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度也越来越高,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越来越多.在工作开展中,通过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科学的划分管理区域、管理与惩治相结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的利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途径大幅扩展,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覆盖面积同时获得了大幅...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意义和特点进行阐述,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如何制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规划,提出管理监控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该省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类型等自然现状和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在设立之初,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圈地管理和保护,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尚存在许多问题。研究报道,近年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并没有因为保护而得到很好地改善和提升,甚至有的自然保护区出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现象。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各种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列出了自然保护区质量评估的一般性指标,以期对今后保护区管理和保护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00,(2):27-28
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维持基本生态过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全文明进步中,在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决定对50个“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100名“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科研)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分别颁发奖牌、证书或奖金。并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再接再励,在保护我国丰富独特的自然物种资源、遗传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工作中,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自然保护区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严格执法和敬业奉献精神,为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及其区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喆  吴健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4):839-852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需要充分的资金保障。为了探究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需求状况,构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本体系,系统估算和分析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结果显示:(1)以2014年数据估算,全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为5049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0.78%,远低于环境损害成本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自然保护具有经济的合理性;(2)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本约为85.91亿元,意味着为了达到最基本的管理标准,每年所需的管理资金量,但实际的总体投入远低于管理资金需求,保护区的总体资金缺口较大,且资金配置不均衡,地方级保护区需加强经费保障;(3)管理成本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保护区生态价值高、管理资金需求较大,而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中央财政应适当倾斜;(4)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的机会成本达到4963亿元,反映出保护区建设带给地方的巨大经济压力,但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缺口较大,政府亟需完善面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的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当抓紧制定《自然保护区法》。该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由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建设和管理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自然保护区立法应本着协调好自然保护区共性和个性的原则、严格管理和保护的原则,以及对海洋保护区给予更多政策倾斜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布局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加强,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建成自然保护区15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占国土面积的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以行政地理划分,造成了自然保护区的破碎化,这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形成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建议在政府统一管理,以生态地理为本,将临近的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区来加强管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更大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适合于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实行封闭管理,将保护区的保护与当地社会发展相隔离的做法无法实现真正的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展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文章提出了确定开发等级、生态规划、容量限制、功能分区、突出保护主题及公平发展等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调查研究方法,讨论和评价了研究结果,为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3个拉祜族村寨对土地和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认为转变单纯采集为栽培种植价值大的野生植物是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基本约束条件为前提,从广义上(时间上的可持续约束、空间上的可持续约束、资源管理上的可持续约束)和狭义上(粮食增长速率和人口增长速率的同调对应)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上的计算。并将中同从1952~1995年划为8个时段,分别作了可持续发展分析并寻求其背景原因,作出了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最后,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基本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至2006年,温州市以"打非、整治、严管、入园"为核心开展电镀整治,从而摘掉了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的帽子.电镀业整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要从四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在全市范围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深化电镀业整治取得的成果,有效遏止非法电镀死灰复燃,确保合法电镀稳定达标排放.二是建设电镀园区,集中生产,统一治污.三是建立容量的总量控制,实施排污指标商品化.四是推行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安全立法工作按照"三级立法"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以法管安全".但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安全形势尤其是加入WTO的需要相比,仍有不相适应地方.当前,为促进以"依法治理"和"经济制裁"为主要手段的职业安全管理工作,应加强安全法制的调整与建设,着重从完善立法体系,建立与入世后相关的法律规范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需处理好大都市圈,市辖范围的城郊及市中心地区三个层面的城市空间环境问题。对大都市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范围内,突破踞行政管辖范围的限制,形成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保护网络。对市辖范围内的城郊,一是要充分认识杭州湾滨江海城市带,将是21世纪继浦东开发后,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及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地区,要有所预见并引导与规范其发展;二是要对郊工业的发展严格执行有利于环  相似文献   

17.
在澜沧江流域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已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还将不断增加,2000年“三废”排放量将是现在的2倍左右。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以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空装备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审查中暴露的研制总要求或成品技术协议书中对"使用环境"、"环境要求"表述方面的问题,阐述了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内涵和合理的表征方法,分析了目前型号中"使用环境"和"环境要求"等概念的不完整性及其带来的一些副作用,提出了使用方和型号总师单位应尽快理解和掌握有关标准中环境适应性要求的正确表述方式,并将其纳入相关文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以燃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工,商业大城市,大气污染以煤烟污染为主,燃煤排放的烟尘达到19.8万t/a,SO2为39.6万t/a;市区的燃煤密度相当高,在市区135个街道地区的燃煤密度>2.0万t/km^2·a,占26%。为此,本文提出在实施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措施,制定燃煤污染防治和定量管理目标考核方法,修订烟尘污染管理方法,并建议制定《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0.
孙佑海  王操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975-2989
通过对现行空间规划法律规范的体系性检视,发现由于立法策略、部门立法以及规划立法依附性等原因,其存在顶层立法付之阙如、外部结构冗杂扁平、内部规范碎片冲突等问题。遵循领域法、发展法以及体系化逻辑,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应以现实问题与治理现代化为导向,在突破部门法壁垒的同时注重法制发展的接续性,力求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形式协调与价值融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对内应确立国土空间规划法的基本法地位并辅之以配套立法,对外应注重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等相关立法、国土空间政策与技术标准的衔接,最终构架起一个主轴明确、层次严密、差序有别的圆锥状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