的北京市通州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和通州区安全生产应急辅助决策系统项目验收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时政要闻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国务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总结前阶段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付应急条例》以在我国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5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信息熵评价决策模型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中的作战方案进行优选的方法。首先介绍应急处置指挥决策的概念和过程;其次,分析了信息熵以及基于信息熵评价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给出基于信息熵的评价决策模型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实地演练表明,该决策模型在应急指挥决策方案排序与优选是客观合理、切实可行的,能够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烁,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抄…这是不久前北京举行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现场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内外消防环保联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实例,结合多年从事环境应急管理与处置的实践,重点对消防部门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作用、如何开展消防环保联动、应急处置的程序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铁路食品经营过程中相关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特点及规范处置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应急响应、现场调查处置、经常性应急培训、演练和实验室检测等影响铁路食品经营安全应急事件处置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加强应急事件处置的时效性管理,规范开展现场采样和污染环节的排查,注重应急事件现场调查处置的规范性,提升食品应急事件调查报告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定义是“一个疾病或一个卫生状况的发生或即将发生,这种疾病或卫生状况由生物恐怖主义、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田阳县把加快完善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目前,该县出台了相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其中部门专项应急预案86个,乡镇应急预案10个,这些应急预案主要由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四大类构成。96个应急预案的出台,对指导和处置该县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提高公共安全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和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违反防护要求,擅自或强令他人(或机构)在没有适当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工作。任何救援人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都不应暴露在能够或者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视野     
《现代职业安全》2005,(9):12-15
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