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7年,是环保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一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充分认识加强环境宣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三部门在2006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配合各级“绿色学校” 的创建,在全省中小学校中开展网上环境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拓展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绿叶》2007,(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厅)、宣传部、教育厅(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现将《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开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附件: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抄送: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是蚌埠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保护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环保工作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给予关心与支持,全系统上下提振信心、凝神聚气、攻坚克难、奋力争先,克服“流域限批”带来的种种不利局面,坚持以实施污染防治为抓手,以提高环境综合防治水平为目标,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海省环保局系统“四五”普法和“十五”时期依法治理工作的回顾,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开展“五五”普法和“十一五”时期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六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的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成为今年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在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这昭示着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神州大地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9,(6):30-3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厅)、宣传部、教育厅(教委、局):近年来,各地区环保、宣传、教育部门以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推动本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强各级领导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6,16(1):5-11
(2006年2月21日)这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和省人口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08,(4):87-87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落实“十—五”环保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环境宣传教育要紧密围绕我省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2008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和《“十一五”时期福建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意见》的工作部署,着力做好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推进我省环保工作,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四川环境》2011,(3):I0001-I0001
攀枝花市“十一五”期间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的科学理念,坚持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思想,不断强化总量减排和污染治理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和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被评为2010年四川I省总量减排工作一等奖受到四川省环保厅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7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八次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大会,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十一五”期间的环保任务。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在会上强调.要明确任务.全面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时期,长丰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军全省十强县,实施百十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亿元,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贫困县向十强县的跨越。”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环境保护是硬要求,如何把握“硬道理”与“硬要求”的关系问题呢?那就是找准环境监管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精神实质,按照县委县政府“抓环境引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工作重点,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总体要求,树立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曲晴 《环境教育》2007,(1):23-2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开元之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在2006年4月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减少10%。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消费结构出发,在阐述部分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与资源环境之间所存在矛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十一五”前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中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并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十一五”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7,(1):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厅)、宣传部.教育厅(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现将《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开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开局之年,环保旧账未还又欠新账——“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已成定局。”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一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被称为是“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国家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2%的目标。然而,“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这意味着整体来看,我国的环境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重经济、轻环保”痼疾难除…  相似文献   

17.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这天,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就世界环境日和当前的重点工作——节能减排,发表了讲话,表达了环保系统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决心和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11,(6):20-23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一、"十一五"环境宣传教育情况和面临的任务"十一五"期间,环境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2):4-4
“十一五”中央环保投资巨增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环保工作的支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累计下达预算资金100.3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71倍。在环保部直接参与安排项目中,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下达中央投资约290亿元,是“十五”的近7倍。5年间,许多专项污染防治资金从无到有,有力地促进了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杨红  吴宇 《环境教育》2008,(4):49-50
“十一五”时期是铁岭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市各行各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努力要把铁岭市建设成为经济与社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生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