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绩效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客观评价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充分发挥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2.
绩效反馈面谈有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评估完成了,结果出来了,很多人会以为绩效管理就结束了,其实不然。绩效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往往是很多企业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绩效反馈。企业进行绩效反馈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是采用书面的、电话等方式,但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是上级与下级之间就下级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面谈。  相似文献   

3.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点.但很多企业高级管理者,包括专职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一些重要概念缺乏基本认知.盲目规划、无序实施和草率评估的情况经常发生,以至现今许多企业出现实施绩效管理后的“围城”现象。  相似文献   

4.
岁末年初.正是企业忙着绩效考核的时候。尽管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近几年在对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认识上都有所提高.但在实际行动中真正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做到位的却很少。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眼里.绩效考核就像上级交办的临时任务一样.考核一结束,该罚的罚了,该奖的奖了.然后就完事大吉了。孰不知,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作为确定员工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标准.员工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绩效的持续改进才是其根本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科学规范地实施绩效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5.
绩效计划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讨论以确定员工考核期内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达到怎样的绩效水平的过程。很多人认为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但实际上绩效计划要重要得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评价仅仅是从反光镜中往后看,而绩效计划是往前看,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获得更好的绩效,而不是分析和关注那些过去的、不能改变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发展较早的关键业绩指标法,另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法.一些管理领域的专家和公司高层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的新认识,普遍认为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正在脱离以单纯财务尺度衡量业绩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黄有波  吕淑然  杨凯 《安全》2015,36(9):60-64
在分析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及企业安全管理、绩效的基础上,利用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一套合理且适合中小型机加工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安全绩效管理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体系中一级指标安全管理组织与制度占权重最大,为0.446,该项二级指标中组织机构权重最大,为0.181;一级指标安全基础项目占权重次之,为0.285,该项二级指标中安全教育培训权重最大,为0.095。以期此体系的建立为中小型机加工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fformance Indicator)法是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法与帕累托定律(“20/80”定律)的有机结合。它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全面的分解,分析和归纳出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继而从中提炼出企业、部门和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其核心思想就是,  相似文献   

9.
翰威特全球人力资源咨询管理公司去年底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升级.亚太市场的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考虑其薪酬和奖励制度。在此种环境下,众多组织比以往更加重视绩效薪酬,期望在尽可能低的成本条件下,发挥经济刺激的最大作用,来帮助达到高效、减员.吸引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但是,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劳动争议的风险。企业必须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设计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劳动关系问题,防范劳动争议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