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研究得出,要达到国务院批复的环保“十五”计划即二氧化硫总量降低10%,需要对老厂中燃煤硫分超过1%的35000MW机组采取安装脱硫效率90%的脱硫装置、2000年后投运的新厂均安装脱硫效率90%的脱硫装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热潮中,西北电管局外事办联合邀请加拿大Turbosonic公司,于1998年4月。日在西安市举办了脱硫技术介绍会。参加会议的有:西北电力集团公司、陕西省环保局、电力研究院。电力设计院、各火电厂、环境监测站等单位60余名领导和技术人员。Turbotak烟气脱硫技术,是加拿大政府支持并列入国际环保的重点项目之一,由Turbosonic公司与安大略省Wedoo大学合作开发的,其Turbotak喷嘴和有机胺吸收与解吸是专利技术。通过专门设计的喷嘴便吸收剂达到极好的雾化效果,应用对温度反…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气煤烟型污染严重,其中80%的烟尘和90%的二氧化硫均来自燃煤,由于我国江南诸省(市、区)煤炭多属高硫煤,多数原煤未经洗选或采取其它降硫措施就进入市场,而多数燃煤设备又无脱硫设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近年,由于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面积不断扩大,已由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到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4.
1“三废”排放概况陕西省8座燃煤电厂(秦岭、渭河、韩城、户县、宝鸡、略阳、灞桥和延安电厂)截止1993年,装机总容量2789MW,实际发电量为16183.20JWh,燃煤量947.4万t/年,约占全省产煤量的30%。主要排放物有:灰渣总排放量为300.1万t/年,烟尘总排放量为24.9万t/年;SO2总排放量为31.0万t/年;废水总排放量为4940.00万t/年。上述火电厂排放量物的数值表明:陕西电力系统火电厂“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2发挥科技优势,促进“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1977年国家印发《关于治理工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要求,在对电力行业脱硫现状及前景的具体阐述中指出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并从多方面对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电力环境保护》2009,(5):37-37
联合国发表题为《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促进发展,拯救地球》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问题,发达国家需要加大力度减少其排放量;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参与,但这种参与的方式必须允许以快速、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厂是一个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煤气、焦炭及多种化工原料的综合性企业。年产焦炭180万吨,煤气3亿立方米,轻苯2万吨,硫铵2.5万吨,并加工10万吨焦油,产品共有30余种。自1958年建厂以来,虽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但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大多是四十年代水平,操作环境差,“三废”排放量大。全厂每小时要排放250-300吨含酚、氰、砷、油等毒物的废水,71万米~3含烟尘、二氧化硫及氰化氢等毒物的废气。此外,各种废渣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2012年5月26日在“第十五届科博会2012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透露,《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展火电厂脱硫技术的研究历时已达二十多年,但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至今国内仅珞璜电厂由日本三菱公司引进的一套烟气脱硫装置将投入运行,二氧化硫的排放还处于失控状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SO_2排放量日益增加,1990年我国50MW及以上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约400万吨,预计到1995年其排放量将达700万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期内还不可能投放大量资金兴建脱硫装置,目前减轻SO_2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七次全国化工环保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八五”化工环保计划,确定了“八五”期间化工行业奋斗目标:到1995年,在化工总产值每年增长9%的情况下,做到增产不增污,按万元产值计算的污染物排放量下降45%,工业废水治理率由1990年的25.7%提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30年CO2排放总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005年和2010年CO2排放总量分别为55亿t和81.52亿t,“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和8.0%.中国2011-2015年、2016-2020年、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7%、6%、5%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对应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5、0.5、0.4和0.3的能源发展模式,预测2030年燃煤、燃油和天然气CO2排放量及全国CO2排放总量.提出减少CO2排放总量对策,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尽量减少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增加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比例,提高CO2综合利用率,完善CO2管理政策与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比较了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分离工艺,得出差异化吸收分离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能耗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然后以YS公司为实例,分析比较了氯化亚砜酰化尾气作为废气排放和利用差异化吸收分离方法对氯化亚砜酰化尾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副产盐酸和亚硫酸钠两种方式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差异。结果表明,YS公司对酰氯合成废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后,减少了废水排放量17 655.6 t/a,HCl排放量1.764 t/a,SO_2排放量2.473 t/a,年产31%盐酸960.2 t/a,亚硫酸钠915 t/a,年生产总值约为314万元,为YS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电力环境保护》2006,22(6):56-56
《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指出,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过去的15年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与快速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是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给人体健康和自然资源带来的严重危害。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环境的退化问题,正在努力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模式迈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并将理念付诸行动。制定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在其中突出了环境管理的内容;构建了完善的现代化的环境、制度、政策体系;加强了环境机构建设,将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述努力使得中国在环境保护各领域如:大气环境质量、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回收、自然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正与经济增长脱钩。  相似文献   

14.
董万森 《化工环保》2005,25(6):493-493
2005年9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由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环境医学研究所合作承担的“小城镇住宅室内污染源检测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该课题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十五”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让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其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日本正在通过大力开发各种高新技术达到这一目标。 在节能方面,日本把重点放在以下三个领域:耗能型企业和工厂、住宅和建筑物、汽车和家庭电器产品。修改过的《节能法》要求汽车燃料的燃烧效率要提高22.8%;8种家庭电器必须减少电力消耗,如电视机必须减少17%、录像机减少61%、住宅冷暖空调的耗能量要减少20%等;其它机器设备则要开发进一步节能化的产品,如高性能工业锅炉、应用发光二极管开发高效的照明器具等。 为了深入开展节能活动和开发节能技术,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能源服务公司(ESCO)制度。专门的能源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节能设备设计、施工及售后服务等有关节能技术改造的支援,所需费用和报酬由企业从节能经济效益中分期(3—10年)支付。通产省为此设立了“ESCO研究会”,民间企业也组成了“ESCO推进协议会”。 在日本目前正在实施的“新阳光计划”中,节能技术占据着重要地位,方向是开发高效率的能源使用和转换技术、高效率的能源回收和储蓄技术以及应用网络技术的节能技术等。 为达到减少资源投入量的目的,日本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是开发新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二是对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 把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各种工艺流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收到减少资源和能源使用量的效果,因此正在成为日本开发新一代产业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 材料工业(包括纤维、化学、水泥、金属冶炼)是耗能和耗费资源型产业的代表,今后的技术开发目标是实现资源和能源效率提高4倍。例如化学工业正在开发计算机化学、分子设计技术、纳米技术、生物与化学融合化技术、新一代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超临界流体反应场技术、光和激光反应场技术、联合实时化学技术、合成机器人技术和in situ分析技术等。金属冶炼工业正在开发干式和湿式冶炼技术、高度循环利用技术和零排放技术。纤维产业的新技术有复合材料的分离分解技术、化纤的热循环、生物降解性纤维技术、超临界碳酸气体染色加工利用技术、无卤素工艺、应用生物技术的低能源和低环境负荷的纤维制造和加工技术、取代石油的化纤原料技术等。 在汽车制造业,以丰田公司的先驱牌为开端,使用电力和汽油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由各个汽车制造厂家相继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用三升汽油行驶100公里的“三升车”成为各家开发竞争的焦点。 住宅建筑业将开发高气密性和高绝热性建材,普及住宅用一体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等节能技术。 与环境保护相关,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是各行各业都在大张旗鼓进行研究开发的热门课题,并且卓有成效。 (摘自《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十五”以来江苏省内已经投运和正在建设的脱硫机组情况,从环境保护、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对今后燃煤电厂的脱硫在减少投资和节约运行费用等方面提出一些设想,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15年SO2排放总量宏观控制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中国SO2排放量为1160万吨,2005年为2549万吨,伴随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s02治理投资的增加,到2010年我国SO2排放量将降至2300万吨(削减10%),仍位居世界第一位。在“十二五”期间,伴随人口、经济、能源的增长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我国2015年SO2排放总量面临微增长、不增长或减排的趋势。应用我国SO2减排宏观控制指标和模式预测了我国2015年SO2排放总量的4种图像或目标。提出了实现SO2排放总量削减10%目标的10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1引言全世界燃煤电厂排放SO2,已形成北欧、北美和我国西南三大酸雨地区,SO2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据测算我国西南地区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60亿元,某些地区的酸雨仍在蔓延。国务院环委会在第十九次和二十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同意征收SO2排放费,预计到2000年,火电j-SO。排放量将达962万吨/年,约占全国SO。排放量的47%,因此,SO。排放日趋增长,污染环境也日益严重,为发展经济,控制酸雨,减少SO。排放,火电厂上脱硫装置势在必行,迫在眉捷。2国内外脱硫形势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自50年代就开始兴…  相似文献   

19.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基础工作,各级主管部门要把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各省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要明确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抓紧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严格按照《火电厂环境监测条例》和《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作为全国电力环境监测网络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基础工作,各级主管部门要把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各省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要明确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抓紧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严格按照《火电厂环境监测条例》和《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作为全国电力环境监测网络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