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叶》2006,(12)
12月9日,“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柯蓝、亚洲开发银行地区与可持续发展局局长宾度·罗哈尼、四川省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欣、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黑龙江省伊春市市长兼林业管理局局长许兆君、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负责人廖晓义等八人获得“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发布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获得特别奖。颁奖典礼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白岩松、中国环境大使杨澜主持…  相似文献   

2.
黄宇 《环境教育》2005,(1):9-12
本文分析了当下的“绿色浪潮”中“绿色”的语义,认为目前流行的“绿色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并且不限于环境保护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绿色学校”的内涵,提出“绿色学校”应当超越传统环境教育的苑畴.提升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层面。为此.“绿色学校”需要从学校工作的不同方面及其模式进行反思,调整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3.
从深有残疾却全身心投入环保的17岁女孩潘娜威,到用丰收汇报农民、用绿色装点自然的欧阳晓玲,再到以大局为重、对47岁老厂实施平稳搬迁的张希文……在这10位“绿色卫士”中,既有农民,也有学生;既有市长,也有作家。他们年龄、经历各有不同,但为了保护环境,为了捍卫这一方绿色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却是一样多。在环何的公众参与之途上,期待着涌现出更多这样的“绿色卫士”。  相似文献   

4.
大学"绿色文明"的荣誉和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平 《环境教育》2001,(4):16-18
创建“绿色大学”的迫切性   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的地球上“绿色”的加速失落,已经促使人类文化的“绿色”转向。在工业领域人们提倡“清洁生产”,实行 ISO14000认证制度;在消费领域,社会鼓励“绿色消费”;在教育领域,国家支持创建“绿色学校”。相比之下,绿色大学的开展则显得非常薄弱。然而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工程师、决策者和科学家,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工作时的决策。所以,加强“绿色大学”建设,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意识的各类人才,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5.
1.加强在校幼师学生的环境教育,塑造未来“绿色园丁”幼儿师范院校直接为幼儿教育培养师资力量,是向幼儿园输送“绿色园丁”的“绿色摇篮”,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绿色家长和绿色公民的任务,所以学校必须从夯实环境理论知识,丰富环境实践活动两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使其能真正成为一名未来的“绿色园丁”。(1)夯实环境理论知识: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编写具有幼儿师范特色的环境教育教材。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并有利于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幼儿师范学校作为中等师范…  相似文献   

6.
周围 《环境教育》2006,(6):37-39
“绿色社区”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给予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并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一种表彰。创建“绿色社区”寄托着人们对优美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的憧憬,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符合我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浙江省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呈现了组织机构健全、环境教育活动丰富、创绿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正确理解“绿色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开展“绿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绿色学校,是21世纪文明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标志。我们要求学校正确理解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及其技术的健康发展,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于2004年8月27日发布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试行)》于2004年10月18日印发。《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规定: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中心小学从实际出发,以“绿色主题”为线索,对学生进行“水的净化”、“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等课程教育。以“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坚持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10.
绿色社区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各个社区,使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为环境宣教社会化机制的形成,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践试点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缺乏“绿色社区”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杭州市选择了地处老城区的大家苑社区做为试点,从2000年6月开始,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树立居民良好行为规范和环境道德,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为重点的创建活动,通过半年的艰苦探索,取得进展,“绿色社区”的雏形在大家苑社区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环保局起草了“绿色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确…  相似文献   

11.
英国政府建筑研究部门9月1日宣布,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英国政府将实施百万“绿色住宅”建筑计划,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在今后10年内建设100万栋“绿色住宅”。“绿色住宅”计划鼓励居民采用环保技术建造或装修房屋,建设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型住宅。这种新型住宅将用太阳能电池板、洗澡用水的循环使用处理装置、三层玻璃窗户和隔离层、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涂料等。凡是采用这些方法建造的“绿色住宅”将享受减免印花税、减免隔离层和三层玻璃材料的增值税等优惠政该计划最初是由英国一家环保组织向负责英国规…  相似文献   

1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新绿点点,一夜春风来即可满眼绿波弥漫。新绿视野栏目,是一个刊发环保一线先进经验文章的园地。榜样的力量历来无穷。本期介绍了江苏省在建设“绿色学校”工作中一些可贵的经验。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绿色学校”建设是环境教育的物象化工程。这项造福万代千秋的大业召唤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同仁部行动起来,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6,(6)
“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向全国600多位市长赠送了新近出版的、由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丛书——《绿色中国文集》。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保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继续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试点示范活动,这给我国的绿色教育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也赋予了重大的使命。绿色教育,以“绿”育人:那就是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思想、绿色理念植入人们的心中,转化为人们的绿色选择和绿色行动,使绿色遍布大地、沁润人心。绿色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一体的教育,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交融生“绿”。希望这个栏目能够肩负起这项绿色使命,能够撒播健康、优秀的绿色思想,能够营造积极、和谐的绿色氛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懈耕耘。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黄石市环境保护局和教育局十分重视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创建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环保部门、教育部门和配合,联合下发文件、制定评审标准和管理办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验收小组,联合统一评审和验收。几年来,黄石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由于政府重视,部门支持,各创建学校的积极配合,使该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已形成热潮,绿色环保理念正在逐步深入校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拱北中学深化“绿色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建设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有“绿化、美化、教育化”功能的校园环境。为此.拱北中学除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空地、建筑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绿化、美化外,还在教学楼各层走廊墙壁上配挂了近40块环保知识和美术作品宣传板。再辅之以对学生的环境道德、环境行为及环境习惯等养成教育的评价.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7.
潘佩玲 《环境教育》2004,(11):38-38
近几年来,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四个结合”,构建和完善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继2002年1月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后.2003年7月又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现在,我校正向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8.
“4·22地球日”之际,由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中心联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索尼绿色成长计划”项目在北京101中学启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标志着哈尔滨市环境宣教工作由零打碎敲转变为有规划、有目标的以从业人员、农民、学生三类人员为主体的更广泛的受众群体。道外区将政府、社区、协管员三者结合,在公众参与途径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伊春市市长徐兆君在生态市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网上投票第一位当选2006年绿色中国人物。黑龙江的全民绿色教育工作正轰轰烈烈地展开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绿色学校”的创建和普及,环境教育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有关环境教育的民间和非政府组织迅速增加,成为环境教育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