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冯永锋 《绿叶》2013,(5):64-70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而公众也正是推动环保法治化的最重要的力量。近几年,公众环保参与呈现频发之势.这些参与表面上看来是“群体事件”,但实际上推动的是环境决策的正确化,是环境保护良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现状,对公众参与的法律精神要件、实质要件及形式要件进行分析,阐述了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互动关系,力图找出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公众参与的困境、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并据此对公众参与环保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提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天南 《绿叶》2011,(3):74-80
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诸多困难导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还不足,目前公众对他们的期望还停留在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环境意识普及教育宣传活动上。中国环保民间组织需要一个法律框架下的环保倡导通用模型来指导工作,而印度环保民间组织在公众倡导、政策和法规倡导等方面的工作方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提高利用媒体宣传的有效性、通过与其他同类或相关组织结成联盟的方式来影响政府环保决策等等。  相似文献   

4.
观点     
《绿叶》2013,(8):123-124
根据目前正在审议的环保法修正案草案规定,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将只限定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家。这在环保领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对此,我们摘编和采访了部分环保领域从业者和专家对环保法修订的建议,谨录于下。  相似文献   

5.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修订草案第四十五条拟授权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其正当性引起社会的激烈讨论。机动车限行涉及公民所有权的限制,授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应受到公法上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审查。草案第四十五条未区分高排放与低排放机动车、常态限制与临时限制,模糊地授权地方立法,不符合法律创设的目的性及必要性要求,第四十五条必须进一步明确授权范围。  相似文献   

6.
史春 《环境教育》2012,(1):12-12
公众参与要更加注重实效,避免形式化。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无论是程序的设计,还是参与方式方法的运用,都要从实效原则出发。公众参与是我国环保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外,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和其他单项法律、法规等,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公众参与理论起源于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即"任何权力必须公正行使,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众、社会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的法制化是规范和保障环境教育、提升和强化环境教育法律地位、实现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公民环境权的需要,也是完善环境保护法、建设和谐社会和法制化国家的需要。目前,国际上已有10多个国家对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门立法,我国台湾地区也已公布了环境教育法草案。而在尚未对环境教育立法的国家中,也有一些通过各种方式对环境教育进行了法律约束和保障。可见已有不少成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已经公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已经公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草案)。  相似文献   

8.
《青海环境》2010,20(2):F0003-F0003
6月1日,全省环保法律科普进企业宣传月活动在西宁特钢集团拉开幕。这次由青海省环境保护行、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全省环保法律科普进企业宣传月活动”,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报道,环保国策入法、污染信息公开、环境公益诉讼……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规定多项制度。环境保护成为我们的国策,如今已是众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国策若没有相应的严密而且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予以保障和推行,往往会缺少强劲的推动力和强大的制约力。正是有此紧迫需要,《中华人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是一项重要的公众民主权利。我国已经将环境公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环保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实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机制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法制的角度探讨了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理论依据,分析和论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制度的主要方式,并提出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在立法上过时,与其他法律存在重复或冲突;在执法上很多时候环保行政机关难以获得法律授权,环保行政机关的地位也比较尴尬。《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定位为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本法或是母法,从一部执行法转变到政策法,从侧重污染防治转向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从调整管理相对人的角度来转向调整行政管理者本身,把一些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并且国际上也比较通行的制度和理念吸纳进去。  相似文献   

12.
环保设备买卖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以买方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有关案例,简要探讨了作为卖方的环保企业在签订环保设备买卖合同及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法律风险问题,以及防范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建立环保设施运营监督管理法律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环保设施运营监督管理条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为建立环保设施运营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流域管理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流域管理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公众参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外公众参与流域管理的实践经验。我国公众参与流域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民间力量弱小,公众参与流域管理的权利缺乏法律保障,流域区居民的利益往往被忽略。文章提出:对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应加强宣传教育,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健全流域管理法律制度,明确公众参与的法律权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政策法规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降低环境犯罪定罪门槛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5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了严重环境污染罪,建议修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律规定,降低犯罪构成条件,增强可操作性。本次修正案将“危险废物”改为“有害物质”,扩大了犯罪行为类型;不再将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等作为犯罪要件,只要“严重污染环境”就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的矿业环境保护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业环保是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矿区生态稳定协调的重要保证。确立良好的矿业产权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协调经济与环境平衡;严格矿业权准入许可,可促进矿业环境管理;同时,完备的法律调控对矿业环保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肖文 《环境教育》2012,(5):45-47
任何理想的环保法律如果不能付诸实施,终究只是一纸空文。因此,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是环保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各项环保方针、政策得以贯彻与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刘思敏 《绿叶》2012,(10):96-101
"十一"特长假,拥堵再次成为旅游热点问题之一,解决途径之一是恢复"五一"长假。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需要法律保障,《旅游法(草案)》既为旅行社行业及其从业人员提供了合法经营的稳定依据,同时也为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及各项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公园法与旅游法具一定关联性,功能却不同,但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中国民众的旅游福利,两者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有关案例,探讨了作为卖方的环保企业在签订环保设备买卖合同时,涉及协商谈判、内容签订、合同履行等应注意的法律风险问题,以及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的汪培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环保,参与环保法律事务,是安徽省律师行业较早介入环保领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