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1930年正式成立,其前身是苏联地质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该所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和构造学方面均取得了颇有影响的科学成就,并形成了三个传统学派。因此,该所是苏联地质科研机构中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单位。现将其发展历史和目前的研究重点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 成矿学是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综合了现代地质科学许多方面的成就,主要是研究矿床在时空上的分布及形成的规律。阐明矿床的分布规律与许多复杂的实际任务的解决有密切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开发和未开发地区发现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大而富的矿床。成矿学和成矿分析是阐述矿床分布规律的专门方法的综合。苏联学者在这个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3.
<正> 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学部成矿作用学会、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金属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召开的。来自28个科研单位的85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士主持会议,指出这次会议对进一步发展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联地质部稀有元素矿物学、地质化学和结晶化学研究所是苏联地质化学工作最大的专业研究部门。该所最近研究出一种能对被污染环境进行快速生态地质化学检测的新工艺,它可用来发现和界定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The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简称IGCP)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组织的一项半官方国际地学研究计划,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加强各国地质界之间的联系,互相交流资料和新的技术方法,解决一些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重大地质问题。该计划到1980年底计有61个项目,共涉及115个国家的1000多名地质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平均为其提供大约1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而参与IGCP计划的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每年花在直接与该计划有关的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深井     
<正> 苏联地质学家显然已钻了一口深达10500米的创记录的深井。这口井位于科拉半岛的波罗的地盾,是60年代开钻的。 据苏联地质部长在“Известия”上发表一篇文章中说,苏联地质学家曾希望钻到7000米以下地壳的玄武岩层,但钻探在穿过6800米的沉积岩层之后遇到了花岗岩层,在10500米时钻探仍在花岗岩中进行。 地质学家发现在3000米以下时,地温梯度从每百  相似文献   

7.
国外动态     
·美苏提出世界淡水保护倡议· 1991年初,美国和苏联提出了一项淡水保护倡议,即同意将世界上2个最大的淡水湖泊——美国和加拿大的苏必略湖及苏联的贝加尔湖结为“姐妹湖泊”。这2个湖泊约占世界淡水资源的1/3。这个联合淡水保护倡议,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州Duluth的苏必略湖泊中心和苏联淡水问题中心促成的,并得到政府和科学组织的支持,其中包括最高苏维埃、苏联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和美国环保局。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淡水体积最大的湖泊;苏必略湖是表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美苏中心将共同工作,以促进国际淡水规划的落实和交换全球淡水问题的技术、科学和教育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 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最活跃的成员之一。1973—1986年,W.D.Carter代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担任COSPAR委员。W.D.Carter是促进遥感应用于地质科学的一位领导人,现在,在COSPAR继任他的职务  相似文献   

9.
由苏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共同召集的“首次生物圈保护区”会议,于1983年9月26日~10月2日在明斯克举行。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300名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 地质概况 苏联东北部的地质构造单元,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图1)。 1)最东部的勒拿—科累马—楚科奇区; 2)西部的蒙古—鄂霍次克区; 3)包括锡霍特山脉的远东褶皱带(及北北东向延伸的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岩带); 4)堪察加—千岛群岛岛弧。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业已深入到地质学各个分支领域的活动论思想,在成矿理论和区域或矿方面取得的成就暂时还很小。然而,建立在构造学和岩石学基础上的这一科学方向,似乎经受了相当大的变化。这类试验虽进行了多次,但是,正如评论性分析所指出的,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现在,苏联的成矿研究,正如从这一科学分支的实用方向自然得出的,是沿着各种矿藏的大比例尺予测的道路发展的。它们是基于对含矿区地质构造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并不涉及矿区形成作用的实质。但是,由于包括地槽成矿理论在内的成矿理论基础,在新的地质情报压力下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于对矿产资源的要求不断增长,地质数据的储存、自动处理和索取等问题在世界上日益显得重要。1981年4月6日—11日,来自9个国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西德、匈牙利、墨西哥、挪威、波兰、英国、苏联)的科学家们在苏联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聚会,就上述问题进行了为期6天的讨论。会议着重讨论了四个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国和西欧联合召开的“全球和地区环境大气化学国际会议”于1989年5月3日至8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美国、苏联、日本、法国等18个国家258名代表,其中外国学者有100多名。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美国的环境专家在两年前发起的,并得到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努力而诞生的。其目的是交流和讨论有关全球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 第十一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简称INQUA)会议将于1982年8月1—9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 “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创建于1928年,原名“欧洲第四纪研究协会”,在哥本哈根国际地质会议上确定每一个国家派一位代表参加协会,联合会的主席和工作人员由下届会议的东道国任命,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在苏联列宁格勒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上,决定协会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从而产生了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1933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地质会议中,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得到了正式承认。所以1982年在莫  相似文献   

15.
<正> 苏联科学院院士A.H.查瓦里茨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Заварицкий,是地质界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卓越的思想家。他1884年3月14日诞生于乌法市。1902年,他以优异成绩读完中学后进入彼得堡矿业学院深造,1909年在该院毕业并获得矿山工程师称号。由于在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地质调查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是受美国内政部领导的一个政府地质工作部门,故又称联邦地质调查所。该所现有一万二千多名职工,每年完成3700多份专著、论文和报告,10000多份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图件。其工作成果对美国的经济建设和世界地质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所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地质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7.
<正> 板块构造学是自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有人认为它是地质科学的一场革命。板块构造利用了大量海洋调查成果,特别是古地磁和人造卫星等资料,对过去某些无法解释的地质问题,能给予较合理的回答,指导矿产勘探也有很大实际意义。将板块构造直接用于油气勘探,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8.
<正> 苏联的深钻计划 1962年苏联政府决定实施国家超深(6000米)钻探计划,于是将20多个部门、机构和苏联科学院的代表人物联合起来,建立了地球内部和超深钻探研究的联合科学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要为钻探计划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选定钻探位置,管理钻探进度等,并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现已计划总共打20口井,其中第一口井是科拉-3号,它位于摩尔曼斯克地区的贝辰加镍矿区。这项工作由苏联地质部的专门小组来完  相似文献   

19.
<正> 引言在地质记录中,已知的大型锰矿体没有几个;在现代环境中,还未发现类似的高品位锰矿床。但是,在“大型锰矿床”中,如澳大利亚的格鲁特岛锰矿床(白垩纪)、苏联的尼科波尔和恰图拉锰矿床(渐新世)以及南非的卡拉哈里锰矿床(元古代),有证据证明它们是克拉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九月十二日以我所倪岩水副所长为首的五人科学代表团对位于海参威的苏联科学院远东地质研究所作了学术访问。 访问期间参观了滨海区火山岩剖面,对与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带有相似之处的东锡香特火山带的火山旋迥划分和火山作用的地动力条件作探索性了解,代表们还参观了五处大、中型矿床。其中包括一个大型矽卡岩型硼矿(提供苏联硼资源的80%以上),两个大中型的铅—锌—(银)矿床,它们均产于火山岩基底K_1 -T地层的逆冲片体中,且均与火山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