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近年来世界各地气候变化异常,全球变暖成为人类需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减排并非纯粹的政府行为,高职院校也应承担起低碳减排的责任。本文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探析该校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文章旨在对我国高职院校低碳校园的建设提供参考,从而将低碳的理念和模式推广至我国的其他高校乃至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蚌埠的地质状况、台站历史资料出发,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蚌埠地震台近年来所开展的监测环境保护工作实例为背景,阐述做好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并针对在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业已开展的自然区划、部门区划、经济区划和功能区划均难以作为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单元,以至于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全国“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论文提出了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的概念并在内蒙古的煤炭开发领域进行了应用。在分区过程中,针对煤炭开发的生态影响、水资源影响和土地资源影响三类主导影响,构建了与行业特点相对应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水资源敏感性指数和土地资源敏感性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内蒙古进行了三类敏感性指数的分区,进而通过指数组合,将全区共划分为4 类煤炭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对每个类型区的煤炭资源条件、开发现状及主要资源环境制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区环境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关注着这个大市场。目前沪深两市证券市场共有 1 30 0余家上市公司 ,其中涉及环保产业、行业的约 30多家 ,且还有继续延伸的趋势。本文主要将现有的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行业细化 ,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 ,并提出了今后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何家振 《中国ISO14000认证》2014,(2):1-4
环境宣传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当前中国社会进入了环境敏感期,环保事件频发、环保话题敏感;新媒体迅猛发展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一系列环保事件成为新媒体热议的话题;公民环境权益意识迅速崛起的同时环境责任意识淡漠,导致公民环境行为失范。以上情況迫切要求加強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然而,面对严峻挑战,由于既有的环保宣教模式的局限性,必须对其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战略升级,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升级版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调查及环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养是关于环境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综合,对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素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具有较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具备锻炼成长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潜质,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素养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意识的现象。应结合高校各学科教学与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开展旅游环保实践活动,创建绿色校园,营造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19.
Bing Zhang Jun Bi Beibei Li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09,3(2):210-220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for thei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conomy, but also for their large share of total discharged pollutant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enterprises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hina as the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SMEs, and identify drivers and barriers to engaging businesse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itiatives. It is shown that,
as in other countries, SMEs are less active in adop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itiatives than larger companies. Legislation
remains the key driver to engage SME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itiativ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