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美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美国,农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农业环境保护不仅保护农田,也包括湿地、草地以及环境敏感性地块等;关注对象除了土壤外,也包括水、空气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等。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土地休耕项目、在耕地项目、大沼泽地条款以及遵从条款等实施农业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美国湿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相 《世界环境》2000,(3):27-29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湿地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宪法条款地湿地法律体系的影响,分别从联邦和州的角度论述了美国湿地保护的主要法规和演进过程,并指出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速读     
《世界环境》2021,(1):10-11
正农田附近的湿地恢复可显著减少水污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大量耕作的地区,有针对性的湿地恢复将大幅减少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区的氮污染。滑铁卢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各地湿地位置和农田肥料中氮负荷的详细数据。滑铁卢大学教授南迪塔·巴苏(Nandita Basu)说:"湿地保护和修复会得到更多回报。从政策角度看,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保局长索·托马斯宣布设立湿地保护处。该处的任务是协调联邦各处的湿地研究工作,促进对湿地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了解和利用。同时,该处也负责对湿地的鉴定、保护和恢复,并依  相似文献   

5.
中美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研究(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美国水染物排放标准2.1美国控制水污染的立法与策略美国1948年制定(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授权联邦公共卫生局调查,对污水处理厂提供贷款及咨询服务。1965年通过(水质法)为前者修正案。首次采用以水质标准为依据的管理办法。要求各州制定和实施保护水体的水质标准。即将控制水污染的职责交各州承担。1972年,国会通过(清洁水法)作为前者的再次修正案。采取以水质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配合的管理方式。但其核心是USEPA制定的以技术为基础的排放标准,并主要由州政府实施。水质标准仍由各州制定。同年美国创设了排污许可证管理体…  相似文献   

6.
盐城海岸湿地资源环境压力与生态调控响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拥有以保护丹顶鹤和麋鹿为特色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强烈的人类活动贯穿于海岸湿地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湿地围垦、资源酷取滥采以及环境污染等,使得该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过对其资源环境特征、人口经济发展压力、湿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压力以及水资源污染压力的分析,进而利用生态调控设计相应的政策措施响应方案,包括生态规划与设计---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调整若干原缓冲区中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为核心区;生态工程---生境更新与调整,建立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芦苇生态工程、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区;生态系统管理与能力建设---社区共管,与周围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植被拦截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为了探讨植草沟与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对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效能,研究以江苏金坛市某农业科技园为对象,对农田降雨径流特征进行了现场测试,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农田径流各污染物相互关系及成因进行了探讨。考察了4场典型降雨下植草沟-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对农田径流污染实际控制效能,结果表明植草沟-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是控制农田径流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国州周转基金投资模式以低息贷款为主要投资方式,联邦和州分工负责,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形成稳定而持续的"资金库",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环境治理改善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建议学习其经验,在我国也建立水环境保护周转基金,《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版本中设立周转基金相关条款,建立中央负责监督引导、省级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基金管理体系,针对优先项目开展低息贷款,鼓励通过发行地方债券进行融资等。  相似文献   

9.
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随着农田大量开发、项目建设不断增多,我国的湿地退化日趋严重,本文以三江平原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八岔岛湿地保护工作为例,通过介绍八岔岛湿地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国内率先试点探索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创新实践地区——成都和苏州为典型实证,基于2012和2015年两期农户动态跟踪调研数据,运用DID模型测量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异质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持续实施显著增加实践地区农民的政策满意度,激励农民参与农地流转,但对提升农民参与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的作用较小。2)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成效具有显著异质性。2008年开始试点养老保障与农业补偿相结合的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成都市,农户政策满意度的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乡镇经济发达、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带重镇的苏州市,农户家庭生计多元,户均非农业收入占比达82.12%,较成都农户高2.66%,农地生计依赖较弱,补偿政策明显促进该区域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但农户农田保护积极性值却大幅下降。3)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农田保护及功能认知、对农田保护政策关注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家庭劳动力比例、调研村庄经济水平及受访村庄与最近城镇距离均会显著影响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