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机动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构建城市主要道路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可以厘清机动车的大气污染排放状况,为中国不同城市制定机动车尾气治理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以天津城区主干道为例,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取得机动车流量数据,运用修正的EMIT模型计算天津干道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并通过Mapper工具绘制天津城区主干道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探讨了中国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怠速法对重庆市主城区的600辆轻型车进行检测,对不同品牌、不同车龄的轻型车尾气排放的HC、CO浓度和超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车龄越长的轻型车,其HC、CO浓度相对越高,超标率随着车龄的延长而相对提高.通过对车龄和HC、CO、超标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车龄与HC、CO、超标率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车龄的延长,重庆市轻型车的劣化趋势明显,应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保养,降低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3.
为更直观地展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时变情况,采用COPERT模型计算排放因子,结合基础速度分配模型得到的分车型车速计算的排放速率,再结合格林希尔治速度—流量模型得到的分车型流量计算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后将各路段、各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量在地图上渲染出来,即完成了机动车尾气动态排放清单的研制,以便于分析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规律。以广州内环为例,对内环路动态排放清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早高峰时段有9个路段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其他路段,而同一路段一天内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基本符合交通流的变化趋势,CO、挥发性有机物、NOx和PM2.5排放量两两之间线性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城市机动车尾气扩散迁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汽车尾气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管制及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机动车尾气研究的实际,研究了专题MGIS数据库结构, 并以广州为例,建立了基于GIS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扩散迁移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介绍了美国对机动车尾气控制管理的先进经验。首先美国建立了以《清洁空气法》为核心、多项法律为支撑的法律体系,将机动车与燃料作为一个系统,制定容易实施的燃料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从能源效率控制、生产过程管理、在用车辆管理等多方面实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全过程管理。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美国环境保护署和交通运输部紧密配合,职责分工明确,共同推动机动车污染控制,针对不同阶段的污染特征,逐步调整控制重点。在分析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机动车污染现状,从立法层面、管理手段、管理机构等方面对中国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重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根据《九江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九江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势在必行.因此,为了有利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综合整治和科学管理,结合该市特征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在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轻型机动车尾气排放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轻型机动车的稳态负荷工况测试和瞬态负荷工况测试,进一步研究轻型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浓度、发动机输出功率、机动车行驶速度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通过计算排放变化率/加速度比例系数来确定稳态工况与瞬态工况的相关关系的方法,这对于I/M检测制度有很重要的技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污染排放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过去几十年,为了掌握机动车污染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向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物化原理和影响机动车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多种尺度的机动车排放模型,以模拟城市区域或者街道的污染物排放.为了分析机动车的瞬态排放特征,目前的机动车排放模型研究正逐渐从宏观向微观发展,排放测试方法注重获取逐秒的排放数据,排放模型模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逐步趋向微观.此外,机动车模型研究正趋向与交通模型进行耦合,从而揭示机动车在实际道路交通流中的排放特征.从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机动车排放测试、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及机动车排放清单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机动车排放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对比并评价各种机动车排放模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我国的机动车排放模型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预测和分析街道峡谷污染物浓度,研究了街道峡谷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利用重庆市交通干线街道峡谷两侧NOx浓度的监测数据,验证了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模型--OSPM模型.风速转换系数修正后的OSPM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达0.862 58;风场因子验证了风速转换系数修正后的OSPM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重庆市街道峡谷的污染物浓度,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要求.同时,通过分析OSPM模型的影响因子,提出了控制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发现尾气VOCs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区域不同车型机动车尾气VOCs成分谱略有差异,轻型汽油车尾气VOCs中芳香烃和烷烃含量较高,柴油车烷烃含量较高。尾气排放受机动车保有量、行驶里程、维护保养水平、行驶速度和燃油标准、排放标准等因素影响。从优先控制汽油车、加快机动车更新、采取本地化减排措施、加强多元管理措施、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标准的不同理解容易造成标准选择的差异.在收集现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标准制订及执行原则,逐一对目前合成氨煤制气吹风气回收装置尾气污染物排放执行的3项标准进行合理性分析.筛选出适用的合成氨煤制气吹风气回收装置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期通过此次环境标准的合理性比选.为环境标准选择提供一种正确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排放遥感监测反映实际道路行驶中的排放状况,对全面分析排放水平有很强的统计意义。北京市机动车排放遥感监测的CO、HC和NOx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4%、388×10-6和700×10-6。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CO、HC和NOx中50%分别来自于15.90%、13.98%、11.13%的高排放车,但某车辆对于一种污染物出现高排放并不意味着它对其他污染物也是高排放。根据遥感监测得到北京市轻型汽油车基于油耗的CO、HC和NOx平均尾气管排放因子分别为200.1g/L、11.05 g/L和6.68 g/L。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方法,即从机动车车况调查着手,掌握研究区域机动车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实洲或排放模型方法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配合道路状况的调查,建立宏观、中观或微观等不同尺度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另外,在整个排放清单建立过程中设置数据来源质量保证,选择合适的不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探讨每个步骤中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拓宽刚涉足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方面研究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VES的轻型车颗粒物排放来源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数据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测算了轻型车颗粒物的排放来源以及粒径、组分构成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部颗粒物中,轻型汽油车的非尾气排放PM10所占比例为72.70%,PM2.5为42.64%;轻型柴油车非尾气排放PM10所占比例为40.78%,PM2.5为15.41%。2种燃油车辆的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尾气管排放,粒径集中在0~2.5μm;而非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刹车磨损,粒径集中在2.5~10μm。轻型汽油车的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组分为有机碳,轻型柴油车则为元素碳和有机碳。进一步分析不同速度下颗粒物排放变化发现:轻型车非尾气排放颗粒物随行驶速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尾气排放颗粒物则随速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非尾气排放颗粒物占全部颗粒物比例随速度的增大先升高再降低;全部颗粒物中PM2.5的比例则随速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检测现状,提出了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修订方法,即首先收集在用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数据,依次按照汽车类型、注册登记日期及基准质量进行划分;通过数据整体性分析,确定调整基础、调整档次;再通过各因子不合格贡献率分析,确定检测因子优先调整级别;最后,以江苏省国Ⅰ、国Ⅱ阶段轻型汽车的尾气排放检测数据为例,对提出的修订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很好解决修订排放限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型柴油车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与区域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研究负载条件对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的影响,利用车载排放测试(PEMS)方法对2辆国Ⅱ重型柴油货车开展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分析不同负载(空载、半载和满载)条件下的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基于机动车比功率(VSP)方法分析了不同速度区间的气态污染物(NOx、CO和总碳氢化合物(THC))排放特征,同时通过滤膜采样方法对尾气PM2.5及其碳质组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辆国Ⅱ重型柴油货车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与负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半载和满载时NOx、CO和THC排放因子相对于空载分别升高18%~41%、6%~67%、37%~125%。但2辆重型柴油货车的PM2.5排放因子并未随负载增加而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在PM2.5中碳质组分排放约占61%~97%(质量分数),其中EC排放因子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典型城市机动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7年为目标年,利用IVE模型计算并建立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3个典型城市的机动车1,3-丁二烯、甲醛、乙醛、NH3、苯、CO2、N2O和CH4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在北京市,对8种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轻型客车,排放贡献率均在50%以上;其次主要为中重型客车,排放贡献率为5%~26%....  相似文献   

18.
使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采集轻型电喷汽油车道路实际污染物排放率数据,并利用GPS系统获得测试车辆测试过程的实际行驶工况。定义一段较短时间内的车速变化历程为短时实际行驶工况,以短时实际行驶工况表示车辆运行状态并将其各时刻的速度作为排放模型的参数,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机动车微观排放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CO_2)、氮氧化合物(NO_x)、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等污染物的排放率预测总体误差分别在4%、2%、5%、5%以下,检验了通过短时实际行驶工况各时刻速度计算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率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主城区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重庆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及近年来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合理减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以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关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杭州市机动车行驶现状及路检情况调查,分析了机动车排污分担率及尾气排放的潜在影响,提出控制机动车尾气大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