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适合于安静小区噪声治理要求的节能超低噪声型玻璃钢冷却塔系列,日前已由河南省沁阳县沁阳绝缘材料厂研制成功。该冷却塔由于在塔体的进风口均设1了吸声屏蔽和吸声粉,因此,标准点噪声位可比原有节能低噪声型及中高沮工业型逆流式、横流式玻璃姻冷却塔低  相似文献   

2.
住宅小区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量化分析表明:常州市住宅小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水平一般,但新建小区在环境质量和环境建设方面有明显进步,景观建设的水平较好,绿化质量有待提高,选址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有实质性的影响,城市规划应强化生活功能分区并优化配置资源,小区建设中循环经济的理念薄弱,是小区建设的软肋,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收集的水平还很低,小区居民绿色生活的水平也不高。今后,小区循环经济建设和居民绿色生活培养应是重点关注和实践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王尧  田永英 《环境保护》2020,48(13):29-33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领域众多。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进展与合作,尤其是我国在城市建设领域,针对城市气候风险,积极推进的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市绿道建设等重点工作,并提出下一步为适应气候变化,城市需要建立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评估体系、及时总结气候适应试点经验、继续深化国际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是关系到城市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根据武汉市15个住宅小区的有关资料分析,本文提出了今后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必须考虑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密度、绿化覆盖率、小区配套设施和管理问题,以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问题,逐步实现住宅区生态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随着工业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环境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比较现阶段区域环境噪声和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异,弄清小区噪声源及污染范围,为小区环境噪声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特对功能上的一个二类混合区和一个传统的文化教育区进行小区环境噪声观测,以探讨典型小区噪声特征和区域声环境的改善途径。 二、小区概况描述 沙坪坝小区调查面积2.36 km~2。内有5000—10000人的高等学校三所,中等学校四所,小学十余所,大型医院一所。该区南面临交通干线汉渝路,车流量200辆/h左右,有一条二车道的尽端线穿过该小区,车流量180辆/h左右。本区内有500人以上的工厂两个,300人左右的食品厂和加工厂各一个,还有两个百人以下的小厂。本区南面临闹市区。两个高等院校和个别企事业单位中,有相当规模的基本建设施工工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整个城市的环境噪声进行普查和评价已深入到小区的环境噪声评价与控制。从环境噪声角度来看所谓城市中的小区是指这样一些小的区域:由于地理特征和环境噪声性质的不同,由于行政管理划分的不同,自然地形成了一块块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区域。对于小区环境噪声,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对其加以控制,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这就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小区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影响做出评价;二是小区环境噪声控制的决策,如对各噪声源采取什么手段控制,需要多少投资,先治理何处,后治理何处等等。本文则是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运用SWMM模型,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光明片区为例,以管网密度、距离及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提出雨污分流改造和海绵城市改造的情景方案和决策判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低影响开发面积改造比例与污染物削减率之间存在指数关系,9个雨污分流改造的研究小区中有鹅颈玉田、茅洲大凼和公明大凼区域需要匹配海绵城市改造,改造面积比例建议分别为30%、85%和20%.当某一研究小区与已建污水处理厂的距离小于27.25km时,投资建设污水管网与已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比新建污水处理厂更具有经济可行性,超过这个距离,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比建设长距离污水管网更划算.对于本文研究案例,在只考虑污水处理厂节省的雨水处理成本下,各研究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回本时间为27~64a.本研究提出的决策判定思路和依据能为城市建成区消除内涝和内河黑臭提供新的方法学视角,能为深圳市以及其他同类地区水环境整治规划提供决策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水回用是解决中国城市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对小区而言具有实践可行、技术成熟、综合效益高等优势。文章在分析城市中水回用实践存在的障碍基础上,提出化整为零的污水处理回用方式,阐述了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结合校园小区的给排水状况、校园小区的中水处理工艺,通过校园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中水供水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中水系统综合效益的分析提出建议,认为随着膜生产技术的发展,MBR法应是小区中水回用工艺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以佛山市南海区丹江镇的三个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横江污水厂一期、横江污水厂二期和城区污水厂新建)为例,从横江污水厂一期运营队伍的建设、项目的生产运营情况及期间存在的问题、横江污水厂扩建和城区污水厂新建及配套管网建设管理以及金沙城北污水厂新建的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目的是为今后丹江镇城市污水处理类项目在建设、运营提供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开展以来,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日渐成为中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研究热点。尽管多数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仅仅停留在规划层面,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研究与建设者关注于生态城市的具体操作实施层面。通过对中国二十多年来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模式与特点的总结,认为当前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生态城市规划指导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在区域内部建立生态新城带动生态城市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生态城市。三种类型的特点明显并对北京在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有典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区安静小区的建设是贯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点源污染控制走向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的一个标志。这在上海还是一个尝试,许多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本文拟对建设安静小区的若干问题作一些讨论。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随着无黑烟区建设的进展,本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据统计,从1981年到1985年,全市的用煤量增加了24%,但降尘量  相似文献   

12.
生活小区是城市人群生活的基本场所,要保证小区中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污水的排水及处理系统需要精心的设计,在设计阶段就要从节约用水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成熟的水处理工艺。本文针对建筑小区生活污水的回用技术进行了论述,着重讨论了污水处理和资源化的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居住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缓解城市居住问题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而减轻这些负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的减少小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以使地表径流量得到消减。道路作为居住区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应当重点考虑。本文以南京市桌新建居住区为例,从减少道路面积和改变地面铺装方式两个角度来寻找减少小区内部不透水铺装面积的方法,并估算了由此所能消减的地表径流量。根据实例分析可知,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切实有效的减少小区不透水面积进而减少雨水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以大众密切关注的城市小区或拟开发小区为对象,从研究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和土壤等重要环境要素与人体健康和人居环境质量关系出发,提出并阐明“环境和谐度指数”的概念,量化重要环境要素在环境和谐度指数评价体系中的贡献,目的在于为评估城市小区或拟开发地块的环境和谐度提供有益探索,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度城镇化地区城市小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斌  许有鹏  陆苗  林芷欣  徐兴 《环境科学》2020,41(8):3657-3664
太湖平原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同时也是水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虽然该区域在国家大力治理下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仍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选择了不同类型城市小区开展降雨时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对比实验观测,根据采集的多个降雨场次径流污染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和分析该地区不同类型小区降雨径流特征并估算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太湖平原地区城市居民小区的降雨径流会污染河道水质;不同类型城市小区都具有一定初期冲刷效应,商业住宅小区污染较商住私房混合小区轻,但是初期冲刷效应更加明显;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商住私房混合小区和商住餐饮小区最佳初期流量截留占比为30%,商业住宅小区则为25%.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小区中整体污染负荷较高,尤其体现在氮磷污染.该研究对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小区降雨径流污染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的科研需求和城市大气环境应急响应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模式以及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式,对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进行了精细预报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的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方法,即:气象部分由全球到小区逐级单向嵌套、污染部分由小区到城市逐级单向嵌套的方法.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小区尺度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较大,但其模拟效果还有待利用观测资料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实践表明,建设安静小区,是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有效环境管理措施。但是,对于工厂与交通、居民区交错,固定源与流动源并俘的区域,创建安静小区,则有一定难度。本文选择上钢二厂区域,对环境噪声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建立安静小区的对策。一、区域环境噪声的评价主要调查区域是北自控江路,南隅申新村,东临凤城路黄兴路,西濒杨树浦港。总面积约为0.336km~2,其中上钢二厂占74%。我们将该区域按100×100m划分成48个网格,网格中心为测点。测定时间分早、中、夜  相似文献   

18.
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催生了大量的污染源,使得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显得迫在眉睫。为达到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还给城市一片蓝天的目的,就必须要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相融合。本文意在通过对生态城市中的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做简要分析,讲解环境工程建设对生态城市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将环境工程建设技术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去,为创建健康、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生态市建设规划是加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深圳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较高的环保意识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结合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精品生态市的规划目标并分解到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规划建设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生态深圳“五个三”规划研究体系和规划思路以及21项重点研究内容,以此作为生态深圳建设规划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分质供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源污染使我国众多城市供水水质受到影响。国内许多城市小区采用发质供水愈来愈多,小区分质供水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过渡办法。“打开水笼头,喝纯净水”是城市未来的目标。而采用城市整体分质供水在技术、经济及诸多方面困难很我,负面影响很大,应慎重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