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承担的“多楔同步楔横轧工艺研究”项目,1992年5月13日在重庆通过机械工业发展基金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提出的“研究报告”、“楔横轧模具的楔形参数的选取报告”和“多楔同步楔横轧金属流动分析及轧件缺陷防止对策报告”,观看了现场录相,审查了全部技术文件。一致认为,课题对多楔同步楔横轧的轧辊孔型设计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了独特的设计见解,得出了多楔同步轧制工艺的实用设计计算公式,并在试验中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楔同步楔横轧工艺的特点,分析了不等直径轧件双楔平行同步楔横轧工艺和叠楔同步轧制工艺金属扭转情况,提出了减轻轧件扭转现象的措施;还分析了双楔平行同步轧制工艺轧件表面形成夹层和螺旋压痕等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此类缺陷的楔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楔横轧制坯工艺研究”和“箭形零件成形工艺研究”,是由兵器部六二研究所承担的部控研究课题。楔横轧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了生产量大,形状较复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XM50型摩托车发动机的齿轮轴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这两项工艺研究课题的鉴定会于1986年12月2日~4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兵器部、局、大专院校、研究所和工厂等十六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共23名。中国特种轧制学会主任胡正寰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楔横轧成形条件,以冷楔横轧钢窗手柄为例探讨了工艺方案选择和工艺参数确定.试轧获得基本成功.如用于实际生产尚须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楔横轧制是生产台阶轴轧件的高效方法 ,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变速轴大多采用楔横轧件来代替模锻件。但是 ,楔横轧制的最大截面直径和最小截面直径之比 (又称压缩比 ) ,一般不宜超过 2 ,否则容易产生内部缺陷。在理论上 ,当轧件的压缩比超过 2时 ,可采用多道轧制。但是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 ,如果工艺参数不能优化匹配 ,在轧制过程中坯料的心部将会出现疏松空洞 ,以致有人一提到楔横轧件就“摇头”,使这一高效工艺不能广泛地应用到生产中。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 ,为德阳华升轧制有限公司设计的江西五十铃二轴 (最大压缩比为 …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二辊楔横轧工件的力矩平衡条件,导出了轧件在出现“打滑”的临界条件下工件的旋转条件,从而得出了最大楔展角的计算公式。文中,作者在轧辊参数和塑性变形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断面减缩率对最大楔展角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见解,此外,本文还对外端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的最大楔展角计算公式对轧辊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五九研究所教育处和四川兵工学会锻压专业委员会邀请。吉林工业大学辊锻工艺研究所所长张承鉴教授在1991年4月9日下午在五九所作学术报告。张教授介绍了去年五月他在苏联访问的一些观感,他认为两国的锻压水平相当。各有千秋,但苏联的锻压设备与工艺的联系密切,结合产品设计专机的情况较多,锻压设备的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8.
在楔横轧工艺的基础上,对大螺距实心螺纹件的快速成形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文中新工艺轧出了合格的铁道用螺钉,轧制生产率高,成本低,提高了楔横轧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可移式轧辊模具 ,成功地利用一副模具轧制出了形状相似、仅局部尺寸不同的多种规格的阶梯轴 ,使楔横轧工艺在规格较多、批量较小的轴类零件毛坯成形中得到了应用 ,楔横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由六二研究所承担的兵器部部控课题“起动齿轮端面齿形摆辗成形工艺”于1986年12月2日至4日进行了鉴定。鉴定会由兵器部科技局李兰英同志主持。参加鉴定会的代表有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工学院、兵器部296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天津锻铁厂等单位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及有关方面的专家三十二人。武汉工学院院长姜奎华教授任鉴定委员会主任,西北工业大学雷沛教授以及哈工大等单位的四位副  相似文献   

11.
江西工业大学机械系周天瑞、王海才、包忠诩等同志承担的“锌铝—稀土超塑性材料及超塑性工艺应用的研究”课题鉴定会于1990年12月29日在南昌江西工业大学召开。武汉工学院模具教研室主任张猛教授,千鉴定委员会主任,机电部59研究所胡亚民高级工程师和江西省机  相似文献   

12.
岩质边坡随机楔体稳定性分析的Monte-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面组合形成的楔体滑动是岩质边坡的一个主要失稳模式.本文依据统计学理论和概率理论,将Monte-Carlo模拟引入到岩质边坡随机楔体的稳定性分析中,通过设定随机过程,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研究了节理的随机分布特征,同时建立了随机楔体模型,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了楔体的破坏概率,并针对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小楔体失稳概率...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楔横轧变形工件与模具接触面的旋转螺旋面方程。利用新方程求解工程问题,其结果比用传统的用圆锥曲面近似求解有明显改善。螺旋面方程的建立为楔横轧工程问题的精确求解创造了条件。对于研究楔横轧理论。提高工艺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楔横轧模具孔型及其加工成形的特点,对楔横轧模具大面积大螺距楔形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铣削加工方法,并设计制造了楔横轧轧辊模具孔型加工专用机床——SDM机床。新设计的SDM机床投资小,可以加工直径为φ620 mm~φ1000mm的轧辊模具,加工导程最大可达469 mm,加工周期短,成本低,且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于1999年11月2日至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第七届全国锻压学术年会。大会共有15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有上海交通大学阮雪榆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胡正寰院士;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仲仁教授、吕炎教授,吉林工业大学傅沛福教授、燕山大学李硕本教授、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姜奎华教授等锻压界的老前辈,还有当前锻压界的中坚如北京机电所任广升教授,洛阳工学院孙爱学教授、南昌大学周天瑞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阮锋教授、长春汽车研究所朱伟成研究员级高工、吉林工业大学杨慎华、黄良驹教投等,还有锻压界的新秀,如…  相似文献   

16.
楔横轧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加工新工艺.它是在2~3个平行布置并做等速同向旋转的轧辊表面上(辊式)或在两个做相向运动的平板表面上(板式)或在一个旋转轧辊表面和一个固定弧形板内表面上(单辊圆弧式)装有形状相同的楔形模具(变形楔),棒料毛坯在轧辊变形楔作用下绕轴心定位转动,同时被加工成变断面阶梯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此文分析在二辊楔横轧中轧制各类轴肩的过程。在假想工件轴端固定的图上确定楔侧面截面轮廓形状,再通过叠加轴向刚性移动量确定各截面实际位置,比较直观简便地设计出轧制轴肩的辊面上的成形曲面。最后归纳了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楔横轧力参数的测定方法,并对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锻压人物志     
张承鉴男汉族现年六十岁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吉林工业大学辊锻工艺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承鉴同志一九四六年二月毕业于成都县立中学,一九四六年八月——一九四七年八月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预备班读书,一九四七年八月——一九五一年七月在四川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读书,一九五一年十月——一九五三年九月在陕西咸阳机器工业学校任教,一九五三年十月——一九五六年七月在哈尔滨工大锻压专业研究班学习,一九五六车八  相似文献   

20.
受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委托,由军品部付处长张延钧同志主持,于1990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自锻破片药形罩工艺参数及成形机理研究课题技术鉴定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厂、所、院校的高级研究人员、专家、教授和部队的高级指战员共23人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织提出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