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智 《环境工程》2015,33(8):5-7
通对太原市中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污水厂中水及建筑中水回用方向,并探讨了适合太原市的中水回用模式。分析表明,太原市中水回用率低,应加快中水工程建设,优先发展污水厂中水回供工业、景观用水的同时进行建筑中水回供。结合地形特点及城市建设时序,针对老城区、新城区、城市边缘地区及工业区采取了不同的回供模式进行相互结合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市中水回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是良好的中水水源.秦皇岛市中水回用适合采用直接回用的方式.目前,中水回用技术比较成熟,确定中水回用方向和标准,解决好水源质量、技术保障、融资等问题,有计划地实施中水回用,有利于中水更好地服务于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水水量稳定,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工业冷却、农业灌溉、城市杂用及河流景观补水等方面。中水回用对缓解城市干旱缺水具有一定作用。以近年来南宁市遭遇的干旱为依据,阐述了中水回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南宁市水资源及中水回用状况,分析中水回用存在问题,提出了南宁市中水回用对策。根据南宁市污水处理厂及潜在中水用户分布,结合南宁市各行业用水实际情况,南宁市中水宜就近回用作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也可由罐车输送用于道路冲洗及城市绿化灌溉。  相似文献   

4.
以节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的中水利用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推广多年,但在同样缺水的四川,中水利用却非常低。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四川中水无论在生产、销售还是使用上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为此,文章结合四川中水回用实际,提出了中水回用立法建议,以期促进中水回用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绿色小区建立中水回用系统的紧迫性、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绿色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从小区中水系统规划、原水收集、工艺确定、设备选型以及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房地产商开发绿色小区提供了中水回用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6.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利用中水水源实现城市中水大规模回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减轻水体污染具有现实的意义。阐述了城市中水回用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现状、中水深度处理,提出ABFT+机械澄清池工艺弥补了传统深度处理工艺的不足,介绍其原理、特点及成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中水回用是解决中国城市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对小区而言具有实践可行、技术成熟、综合效益高等优势。文章在分析城市中水回用实践存在的障碍基础上,提出化整为零的污水处理回用方式,阐述了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结合校园小区的给排水状况、校园小区的中水处理工艺,通过校园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中水供水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中水系统综合效益的分析提出建议,认为随着膜生产技术的发展,MBR法应是小区中水回用工艺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实现中水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中水水源、MBR处理技术及中水用途,结合一个高校实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对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经计算可得效益费用比达到2.38,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中水回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也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水回用工程的总结分析 ,针对目前部分中水回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工程设计角度对中水水源选择、水质确定、处理工艺、安全防护等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使工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郑新华  叶耀龙  李导玉 《环境》2012,(Z1):82-83
本文主要论述了河源市发展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结合河源市的现状论述了河源市发展中水回用是势在必行的,并结合实际初步阐述了河源市实现中水回用的战略目标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应用高效农村有机物料腐熟剂—黄金酵素综合利用农村种植业废物和养殖业废物的思路,并通过不同配比堆肥的肥效对比试验,找到了较优化的配方。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推广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已是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和能力确定发证范围及控制因子,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证后管理,强化与其他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积极稳妥地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对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实施清洁生产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建设项目具有环保把关的特点,提出结合环评审批制度,以促进和监督清洁生产实施的设想,并结合实例说明环评对实施清洁生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城市垃圾现象的关注,揭示出城市垃圾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城市垃圾的出路和解决途径,最后,对由此衍生出的“垃圾产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修复材料在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更持久、稳定的发挥作用,制备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并研究其释放性能.采用水泥、砂和水作为包覆材料制备不同规格的材料,通过周期性浸出试验方法研究外包覆层组分配比及厚度对其释放性能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其释放性能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与单一包覆型缓释材料相比,稳定释放速率由初期释放速率的10%~15%升至60%~80%.②外包覆层厚度相同时,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材料渗透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最小值为10 mg/d,最大值约为380 mg/d.③外包覆层组分配比相同时,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其厚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使用寿命随外包覆层厚度的增加呈指数上升,采用自然临近点插值法预测材料最短使用寿命约为100 d,最长的可达10~15 a.外包覆层厚度导致渗透性能的改变是造成其释放特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④相同外包覆层厚度下,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层渗透性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外包覆层厚度越大,其稳定释放速率随渗透性能变幅越小.研究显示,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能够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释放速率,构建的外包覆层组分配比与其释放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指导实际地下水修复工程中修复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开展 SEA的必要性、国内外 SEA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在此基础上针对有效开展 SEA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 ,SEA的开展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 ;其次 ,提出 SEA方法学的研究应在 EIA的基础上进行 ,尤其是应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科学方法与技术 ;最后 ,提出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开展 SEA。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用复合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在不同接种量(5%,10%,20%)对市政污泥进行生物淋滤实验,探讨了淋滤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Mn的淋滤效果及淋滤过程中其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淋出污泥中的Mn,生物淋滤12d后,10%接种量反应器Mn的淋出率达到100%;Mn的淋出率受pH和ORP的双重影响,与pH和ORP的关系为:淋出率等于2.439-0.452pH-0.002ORP;各形态中Mn的可交换态和残渣态变化幅度大,从形态变化上表明该淋滤反应对Mn具有有效的淋出;Mn各形态的淋滤能力是: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物结合态。  相似文献   

18.
陆钢  邢奕  宋存义 《环境工程》2007,25(6):50-52
在实验室进行了转炉除尘水脱除烟气中SO2的一系列单因素实验,重点考察了pH值、Fe离子浓度等因素对转炉除尘水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转炉除尘水脱硫效率的影响有其特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当前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本地实际出发,就坚持理论,把握规律,创新思路,全面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当前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本地实际出发,就坚持理论,把握规律,创新思路,全面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