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7,(12):75
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福建省环保宣教中心结合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在厦门举办的"拟申报国家级表彰绿色社区2007年培训班"于2007年11月20日—22日同期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福建省2007年绿  相似文献   

2.
作为实现污染减排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层单元,学校、社区、家庭的环境建设在推进国家环保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教育部、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在广大中小学校、社区、家庭中倡导环境友好的理念并开展具体实践,有力促进了环保事业在社会基础层面的开展,成为总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妇联有关文件的要求,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组织专家进行细致评选、抽查的基础上,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组织召开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2007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2005年来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继续树立了一批绿色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有力发挥了广大学校、社区、家庭参与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系列创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有机结合,使绿色系列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社会上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安徽省环保厅、安徽省文明办组成联合评估验收组,对全省12个地市29个申报社区展开现场评估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各地创建热情高,社区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社区环境文化氛围增强,居民环境意识及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热情大幅提高,绝大多数申报社区达到或超过安徽省绿色社区标准,绝对标准市区好于县区,相对标准县区好于市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无锡市绿色社区考核指标、贵州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和江苏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为参考范本,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修改并形成一套包含四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四川省环保局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在成都市召开了省级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经过黄色的农业文明、黑色的工业革命后,21世纪将进入绿色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它将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创建生态城市,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已迫在眉睫。济南市市中区环保局提高意识,抓住机遇,找准结合点,在全省率先创建舜玉绿色社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吴婧 《环境教育》2013,(10):57-59
湖州市相应成立市绿色系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指导意见,制定下发了《湖州市绿色社区考核办法》、《湖州市绿色社区创建标准》,对绿色社区创建考核工作进行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8.
张宁 《环境教育》2009,(10):52-53
太平社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中北部,东临风景秀丽的百家湖湖畔,西接禄口机场高速公路,南至牛首山河,北接江宁开发区主干道胜太路。社区面积4.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3个居民小区,现有住户4390户,人口为1.28万人。多年来,太平社区积极倡导绿色环保,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太平社区相继获得“全国绿色社区”、“江苏省绿色社区”,“南京市绿色人居环境社区”等荣誉称号。目前,社区各种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促进社区环境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举措,是实施全民环境教育的综合阵地,对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始终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倡导绿色消费与创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绿色社区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各个社区,使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为环境宣教社会化机制的形成,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践试点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缺乏“绿色社区”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杭州市选择了地处老城区的大家苑社区做为试点,从2000年6月开始,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树立居民良好行为规范和环境道德,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为重点的创建活动,通过半年的艰苦探索,取得进展,“绿色社区”的雏形在大家苑社区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环保局起草了“绿色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绿色社区创建之路 江苏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起步于2002年,当年10月,为加强社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省环保厅号召省、市、县三级环保系统,组织了"万人进社区"活动,经过详细摸底,掌握了社区的规模、居民对环境的需求、社区污染现状等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办法,为社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7月10日~1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成功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地方环保宣教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物业公司共6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张金兰 《青海环境》2006,16(3):134-135,142
文章就“绿色社区”涵义和青海省创建“绿色社区”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绿色社区”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创建绿色社区要成立以区内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鼓励居民监督和纠正社区内外破坏环境行为。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针对城市社区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全国开展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回顾10多年来的绿色社区创建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社区创建在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绿色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而促进社区的环保工作。但社区环保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忽视  相似文献   

15.
周围 《环境教育》2006,(6):37-39
“绿色社区”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给予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并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一种表彰。创建“绿色社区”寄托着人们对优美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的憧憬,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符合我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绿色社区是指自主建立并长期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创建绿色社区,是城镇居民群众在环境保护新形势下的共同期望和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同时,也是生态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以绿色社区创建推动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社区"是践行"两型社会"的基础;"绿色社区"创建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平台。但"绿色社区"创建中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有93个社区,27个社区达到了贵阳市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要求。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社区特色仍不突出,建设内容的针对性不明显。通过对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机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化系统建设、垃圾处理、排污系统及创建实施保障建设进行探索研究,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社区绿色大讲堂活动于7月24日在长春市新奥·蓝城社区举行。此次讲座活动是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和吉林省环保厅共同主办的"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系列活动中社区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北辰区天辰社区是一个企业化社区,主要由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办公区和职工生活区组成。由于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始终把保护环境、造福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将“不懈的天辰追求——保护环境”贯穿于企业发展理念之中,从而使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具有机构健全、领导重视、资金充足等先天优势,为创建绿色社区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